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财政2020:浙江省9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分析!
浙江省9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第1326期)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其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地级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设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和33个县(含1个自治县)(见图1)。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629_1671008782588.png?width=692&size=491063图1 浙江省行政区划图
表1 浙江省下辖行政区名单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770_1671008783020.png?width=692&size=294360
在2020年浙江省各县区财政自给率中,湖州市的吴兴区排名第一,财政自给率为186.3%;杭州市的上城区及下城区分列第二、三位,财政自给率分别为151.55%和149.59%。排在第四、五位的是杭州市的西湖区(147.86%)和滨江区(144.65%)。排在最后五位的分别是温州市的文成县、衢州市的开化县、龙泉市、丽水市的松阳县以及庆元县。其中,吴兴区财政自给率是庆元县财政自给率的13.87倍(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833_1671008783674.png?width=494&size=74494
图2 浙江省9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
通过对浙江省90个县区财政自给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浙江省11个市的财政收支差额及自给率情况。其中,温州市财政收支差额最大,为425.1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财政自给率为58.61%;排名第二位的是丽水市(383.24亿元),财政自给率为27.29%;其次是衢州市(318.74亿元),财政自给率为30.66%。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绍兴市(123.64亿元)、嘉兴市(113.38亿元)以及杭州市(-23.73亿元),财政自给率分别为81.47%、84.08%、101.15%(见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580_1671008783943.png?width=650&size=29742图3 浙江省各市财政收支差额及自给率
一、温州市
温州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南戏的故乡、永嘉学派的发源地、中国数学家的摇篮。温州市下设11个县区,其中,瑞安市财政自给率(78.99%)位列第一,其次是龙湾区(78.53%),排名第三位的是乐清市,其财政自给率为74.68%。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文成县(20.03%)。瑞安市的财政自给率是文成县的3.94倍(见图4)。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899_1671008784253.png?width=660&size=7382图4 温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二、丽水市
丽水市是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丽水获评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丽水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丽水文化属吴越文化。丽水市下设9个县区,其中,莲都区财政自给率(41.14%)高于其他县区,是全市唯一一个财政自给率超过40%的县区。其次是青田县(28.03%),排名第三的是遂昌县;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庆元县(13.43%)。莲都区财政自给率是庆元县的3.06倍(见图5)。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601_1671008784452.png?width=627&size=7104图5 丽水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三、衢州市
衢州市是一座具有18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一直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市下设6个县区,其中,龙游县财政自给率为29.76%,排名第一,其次是江山市(29.52%)及衢江区(29.42%),这三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相差不大;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开化县,为18.17%(见图6)。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475_1671008784547.png?width=627&size=6700图6 衢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四、台州市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市、宁波市,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宁波和台州同属宁波都市圈,宁波是龙头,台州是重要组成部分。台州市下设9个县区,其中,路桥区财政自给率(95.05%)最高,其次是椒江区(79.89%),排名第三位的是玉环市(69.85%);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三门县,为30.04%(见图7)。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800_1671008784757.png?width=661&size=6960图7 台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五、金华市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之一。金华市下设9个县区,其中,永康市财政自给率(77.56%)最高,其次是义乌市(77.23%),东阳市财政自给率为72.89%,排名第三;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磐安县(27.77%),永康市财政自给率是磐安县的2.79倍(见图8)。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872_1671008784897.png?width=676&size=7512图8 金华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六、宁波市
宁波,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长三角五大区域中心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浙江省经济中心,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下设9个县区,其中,鄞州区财政自给率(118.8%)最高,其次是江北区(114.25%)及海曙区(113.65%)。余姚市、奉化区、象山县的财政自给率均不足9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象山县(61.71%)(见图9)。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529_1671008785149.png?width=645&size=14573图9 宁波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七、舟山市
舟山市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地处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和重要港口城市。舟山市下设4个县区,其中,定海区财政自给率(73.62%)最高,其次是普陀区,财政自给率为49.89%;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嵊泗县(27.15%)(见图10)。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597_1671008785397.png?width=601&size=5872图10 舟山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八、湖州市
湖州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和全国的粮食、蚕茧、淡水鱼、毛竹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生产基地。湖州市下设5个县区,其中,财政自给率排名第一的是吴兴区,为186.3%,也是全省第一。德清县财政自给率(85.76%)排名第二,其次是长兴县(74.89%);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安吉县(69.31%)(见图11)。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363_1671008785647.png?width=602&size=6266图11 湖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九、绍兴市
绍兴市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市下设6个县区,其中,柯桥区财政自给率(105.81%)最高,其次是上虞区,财政自给率为77.4%,排名第三的是诸暨市(76.77%);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嵊州市(63.48%)(见图12)。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853_1671008785931.png?width=623&size=6206图12 绍兴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嘉兴市
嘉兴市,别称“禾城”,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嘉兴市下设7个县区,其中,海宁市财政自给率为95.92%,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桐乡市(90.45%),其次是平湖市(90.43%),这三个县区的财政自给率均超过90%;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秀洲区(69.68%)。海宁市的财政自给率是秀洲区的1.38倍(见图13)。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956_1671008786065.png?width=619&size=6951图13 嘉兴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十一、杭州市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下设13个县区。其中,上城区财政自给率(151.55%)最高,其次是下城区(149.59%),排名第三位的是西湖区(147.86%);财政自给率最低的是淳安县(29.69%),上城区财政自给率与淳安县财政自给率相差5.10倍(见图14)。
http://file.tax100.com/o/202212/14/694_1671008786199.png?width=675&size=17717图14 杭州市各县区财政自给率
总体来看,2020年浙江经济逐季回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同时应看到,外部环境依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消费复苏缓慢,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不够快,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居民增收难度较大。尽管浙江省具有相对领先的财力规模及质量优势,但省内90个县区之间的财政自给率差距较为明显,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接下来,浙江省应继续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突出“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精准可持续、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坚持兜牢民生底线,着力构建现代财税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财政改革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首先,加大财政统筹力度,全力支持稳经济保民生等重点领域。突出需要财政引导、支撑的大事要事,构建新一轮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的统筹力度,建立更加严格的结转结余资金收回使 用机制。打造零基预算管理模式升级版,突出轻重缓急、优化财力分配,提高预算编审质量,增强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推进以“财政大脑”为重点的财政数字化改革,加快打造预算“编审助手”,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应用;迭代升级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扩大系统功能覆盖范围,推进实现与政府投资项目信息互通互享,加强项目前置审核管理,做到应送尽送、应审尽审。
其次,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尽早发挥政策和资金效益。用好已下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加快涉企专项资金兑付速度,着力促进稳增长、稳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优化执行监控管理,密切关注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执行进度,合理安排支出。健全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事前论证评估机制,指导部门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控监测,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按规定拨付到位, 继续优化资金使用分配机制。深化部门整体绩效预算改革, 完善整体绩效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扩大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覆盖面,持续完善绩效指标库建设,对政策执行进度过慢以及绩效较差的从严从紧安排预算。
最后,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隐患,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科学测算减税降费、疫情防控等对当年收支的影响,加强财政运行分析,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完善库款运行监测机制,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健全“三保”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市县财政困难程度评价体系,实现市县分类跟踪,并研究建立“三保”托底提低机制,夯实财政安全运行的基础。完善社保风险准备金制度,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逐步建立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机制,加强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管理,客观评估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
数据资料来源:
1.《2021浙江统计年鉴》
2.浙江省各市、县、区统计局网站.
作者:潘亚琴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