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2-11-10 15:00:46

县域财政:青海省44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青海省44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基于2020年的数据分析
(第1260期)
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毗连,东南部与四川接壤,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青藏地区。全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见图1)。全省辖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25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44个县级区划(见表1)。 2020年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8.0亿元,增速为5.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933.3亿元,增长了3.7%。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于中央的补助和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795_1668063641193.png?width=826&size=685880
图1:青海省行政区划图
表1 青海省行政区划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112_1668063641651.png?width=861&size=69744
一、青海省各市州财政发展情况
从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来看,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位列全省前三名,分别为329.5亿元、234.2亿元和165.8亿元。省内财政支出规模不足100亿元仅有果洛州和海北州,两者财政支出规模相差了2.0亿元。省内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西宁市是海北州的2.5倍。从2020年财政支出的增速来看,青海省各市州财政支出大部分为正增长,仅海东市(-1.5%)和玉树州(-16.0%)两地为负增长。财政支出增速高于全省财政支出增速的市州有海南州(10.5%)、黄南州(9.7%)和海北州(13.0%)(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402_1668063643268.png?width=752&size=173575图2:青海各市州2020年财政支出及其增长率
二、青海省各县区财政支出情况
县域是我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将进一步分析青海省44个县区的财政支出规模。
从全省所辖各县区的财政支出情况来看,各县区整体的财政支出规模较低,这也与青海省各县区财政实力有直接关系。2020年各县区财政支出规模中,超过40亿元的县区有格尔木市、湟中区、大通县、互助县和民和县等5个县区,乐都区和同仁市等15个县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在20-40亿元区间内,城中区和湟源县等23个县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在10-20亿元区间,只有茫崖市的财政支出规模不足10亿元,仅有9.27亿元。而2020年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均不足20亿元,其中只有格尔木市、城西区和城北区的财政收入规模超过了10亿元,有祁连县等16个县(市)的财政收入规模不足1亿元,化隆县等14个县的财政收入规模集中在1-2亿元之间,可见2020年全省各县区财政收支困难,财政支出资金主要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等(见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686_1668063643782.png?width=1041&size=85133
图3:青海省各县区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一)西宁市
201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着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把兰州—西宁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支撑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格局、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全市下辖5个区、2个县。2020年西宁市所辖县区的平均财政收入为7.94亿元,平均财政支出规模为27.53亿元。财政支出高于平均水平的有湟中区和大通县,两地的财政支出规模不相上下,仅相差0.71亿元。城西区、城北区、城中区、湟源县和城东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处于同一梯度,财政支出规模相近,其中城中区、湟源县和城东区的财政支出规模不足20亿元。西宁市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湟中区(46.38亿元)与财政支出规模最低的城东区(18.00亿元)相差了28.38亿元。2020年西宁市财政收入规模最低的是湟源县,仅有1.44亿元,但财政支出规模为19.22亿元,湟源县财政收支差距为17.78亿元。从整体来看,各县区的财政实力都较弱,各县区的财政收入规模均未能满足支出的需要(见图4)。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765_1668063644321.png?width=816&size=24474图4:西宁市各县区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二)海东市
海东是青海省地级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海东矿藏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为发达,是青海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区和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之一。2020年海东市6个县区的财政支出规模较高,均在20亿元以上,但其财政收入规模均未超10亿元。其中互助县、民和县和乐都区的财政支出均超过了平均财政支出规模(32.87亿元),财政支出属于同一层次,化隆县、平安区和循化县财政支出规模均低于20亿元,属于同一层次(见图5)。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互助县是循化县的2.19倍,各县区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差距。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458_1668063644491.png?width=894&size=22973图5:海东市各县区2020年财政支出
(三)海西州
海西州北邻甘肃省酒泉市,西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和果洛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北、海南相毗邻,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海西矿产资源富集,州域主体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下辖德令哈、格尔木、茫崖3个县级市,天峻、都兰、乌兰三个县。海西州的财政支出全省排名第三,分县(市)来看,格尔木市的财政支出规模最高,是唯一一个财政支出突破40亿元的县级市。2020年海西州各县(市)的平均财政支出为19.98亿元,财政支出规模低于这一平均水平的有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和茫崖市,其中只有茫崖市的财政支出规模不足10亿元。海西州所辖县(市)的财政收入能力薄弱,平均财政收入仅4.56亿元,低于平均财政支出15.42亿元(见图6)。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331_1668063644813.png?width=722&size=21351
图6:海西州各县(市)2020年财政支出
(四)玉树州
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高寒是该州气候的基本特点。全州气候只有冷暖之别,无四季之分。灾害性天气多,大雪、早霜、低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现有1个县级市、5个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着玉树州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补助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来满足地方的需要。2020年各县(市)的平均财政支出为17.81亿元,玉树市的财政支出规模为31.14亿元,远高于平均财政支出13.33亿元,其余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均不足20亿元,之间的差距较小。其中称多县、杂多县、治多县和曲麻莱县的财政支出规模低于平均财政支出规模(见图7)。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234_1668063645095.png?width=750&size=20880
图7:玉树州各县(市)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五)海南州
海南州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太阳能源资源潜力巨大。海南州的矿产资源丰富,全州共发现各类矿种46种,占青海省已发现各类矿种132种的34.85%。独特的社会人文景观和壮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烟波浩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海湖等。海南州现辖5个县。分别为共和县、贵德县、兴海县、同德县和贵南县。2020年各县内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是共和县,为33.90亿元,可财政收入规模仅有5.8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最少的兴海县,为17.21亿元,财政收入仅有1.00亿元。2020年各县区的平均财政支出规模为21.92亿元,高于平均财政支出规模的县有共和县和贵德县。共和县不仅财政支出规模领跑于其他县区,而且财政收入在6个县区中也排名第一。贵德县和贵南县财政支出规模间的差距为3.9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属于第二层次。同德县和兴海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在17亿元上下波动,属于第三层次(见图8)。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583_1668063645256.png?width=750&size=17805
图8:海南州各县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六)黄南州
黄南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品位高,是青海省重点旅游胜地之一。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山羊等为全州主要畜种。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黄南州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黄南州现有1个县级市,2个县,1个自治县。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2020年各县(市)的财政收入规模整体偏低,可平均财政支出规模为25.81亿元。2020年各县(市)财政支出规模集中在19-35亿元之间,各县(市)中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县为同仁市,为34.20亿元。高于平均财政支出规模的县有同仁市和尖扎县。泽库县和河南县的财政支出规模相近,分别为21.18、19.16亿元(见图9)。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935_1668063645572.png?width=853&size=19769图9:黄南州各县(市)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七)果洛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气候,具有显著的高寒缺氧、气温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果洛地势高峻,降雨(雪)量较多,蒸发量大,多阵性大风。年均气温零下4℃。由于海拔高,大气含量只占内地的60%左右,一年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而通常又把冷暖两季分别称为冬季和夏季。现辖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果洛州的财政收入全省排名最末位,财政支出全省排名第七位。分县来看,6个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均未不足20亿元。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玛沁县,为18.18亿元。甘德县和达日县的财政支出规模相对集中,两地相差0.60亿元。班玛县、玛多县和久治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在10亿元上下波动(见图10)。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果洛州各县的财政实力在青海省各县区内最弱,青海省县区财政支出规模排名后十位中除玛沁县之外,果洛州其余县都位列其中。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369_1668063645842.png?width=750&size=20730图10:果洛州各县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八)海北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境东北部,北与甘肃省毗邻。海北州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现有刚察县、门源县、海晏县和祁连县四县。各县财政支出规模在14-28亿元的区间内,平均财政支出为20.09亿元。门源县和祁连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分别为27.41亿元和21.00亿元(见图11)。刚察县和海晏县的财政支出规模均不足20亿元,且分别低于平均财政支出2.70亿元、5.52亿元,门源县的财政支出规模是海晏县的1.88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211/10/496_1668063646173.png?width=823&size=19515图11:海北州各县2020年财政支出规模
三、结论与建议
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青海省44个县区的财政支出规模也偏低,财政支出规模最高的格尔木市是茫崖市的5.01倍。各县区整体财政实力较弱,对中央补助和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较强。2020年各县区的财政收入规模均大于财政支出。2020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规模排名前10位的是格尔木市、湟中区、大通县、互助县、民和县、乐都区、同仁市、共和县、玉树市和化隆县,均超过了29亿元。但2020年只有格尔木市、城西区和城北区的财政收入规模超过了10亿元。部分县区因自然条件恶劣,主要以农业、牧业为主,财政收入来源少,财政方面处于劣势地位,需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来看,青海省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县区财政困难问题形势严重。
因此,全省应积极面对,努力发展县域经济,为提升财政收入规模打好基础。各县区应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发挥所长,在更大程度争取中央转移支付的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新型产业、高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当地经济;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企业竞争力跃升、中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等。各县区应多措并举力减缓财政压力,防范财政风险。结合新发展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去,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各县区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避免进行财政资金浪费,杜绝重复安排支出和资金投向固化。县级财政要把基本民生作为重点,为基本民生底线兜底。加快推进省以下分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划分省与市州政府间的支出责任以及承担方式。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财力薄弱市县倾斜。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大,县级政府财政可持续问题得到考验。青海省政府要进一步推进建立结构优化、导向明确、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财政支出运行长效机制,为打好稳住经济大盘攻坚战贡献青海力量。
数据资料来源:
1.《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
2.青海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计局、税务局等网站。
3.青海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
作者:何嘉欣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县域财政:青海省44个县区财政支出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