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策君 发表于 2022-5-13 18:55:46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六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13/950_1652439345019.png?width=1080&size=104713
为了帮助被中国境内单位派驻境外(含港澳台)工作,且取得境外所得的自然人更好地掌握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相关知识,更加准确便捷地完成申报,我们梳理了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第六期课程来了,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十七、填表举例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13/520_1652439345364.png?width=626&size=8779
例9:傅先生是我国居民个人,任职于合肥X建筑公司,2021年度被派往英国和法国为当地工程承担设计工作。该纳税年度,其境内综合所得收入180000元(其中工资80000元,劳务报酬3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70000元),该部分综合所得境内已纳税8020元。傅先生当年符合税前扣除标准的“三险一金”50600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16000元,基本医疗保险4000元,失业保险600元,住房公积金30000元),专项附加扣除24000元(其中子女教育12000元,住房贷款利息12000元),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400元(商业健康险)。其境外收入如下:
在英国取得综合所得70000元(其中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稿酬所得50000元),在英国缴纳个人所得税7080元;利息股利红利所得60000元,在英国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元,另有税收饶让减免税额2000元。
在法国取得综合所得130000元(其中工资90000元,特许权使用费40000元),在法国缴纳个人所得税8250元。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傅先生2021年汇算清缴应补退税金额。
解:首先分项计算应纳税额
傅先生全球综合所得收入额=180000+70000+130000-(30000+70000+20000+50000+40000)×20%-50000×80%×30%=326000元;
全球综合所得应纳税额=(326000-60000-50600-24000-2400)×税率-扣除数=189000×20%-16920=20880元;
傅先生来源于英国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60000×20%=12000元。
然后分国计算抵免限额
英国综合所得的抵免限额=20880×(20000×80%+50000×80%×70%)/326000=20880×13.5%=2819元。
英国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抵免限额=12000元。
法国综合所得抵免限额=20880×(90000+40000×80%)/326000=20880×37.42%=7813元。
来源于法国所得的抵免限额=7813元。
最后进行抵免和补税
傅先生在英国综合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7080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元,税收饶让的减免税额2000元在进行抵免时可视为已纳税额,因此可抵免的在英国的已纳税额为13080元,该金额小于来源于英国所得的抵免限额14819元,因此可全额抵免。
傅先生在法国缴纳个人所得税8350元,该金额大于来源于法国所得的抵免限额7813元,因此可抵免7813元。
傅先生全球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20880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12000元,其汇算清缴应补税额为:20880+12000-8020-13080-7813=3967元。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B表)
(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适用)
税款所属期:2021年1月 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纳税人姓名:傅先生
纳税人识别号:340103198704181982-□□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13/229_1652439345649.jpg?width=814&size=447545
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抵免明细表
税款所属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 12月31日
纳税人姓名:傅先生
纳税人识别号:340103198704181982-□□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http://file.tax100.com/o/202205/13/899_1652439346007.jpg?width=817&size=267871
往期回顾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五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四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三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二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一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所得税科
编发: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出去” | 个人取得境外所得政策指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