实务 | 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权威解读资源税若干政策问题
本帖最后由 子宁 于 2020-7-29 10:10 编辑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季报来临,4个“公式”为您解决申报难题
第一步:计算销售额
计算不含税销售额,用以判断是否符合增值税小微标准。
公式1: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1-2月:征收率为3%时,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
3月:征收率为1%时,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
计算不含税销售额后,结果符合增值税小微政策时,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中的“免税销售额”相关栏次,填写差额后的销售额。
计算结果不符合增值税小微政策,但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例如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疫情期间生活服务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时,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等项目应当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中“其他免税销售额”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免税项目相应栏次。
知识链接之什么是增值税小微?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增值税小微”的免征增值税政策。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额
计算不含税销售额后,结果符合增值税小微但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或计算结果不符合增值税小微的,将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3%征收率)”相应栏次。并计算应纳税额填写在15栏“本期应纳税额”的栏次。
公式2:应纳税额=季度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合计×3%
第三步:计算减征额
享受“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税收优惠的小规模纳税人,对应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按销售额的2%计算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及《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减税项目相应栏次。
公式3:应纳税额减征额=3月的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2%
第四步:计算应补(退)税额
公式4:本期应补(退)税额=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预缴税额
(本文不考虑5%征收率的情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