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政策君 发表于 2023-8-31 03:15:23

红城税“识”丨五组漫画介绍《反有组织犯罪法》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红城“税事”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二次会议
2021年12月24日表决通过
反有组织犯罪法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
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
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
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等章
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
保障在法洽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五组漫画介绍
《反有组织犯罪法》
部分条例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150_1693422920087.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908_1693422920204.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73_1693422920342.png?width=49&size=1436
场 景 一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963_1693422920394.png?width=49&size=143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515_1693422920552.jpg?width=1080&size=34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因举报、控告和制止有组织犯罪活动,在有组织犯罪案件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五)变更被保护人员的身份,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因举报、控告和制止有组织犯罪活动,在有组织犯罪案件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三)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五)变更被保护人员的身份,重新安排住所和工作单位;(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837_1693422920738.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12_1693422920860.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177_1693422920938.png?width=49&size=1436
场 景 二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783_1693422921065.png?width=49&size=143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932_1693422921181.jpg?width=1080&size=317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实施控制下交付或者由有关人员隐匿身份进行侦查。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117_1693422921512.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195_1693422921608.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240_1693422921728.png?width=49&size=1436
场 景 三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782_1693422921920.png?width=49&size=143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924_1693422922037.jpg?width=1080&size=312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九条、七十条规定:对因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被判处刑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安机关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报告期限不超过五年。违反规定,不按照公安机关的决定如实报告个人财产及日常活动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245_1693422922159.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386_1693422922290.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474_1693422922364.png?width=49&size=1436
场 景 四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220_1693422922436.png?width=49&size=143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430_1693422922568.jpg?width=1080&size=345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二十九条、五十四条、五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有组织犯罪案件,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规定,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通知移民管理机构执行。我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平等互惠原则,与其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合作。涉及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司法协助、引渡,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因此,即便犯罪分子逃出国门,一样可能被引渡回国接受审判。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29_1693422922881.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20_1693422923003.gif?width=58&size=275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35_1693422923085.png?width=49&size=1436
场 景 五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960_1693422923167.png?width=49&size=143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323_1693422923252.jpg?width=1080&size=2938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义务,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宣扬、诱导有组织犯罪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宣扬、诱导有组织犯罪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相关记录,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依法为公安机关侦查有组织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协助。
来源:中国长安网
编发:遵义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26_1693422923452.jpg?width=1000&size=6339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城税“识”丨五组漫画介绍《反有组织犯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