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1-12-27 11:19:04

县域财政:山西省11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山西省11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基于2019年的数据分析
(第383期)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简称“晋”。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截至2020年末,山西省下辖11个地级行政区,共有26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0个县,合计117个县级区划(具体见图1、表1)。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52_1640575135288.png?width=623&size=765893
图1 山西省行政区划图
表1 山西省下辖行政区划数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27_1640575136892.png?width=810&size=95803
2019年,山西省政府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着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工业结构呈现反转的良好态势,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五年保持在50%以上。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7000亿元,增长6.3%,同时财政收入完成2347.6亿元,增长2.4%。
分下辖各市州情况来看,山西省各地级市的财政收入规模差异较大。规模最大的为太原市,2019年财政收入规模为386.62亿元,远高于省内其他地级市,稳居全省第一,占当年山西省财政收入总额的16.47%;其次是吕梁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大同市;最后,财政收入规模小于100亿元的有朔州市、忻州市、运城市以及阳泉市,其中,阳泉市财政收入规模最小,仅有57.40亿元(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57_1640575137474.png?width=750&size=47878
图2 201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财政收入规模(单位:亿元)
分下辖各县区情况来看,财政收入规模差异较大。财政收入规模较大的县区主要位于太原市、吕梁市、长治市、晋城市和晋中市,其中,太原、吕梁下辖县区的经济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临汾、阳泉、大同和朔州下辖县区则普遍较小。其中,吕梁市的孝义市(28.92亿)、柳林县(28.76亿),太原市的小店区(24.37亿)、万柏林区(23.26亿),晋城市的泽州县(24.58亿)、高平市(22.04亿),长治市的上党区(20.28亿),晋中市的介休市(21.30亿)、灵石县(20.13亿)等9个县区的财政收入规模超过20亿元。排在最后五位的分别是临汾市的隰县(0.96亿)、浮山县(0.93亿)、汾西县(0.86亿)、大宁县(0.62亿)和吕梁市的石楼县(0.52亿),其财政收入规模均低于1亿元。其中,财政收入规模最大的孝义市和最小的石楼县之间相差28.40亿元,孝义市的财政收入是石楼县的56倍(见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866_1640575137970.png?width=1080&size=603940
图3 山西省11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单位:亿元)
接下来将具体分析比较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下辖各县区的财政收入规模,我们将按照各市州的财政收入规模大小,依次向大家介绍县区层面财政收入情况,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山西省的财政收入情况。
1.太原市。太原市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是山西省省会、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现辖10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相较于其他地级市较小。小店区(24.37亿元)的财政收入规模最高,位居全省第三;万柏林区(23.26亿元)位居全省第五,迎泽区、古交市、杏花岭区、清徐县、尖草坪区均超过14亿元;规模最小的是晋源区(9.33亿)、阳曲县(6.54亿)和娄烦县(4.23亿)(见图5)。其中,小店区的财政收入是娄烦县的5.76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742_1640575138933.png?width=726&size=18263
图4 太原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2.吕梁市。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现辖13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很大。孝义市以28.92亿元的规模位居省内第一,柳林县以28.76亿元的规模位居第二;财政收入规模最小的是石楼县(0.52亿元),位居省内倒数第一,可见市内各县区间财政收入规模的差距很大(见图4)。其中,最多的孝义市是最小石楼县的56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519_1640575139361.png?width=710&size=19432
图5 吕梁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3.晋中市。晋中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晋商文化的摇篮,晋中市现辖11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较小。介休市以21.30亿元的规模位居该市第一,同时灵石县财政收入规模也超过2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少的是榆社县,为3.67亿元(见图6)。其中,介休市的财政收入是榆社县的5.81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20_1640575139849.png?width=656&size=16888
图6 晋中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4.长治市。长治市为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古称上党、潞州、潞安等,现辖12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中等。上党区以20.28亿元的规模位居该市第一;其次,规模排在第二、三位的襄垣县(17.58亿)和长子县(15.30亿元),均超过15亿元;平顺县(1.14亿)、沁县(1.12亿)财政收入规模最小(见图7)。其中,上党区的财政收入是沁县的18.04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464_1640575140297.png?width=742&size=18927
图7 长治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5.晋城市。晋城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的美誉,现辖6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中等。泽州县以23.58亿元的规模居市内第一,全省第四;其次,排在第二位的高平市(22.04亿)也超过2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小的是凌川县,为1.89亿元(见图9)。其中,泽州县的财政收入是凌川县的12.50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60_1640575140719.png?width=669&size=13753
图8 晋城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6.临汾市。临汾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素有“棉麦之乡”和“膏腴之地”美誉,现辖17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中等。乡宁县以18.98亿元的规模位居该市第一,超过10亿元的还有尧都区(18.29亿)和蒲县(11.82亿);排名在最后的隰县(0.96亿)、浮山县(0.93亿)、汾西县(0.86亿)、大宁县(0.62亿)的财政收入规模均未超过1亿元(见图8)。其中,乡宁县的财政收入是大宁县的30.61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30_1640575141092.png?width=775&size=27844
图9 临汾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7.大同市。大同市古称云中、平城,有“北方锁钥”之称,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现辖10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很小且之间差异很小。云冈区(11.58亿)和左云县(10.35亿)的规模位列市内第一、二位,均超过10亿元;其次,规模居于后三位的灵丘县(1.88亿)、浑源县(1.57亿)、阳高县(1.48亿),均不超过2亿元(见图13)。其中,云冈区的财政收入是阳高县的7.84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91_1640575141634.png?width=654&size=17125
图10 大同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8.朔州市。朔州市现辖6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较小且之间的差异较小。仅山阴县的财政收入超过15亿元,以15.01亿元的规模位居朔州市第一;其次,怀仁市(13.06亿)、平鲁区(12.68亿)均超过10亿元;财政收入规模最小的是应县,为1.78亿元(见图12)。其中,山阴县的财政收入是应县的8.45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548_1640575142041.png?width=691&size=12844
图11 朔州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9.忻州市。忻州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现辖14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较小,但规模相对也较小。河曲县(10.07亿)是该市唯一一个财政收入规模超过10亿元的县区;岢岚县(1.86亿)、神池县(1.69亿)的财政收入规模最小(见图10)。其中,河曲县的财政收入是神池县的5.96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635_1640575142367.png?width=768&size=21334
图12 忻州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10.运城市。运城市运城市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现辖13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中等,但规模相对也较小。河津市(15.81亿)、盐湖区(11.01亿)均超过10亿元,位居该市第一、第二;财政收入规模最小的是万荣县和绛县,分别为11.83亿、1.47亿元(见图11)。其中,河津市的财政收入是绛县的10.73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336_1640575142736.png?width=761&size=21248
图13 运城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11.阳泉市。阳泉市古称“漾泉”,现辖5个区、县,各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差异最小,总体规模也最小。所有县区的财政收入规模均未超过10亿元,盂县以8.63亿元的规模位居市内第一,规模最小的是矿区,为2.73亿元(见图14)。其中,盂县的财政收入是矿区的3.16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117_1640575143276.png?width=614&size=11793
图14 阳泉市2019年各县区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资料来源:
1.山西省统计局网站.
2.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file.tax100.com/o/202112/27/215_1640575143532.png?width=332&size=158516
作者:郭欣欣,山西长治人,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实践,现税务师已通过4科,注册会计师通过2科;在2020年第三届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中获二等奖,在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校级银奖。
指导教师:李永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县域财政:山西省117个县区财政收入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