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税文苑】饺子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18/405_1708237843139.jpg?width=750&size=43354我向来不会包饺子。
不仅是手笨,更是有些犯懒,每每家里喊着包饺子,我就往后面躲,然后让各路亲戚把不大的圆桌围满,再塞不下一个我来,才得以解脱。
饺子的工序着实复杂,洗菜摘菜、剁肉和馅、和面擀皮、撒粉包形、下锅煮水、三沸三浮,洋洋洒洒十数道作业,然后这小小一个饺子才能盛到盘里,夹到碗里,吃进肚里。
但是家里人不嫌麻烦,逢年过节总要有这个项目,就像是某种仪式一样,把一大家都汇拢到桌前,共同去做一件事情,虽然我不会包饺子,但是我喜欢看包饺子,每每大家都已经上手顾不得我的时候,我就会凑到近前,看他们包饺子。
馅一般都是头个夜里就已经准备好的,过年的时候要吃猪肉,而最常见的搭配是白菜。家里以前的馅都是姥姥去和,她总有一样绝技,能够用鼻子去嗅馅的咸淡,因为肉馅是生的,用嘴不得,光靠鼻子闻闻就能够知道咸淡,这在我看了也足够神奇。除却猪肉白菜之外,有段时间家里也爱包素三鲜的馅。各个地区对素三鲜的安排好像还不尽相同,我家是放韭菜、鸡蛋、木耳、虾仁,虽然闹不懂为什么三鲜会有四样,但是嘴巴和肚子却没有意见。饺子的好与坏,馅儿占绝大部分,然而最为重要的环节,却总是在先头默默完成,而最后将所有的好与大伙平摊。
除却好不好吃,饺子还要看外在。桌子上分工要明确,有一两个人负责将面剂子擀开成皮,而剩下的人则一门心思把馅和皮合二为一,然后放在一旁的竹篦子上,等待下锅。这往往是最热闹的环节,大家有说有笑,从家长里短,从手里小小的一个饺子,到古今中外,到明年美好的祈愿,只要还围在桌前,手不停,嘴巴也不能停。而能调节这场语言盛宴的开关,则在于擀皮的人。这必须要一个清楚的头脑和一双灵巧的手,当话题开心些时,擀的速度便慢些,便让大家的话题延续,当话题有些冷清时,则加快擀的速度,让众人能够有活儿可干而不至于冷清。同时还要在这忙碌的过程中寻找新的话题,好让热络的气氛不至于冷淡下去。所以说,能驾驭一整张饺子桌的人,想必在人生的路途上,也是一把好手。
饺子包成什么样子才算好,各家说法都不一样,但是在我家,非得要膀大腰圆,大腹便便才算得上是一个好饺子,能够腰杆挺直地立在盘里,不至于软趴趴地东倒西歪。馅儿不能少,少了肚子会瘪,皮儿不能薄,薄了会被涨破。以前听说王阳明对着竹子格物致知了七天,最终病倒,我觉得他如果把竹子换成饺子,能悟出什么道理不清楚,但是断不至于饿着的。
最终桌上的饺子都要放在篦子上,再下到水里去。煮饺子要等水开才能下,一来是因为冷水下锅,饺子容易沾底,二来是泡得久了,也会容易露馅。这听起来都像是在照顾面皮的感受,但实际上老话常说,“开盖煮皮,盖盖煮馅儿”,外面再是光鲜,也得盖上锅盖,添两次凉水,等三次沸腾,直到里面熟透了,才能让人称赞这是个好饺子。好看不能当饭吃,这毕竟是要下肚的。
到这里,饺子的路才走完了三分之二,末了还有最重要的一节。吃到嘴里之前,要准备一个小碟,里面放上陈醋,吃之前蘸蘸。有俗语说,“为了一碟醋,包了一桌饺子”,虽然有本末倒置之意,但也能够突出这碟醋的地位之高,就像是画龙点睛一样,给饺子多一些滋味。毕竟在五味当中,酸排在首。其余各地也有不同的民间吃法。川蜀蘸水里多辣,东北喜加酱油蒜泥,两广则好添一勺糖——不是贪甜,提鲜而已。地大物博的好处在于同样的东西,总能有不同的新奇,但是最后又能殊途同归,变成和而不同的境况。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18/438_1708237843312.gif?width=417&size=945428
作者:蓟州区税务局 田鑫
配音:蓟州区税务局 田鑫
编发:天津蓟州税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18/321_1708237843723.png?width=898&size=9353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