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政策君 发表于 2020-12-16 00:00:21

『禾税史话·秦汉篇』煮海为盐,解密嘉兴地名背后的税收故事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447_1608048020907.png?width=888&size=314648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370_1608048021008.png?width=776&size=17828
吴王刘濞马嗥城煮海水为盐
嘉兴东临大海,海岸线逾80公里,下辖海盐、海宁、平湖滨海自古产盐。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嘉兴极具特色的税收构成,历代工商各税以盐税为主,关税、酒课、商税次之。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342_1608048021090.jpg?width=1080&size=122778
海盐县海滨图片
现嘉兴市所辖的海盐县、海宁市盐官镇,均由此得名。“海滨广斥,盐田相望”,是嘉兴食盐行销四方的写照。早在汉代初年,海盐县所产色白、粒细、味咸、质纯的优质食盐,便因“出盐直用不炼”而闻名,人称“吴盐”。其得名,源自在“七国之乱”中国破身死的吴王刘濞(bì)。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937_1608048021199.jpg?width=854&size=85213
吴王刘濞画像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征伐英布叛乱时,中流矢,后病重不起。他担心吴人强悍,需一勇猛强硬之人镇服。因自己儿子年幼,故立曾随自己击破英布的侄儿刘濞为吴王,管领会稽(今苏南太湖周边、上海、浙江大部、福建)、豫章、丹阳三郡五十三城。当时会稽郡的由拳县、海盐县,便是今天嘉兴市的辖境。
这位吴王刘濞确是能人,他利用豫章郡(今江西)章山的铜矿资源招募天下亡命之徒来此偷偷铸钱,又在海盐地区民间产盐的基础上,率先设置了煮盐管理机构,他在海盐马嗥城(今浙江海盐县城东南隅,故址今堙)设司盐校尉,煮海为盐,故其地又名海盐城。他在位近四十年间,百姓富裕,国库充实。把辖区治理得风生水起,境内除官府设立的盐场外,民间煮盐无须缴纳赋税,“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海盐县沿海成为全国产盐重地。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831_1608048021271.jpg?width=1027&size=156508
宋《本草·海盐》中古代煮海盐场景图
吴国日益强盛,引发了中央政府的不安,晁错削藩,要削的便是刘濞治下豫章、会稽这两个有铜有盐的富郡。公元前154年,刘濞兴兵叛乱,后失败被杀。但值得肯定的是,不论是铜矿还是煮盐,以及对人才的运用,刘濞都具备战略家的眼光。他减免民间海水煮盐的赋税,是极为有效的策略,使辖区经济远胜周边,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特别提出,正因为有了吴王阖闾、春申君黄歇和吴王刘濞三人的经营,江东资源才得以开发。在浙北、苏南的许多地方,刘濞至今仍被尊奉为财神。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刘濞国灭后,汉廷开始注重对盐铁的控制,继续在海盐生产食盐。汉初,汲取秦亡教训,实行节省开支和减轻赋税并行的财税政策,田租原为十五税一,文帝时改为三十税一,还曾一度免除田租。武帝时对匈奴作战频繁,对内大兴土木,广修水利,支出超过国家财力范围,为解决国家财政经济问题,以及巩固政权的稳定,不得不在赋税方面尽力开源,采取一系列措施。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486_1608048021379.jpg?width=935&size=50838
盐官镇亦是著名的观潮胜地(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遣盐铁丞作官府鬻盐,会稽郡唯海盐设盐官,唯设官置场之始,两浙榷盐也由此始”,中央政府于海盐县设盐官,实行专卖,主盐利。说明海盐县沿海的产盐业,对当时国家政治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138_1608048021504.png?width=640&size=149882
本文节选自中国税务出版社《禾税史话》2020年7月第1版
原标题:吴王刘濞马嗥城煮海水为盐
往期故事


[*]先秦篇|天高听远 贡赋难输



[*]先秦篇|春秋时嘉兴税收演进拾遗



[*]先秦篇|范蠡献薄赋敛之策助越灭吴



[*]秦汉篇|由拳天星名犹在 力役苛重谁人知



[*]秦汉篇|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算赋翻倍


http://file.tax100.com/o/202012/16/172_1608048021658.png?width=603&size=15318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禾税史话·秦汉篇』煮海为盐,解密嘉兴地名背后的税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