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社保名师堂精彩实录上篇:社保政策变化与判断
7月6日,由众合云科旗下51社保主办的“2023社保名师堂”于线上圆满举行。众合云科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庚鑫就"社保政策变化与判断”、“五险一金调基实务攻略”两大主题展开分享,并基于PEO专业雇主服务理念,呼吁企业持续关注长期合规。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7/763_1689562842929.jpg?width=1080&size=39410
今年我们仍然按照上下两篇为大家带来庚鑫在2023社保名师堂的精彩实录分享:
[*]上篇为社保政策变化与判断;
[*]下篇为社保调基政策与实务。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7/199_1689562843087.png?width=860&size=1382
社保监管政策脉络梳理
有一句话是所有的企业都是时代下的企业,只有理解企业的时代才能一直做时代的企业。2023年是企业稳健发展的一年,我们建议企业采取保守稳定策略进行经营的同时,HR也要关注政策变化,保持政策敏感性。
接下来我将从上涨、下调、监管、变革四个关键词来与大家分享我们看到的变化。
一、上涨:2023年基本养老金、医保等待遇继续调整
● 养老金:连续19年上调,继续采取定额、挂钩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涨;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根据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进行计算,最新标准是985660元;
● 医保待遇:支持了跨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地和参保地的双向医保待遇,更加便利地服务了参保人,同时也提升了参保人的权益享受。
二、下调:全国多地“五险一金”费率降低
2023年全国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工伤保险根据地方规定,按照50%和20%的标准进行下调,该政策明确延续到2024年年底。
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各地都在降低用人单位的医保费率。需要注意的是,医保费率降低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职工个人医保缴费率不变,同时职工待遇也不受影响。
这里,我们也总结了部分城市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的政策。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7/117_1689562843280.png?width=794&size=157268
三、监管:坚决打击投机、骗保等违法行为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2018年医保局成立以来,就一直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社保基金安全;
[*] “社保补贴倒查”活动年年开展,一旦参保合规性风险爆发很难挽救;
[*]大数据技术比对疑点数据筛查将成为常态化,待遇支出合规性智能化监管。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1、医保局成立至今持续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国家医保局2018年成立至今每一个年度基本都在进行打击骗保的行为。
在2023年4月28日,医保局联合最高检察院、公安局、财政部等多个相关部门,发布了2023年15号文,其中提到“职业骗保团伙”,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专门做社保代缴服务的,没有劳动关系进行参保骗取待遇的行为,很可能被定性成职业骗保团伙。
2、人社部2023年34号文,大数据技术对比、智能监控.....
6月份,人社部发布2023年34号文又明确了,要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常态化的数据筛查机制,健全业务规则,建立风控模型,实现对社保关键业务环节和高风险业务智能化监控。
四、变革:“三位一体”政策变化影响深远
随着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以及相关的细则发布,企业传统社保代缴模式已经全面失效,劳动合同、社保、个税和主体要保持一致,才能保证合规和待遇不受影响。
如果依旧采取代缴模式,那么伴随的风险很难通过事后来追补,当面对业务部门发起的需求,我们不仅要理解给到专业建议,也到做到风控提醒。
基于这一点,我们再展开回顾下为什么会产生社保代缴的问题:
第一个原因:跨地域业务发展和属地用工不匹配
很多靠业务部门驱动的企业,一般很少在属地设立分支机构,这就会产生员工属地化待遇需求的矛盾。
大多数企业通过第三方社保代缴解决员工社保属地化难题,但这种方案在当前已经违法了。
第二个原因,员工个人需求难以满足
如企业高管或核心人才提出想在某地缴纳社保,以便享受买房买车、子女入学、积分落户等待遇。
通过对社保代缴政策的脉络梳理,我们发现社保代缴违规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1年《社保法》出台,其中88条和94条特别提到一旦欺诈、骗保要退回,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责;
[*]2014年人大释法,将骗保五险纳入了诈骗罪;
[*]2022年3月18号发布的48号令非常重要,细化了六种具体情形。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7/202_1689562843464.png?width=997&size=225532
从社保代缴的政策脉络梳理中可以明显看到背后潜藏的巨大风险,所以转型迫在眉睫。
社保代缴的风险是骤增的、是不可逆的重大风险。企业要及时转型就必须要符合三位一体,即劳动合同、社保、个税在同一个单位主体下,从单一社保升级为「三位一体」复合型解决方案。
在方案的筹划中,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点,即劳动保护履行地原则和社保参保注册地原则的冲突。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当劳动合同的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时候,要以履行地标准保护劳动者;而按照社保注册地原则,单位社保户一定是和工商注册的地点关联的,所以这两个原则就有一定的冲突。企业在属地又没有成立分支机构,很难满足三位一体合规要求。方案的核心是如何解决属地主体的问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7/950_1689562843765.png?width=860&size=1502
政策变化下的六大核心判断
核心判断一:代缴政策全国范围内全面变革
首先,代缴政策的变革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地区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变革。这宣告传统代缴方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对企业HR和人力资源行业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核心判断二:模糊解释空间的侥幸不复存在
社保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参保必然意味着权利待遇的享受,一旦代缴不被认可,员工就会对此产生很多争议或诉求。
如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养老金重要的计发因素,医保待遇无需经过单位,个人直接使用。
所以不论是从法理上还是实务上,企业都很难摘清自己的责任,对“虚构劳动关系参保”的条件也就很难提出抗辩。
还有一点提示告知大家:
当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采取代缴的方式就可能会引起未缴社保带来的经济补偿金风险。如果代缴是事实存在的,可能上一个月还在代缴,在劳动争议时效期内,员工离职因未缴社保提出经济补偿金,就非常有可能被支持。
核心判断三:时滞后遗症历史问题无法回追补救
参保和待遇享受有时间差,往往存在时滞性。历史问题涉及到公共服务多部门印证的官方记录,个人无法改变。
所以一旦发生风险,企业几乎无法追补。社保又挂钩了很多公共政策,比如说人才补贴、积分落户、买车、买房、子女入学等,这些扩大了社保的参保利益范围,一旦出现问题,都需要企业承担。
核心判断四:企业不可辩和员工不罢休共存,将陷入失控螺旋
社保不同于普通的劳动争议,一方面代缴问题劳动关系及将来争议主诉仍在甲方。
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员工在北京签劳动合同缴纳个税、支付工资,但社保却是在山东某地代缴,最终员工要求在北京补缴时,北京的一审、二审都支持了个人的诉求。即便该企业找了多位知名专家写了联名意见书,最终企业仍然败诉。
另一方面,员工社保意识往往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趋强烈,个人争议一定会通过一切手段无限升级,进而陷入失控螺旋。
核心判断五:后果不确定和不可承受性
前面政策中有提到社保补缴滞纳金的规定,员工离职后如果想要补缴社保,一般是被支持的,并且还会缴纳一笔不少的滞纳金,时间越长补的金额越多,甚至滞纳金还会超过本金。
如果逾期不缴,除此之外,还会加收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7/706_1689562843981.png?width=1017&size=126608
除了补缴滞纳金外,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判刑。
这里也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2017年-2019年10月期间,某公司采取了虚构劳动关系的方式,为36名没有事实劳动关系的女性以本单位的职工名义缴纳了职工生育险,同时骗取了98万多的资金。案发后虽然公司将骗取的生育津贴全部退回,但为时已晚,朝阳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的名义判处涉案8名被告人9个月-3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核心判断六:社保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
2021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明确提到,要站在政治高度理解社保问题。
人社部最近开展的稳岗失业补贴专项整治,都是“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的重大意义”“守护好保命钱和救命钱”等视角出发。
当政策挑战来临的时候,作为企业HR要及时关注并积极转型,尤其是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在三位一体合规和员工社保属地化需求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也正是SSC管理升级的好机会。
这要求HR必须要具备跨地域、多主体架构、属地合规的顶层设计和落地服务能力。
专业雇佣时代,未来已来。分布式雇佣、数字雇佣、专业雇佣等这些变化呼唤着雇佣领域朝着更加专业化、数字化和服务化迈进。
-------------
庚鑫(GengXin)
众合云科51社保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国内知名劳动用工专家;《北京日报》和《经济观察报》特邀专家;上海电视台东方财经频道专访嘉宾;重庆、湖北经济广播电台特邀嘉宾;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者培训班特邀讲师;天津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协会专家成员;“湖北工匠杯”首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北京物资学院企业家课堂校外导师;大成律所“青竹计划”劳专委系列特聘讲师。
曾任职北京人社局8年,融会贯通政策与管理逻辑,精通全国各地劳动用工与人力政策实务,领衔众合云科研究中心多个研究项目,多家机构特聘专家和专访嘉宾,曾主导多家知名企业用工实战设计,被誉为“最受欢迎的HR实战导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