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补助”还是“误餐补助”?一字之差,缴税大不相同!财务小心成背锅侠!
点击下方,免费预约直播课一字之差,缴税大不相同。快来看看你踩雷了没~
01
8种情况
一字之差,缴税大不相同!
一、午餐补助VS 误餐补助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216_1705308352966.png?width=700&size=155099
误餐费的标准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具体咨询当地税务局,例: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611_1705308353163.png?width=700&size=71928关于餐费补助问题,根据税法规定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未向个人量化的非现金方式的福利,原则上不征收个税。所以,企业可以转换餐费补贴模式,从而降低税负。例如有条件的企业开设职工餐厅,由餐厅免费提供餐饮服务。
二、劳动合同VS 劳务合同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696_1705308353345.png?width=700&size=128172
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需要缴纳社保,并承担相应的劳动风险,而签订劳务合同不需要缴纳社保,也无须承担相应的风险。
另,签订劳动合同,给员工发放工资,可以以自制的工资表作为合规的税前凭证;签订劳务合同(除小额零星业务不需要发票外),则需要合作方提供发票。
三、设备维修VS 设备维护
设备维修和设备维护虽然之差一致,但是两者缴纳的增值税税率却不同。
设备维修属于修理修配劳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3%
设备维护是按“其他现代服务”缴纳增值税,适用6%税率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740_1705308353487.png?width=700&size=119504
四、房产税VS 房产地税
房产地税比房产税多一个字,但两者不是一回事,房产地税比房产税的范围要广。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211_1705308353776.png?width=700&size=136799
五、运费VS 运杂费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205_1705308353986.png?width=700&size=220474
采购时,发生的运杂费计入采购成本。发生货物运输,索取发票时检查运费和杂费是否分别注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定金VS 订金
定金是指双方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约定支付一定金额作为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适用订金罚则,如果交付方违约,则无权要求返回订金;如果收受方违约,则可以要求双倍返还订金。
订金只是一个习惯用语,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把交付订金视为交付预付款,不适用订金罚则。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区别: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833_1705308354164.png?width=700&size=112945
七、借条、欠条
借条和欠条在大家的印象中,感觉这两个没啥区别呀,都是欠钱。我们先看一下两个定义。
借条:一般借款会打借条,它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一般是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欠条: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证明一方欠另一方钱财而立下的字据。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146_1705308354400.png?width=700&size=147179
通过以上的对比,是不是大家下次遇到此业务,就知道是打借条还是欠条了。
八、注销、吊销
注销是依法申请经过相关程序后使主体资格消灭,也就是说公司完全消失,法人资格消失,注销行为是完全合法的。
吊销是指企业违反相关规定被有关部门强制停止其经营行为。公司依然存在,还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果很严重,例如:吊销营业执照3年内法定代表人及直接负责人不得再担任其他公司的高管。
02
警惕!会计入账的10大误区
避免成为背锅侠!
误区一 看见车票,就入“差旅费”
一说车票,大家马上会想到“差旅费”。但,并非所有的车票都入差旅费,根据业务的性质的不同,其入账也不同: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678_1705308354605.png?width=700&size=92555
其中,以下车票类型可以抵扣: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872_1705308354746.png?width=700&size=124842
误区二 只要发生的差旅费,都入“管理费用-差旅费”
差旅费由于出差的目的、报销人员、业务性质等不同,其入账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整理了一张导图,请对照入账~~~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977_1705308354896.png?width=700&size=590026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员工去外地进行技能培训产生的差旅费,应计入“职工福利费”等等。
误区三 一提到餐费,就入“业务招待费”
餐费也是我们日常账务处理中最常见的费用。不同业务、不同场景发生的餐费,其入账也是不同的~~~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103_1705308355290.png?width=700&size=765867
误区四 办公室用的大桶水,计入“职工福利费”
有些会计认为,公司买的大桶水就应该入“职工福利费”,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购买的大桶水是在办公期间使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办公费”。
如果是分发给员工,让员工拿回家用,那样应该计入“职工福利费”。
注意:会计一定要正确区分,不能说随便入个科目就行。“办公费”与 “职工福利费”在税务上处理还是有很大差别,一不小心就会多缴税。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763_1705308355643.png?width=700&size=142813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财税〔2016〕36号、《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三季度政策解读》、
误区五 购入2000元的打印机,计入“管理费用”or“固定资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呢?主要还是因为税法上规定5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不再分年度计提折旧。很多会计就认为既然税法规定不用计提折旧了,那我记账的时候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不就行了。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会计处理是会计处理,税务处理是税务处理,两者不要混为一谈。正确做法:应该是计入“固定资产”,次月计提折旧。汇算清缴时,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调整。当然也可以不享受此优惠政策,汇算清缴时,也不用做科目调整。
误区六 “白条”不能报销入账,更不能税前扣除
现国家是 “以票管税”,有些会计出于谨慎,规定必须有票才能报销。在这我想说,会计谨慎入账是好,但以下情况下没有发票也是可以入账扣除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和财税2016年36号文规定,对方为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销售额不超过500元,可以以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注意:收款凭证要注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
误区七 会计记账必须要有原始凭证
有两种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一是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二是结账的凭证。除上述两种情况外,所有的记账凭证必须附原始凭证。
误区八 做账只附一张发票
有些人认为我做账有发票就行了呗,怎么只附发票还不行了呢?我一直这个干的,也没什么问题呀。这样,我只能说,这样入账存在风险。一旦被稽查,税局就有理由怀疑你虚列支出偷逃税款,那时候还真是有嘴都说不清。所以,做账不能只附一张发票,还要附一些证明业务发生的其他材料。不光是为了规避税务风险,还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
例如:(1)购进固定资产、原材料、办公用品等,除了发票外,可以后附请购单、采购合同、入库单等;(2)差旅费:除了后附车票、住宿费等发票外,还需后附出差人员姓名、时间、地点、出差的目的、支付凭证等证明材料。
03
收藏!
财务人必知的调账情形和方法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792_1705308355811.png?width=700&size=1158416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748_1705308356184.png?width=700&size=1906079
来源:本文由税来税往整理发布,素材来源:财务第一教室,税务大讲堂,梅松讲税,税台,财务经理人,税筹学堂等。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146_1705308356554.gif?width=640&size=21237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