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策君 发表于 2022-7-1 20:45:58

【税·嵊泗】税务赋能贻贝产业绿色发展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869_1656679555497.jpg?width=500&size=54882

嵊泗贻贝
“一分岛礁九九海”的嵊泗,缺少发展种植业的土地,也没有发展工业的基础,又因为人口稀少,第三产业长期低迷,在渔业资源开始匮乏的时候,贻贝养殖业成了嵊泗的富民产业,嵊泗县税务局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贻贝产业绿色发展,共筑人海共生和谐篇章。

税惠养渔 土特产成为大产业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144_1656679555749.jpg?width=1080&size=160319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213_1656679556146.jpg?width=1080&size=155673
嵊山旧名“尽山”,意为海山于此而尽,是中国最东端的住人岛屿,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由于过度捕捞,到上世纪80年代,闻名世界的四大经济鱼类资源逐渐衰退,部分甚至濒临灭绝。

面对家门口的这片海,不少人动了起来,最早行动的枸杞岛干斜社区村民金友定选择转攻贻贝养殖。“最初,渔民养殖的贻贝苗,多来自大连、青岛的紫贻贝苗,不光成本高,苗种还不适应本地海域。”金友定一连几个月漂在海上,开始自己的摸索。他有意在人才培育、科技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而税收优惠的扶持犹如“蓄电池”,为贻贝养殖注入了蓄势创新的持久动力。

“我们渔民投身创业实践,往往面临经验少、资金不足等问题,税收宣传和税务指导,满足了资金和经验的双重需要。”金友定介绍,合作社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每年能减免数十万元。在税收优惠的加持下,从最初靠3000元起家,到如今年收入几百万元,嵊泗贻贝养殖大户金友定的创业轨迹,见证了嵊泗退捕转产的发展历程。

向绿而兴,养殖场增添绿含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809_1656679556426.jpg?width=1080&size=99049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123_1656679556690.jpg
在枸杞乡贻贝养殖基地,1000公顷的养殖海域里漂浮着380多万只白色泡沫浮球。这些浮球在使用中常年经受风吹日晒浪打,极易出现破碎和解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白色垃圾带来的海洋污染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自从推出环保耐用的新型浮球,这一顽疾迎刃而解。“新产品研发,一方面是因为县内开展泡沫浮球整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海水养殖的品质。”嵊泗县金金泡沫制品厂负责人方哲军表示,该厂是一家从事塑料制品制造及销售的企业,为响应国家号召,企业决定研发环保、经久耐用的产品。在方哲军看来,一个“改”字,说来容易,但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还是存在很多风险,技术、资金、市场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除了改造工艺后高端产品的销售收益外,还有税收优惠的‘收益账’。在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下,每月近1万元的税收减免继续投入到工艺升级改造中,良性生产循环机制作用下,绿色转型也有了动力。”方哲军表示。

截至目前,枸杞乡已累计替换养殖浮球达55万个。龙泉村贻贝养殖户郑中明养了18亩贻贝,如今正使用新型浮球,将苗绳空白区域一点点补上。“虽然成本高了一点,但是为了海洋环境,值得!”郑中明表示。

与海共生,小贻贝带动大变革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314_1656679556878.jpg?width=1010&size=174311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624_1656679557243.jpg?width=1010&size=122218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371_1656679557442.jpg?width=578&size=164762
http://file.tax100.com/o/202207/01/664_1656679557784.jpg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对嵊泗而言,海洋是天然优势,只有与海共生,共同富裕的基础才能越坚实。

“追求高品质的同时,更要实现贻贝的高值化、高环保利用。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公司销售订单少,流动资金较为紧张,我们研发进程也受到了阻碍。”嵊泗县金义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单单表示。

近年来,嵊泗县突出绿色主题,嵊泗县税务局也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组织“泗税年华”护税队进入到养殖相关企业,及时开展政策宣传与辅导,了解生产经营现状,摸清企业发展脉络,帮助扫除发展中遇到的“梗阻”。

“税收优惠帮助我们畅通资金链,成功化危为机。我们主要用于开发贻贝药用、医用、食用价值,要将税务部门给我们的支持用在研发的‘刀刃’上。”在税收杠杆的撬动下,不断加大研发力度,通过“产学研”模式,以废弃贻贝壳为原料,研发出微纳米果蔬净、纳米防冻剂、土壤改良剂等生物材料。据悉,嵊泗县以贻贝为代表的碳汇养殖固碳总量达11934.32吨,平均每公顷每年固碳量为8.18吨,有良好的碳减排成效。

望着如今逐渐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碧海金沙,单单感慨:“抬头是蓝天白云,出门是蔚蓝大海,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我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税务部门对我们的一系列支持和帮助,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守护绿色的决心。”
供稿:嵊泗县税务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税·嵊泗】税务赋能贻贝产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