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党员干部 “政治体检”要经常进行!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463_1603395613629.gif?width=1084&size=138687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中,把“开展经常性政治体检”专列一节进行部署强调,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向性。
现实中,考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谁也不能把自己当成终身“免检产品”。对广大党员来说,经常进行政治体检,是打扫思想灰尘、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党员干部进行政治体检,有哪些必检项目?推荐阅读《人民论坛》杂志文章。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791_1603395613745.jpg?width=1080&size=24460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730_1603395613796.png?width=1080&size=18200
为什么要经常进行政治体检?
★ 政治体检是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党的干部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无产阶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建设,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同志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更是多次强调,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他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六章《党的干部》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做好党员、干部的政治体检工作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一件大事。
★ 政治体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免疫力的现实需要。我们党诞生、发展、壮大于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复杂环境中,其之所以能得以续存,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在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千锤百炼中善于化危为机,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免疫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内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根本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发的因素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些突出问题归纳为“七个有之”。大量事实表明,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讲,都与政治建设软弱乏力、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关。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全党上下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政治体检,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精准的“把脉会诊”和“祛病疗伤”,扫描政治“躯体”,清除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毛泽东同志就曾讲过:“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也提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显然,政治体检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有利于我们党强身治病、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除毒瘤、规避风险、维护肌体健康,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政治体检是不断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重要途径。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近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从古田会议上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政治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到党的七大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都表明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政党发展的历史规律使然,是国家富强的时代使命使然,是民族复兴的世界大势使然。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我们党带领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前进的道路上时常有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在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凝聚精神力量,做好党员、干部的政治体检工作。唯有如此,才能把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路上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371_1603395613855.jpg?width=1080&size=47660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648_1603395613904.png?width=1080&size=19961
政治体检有哪些项目?
政治体检是对党员、干部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高度、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本领、政治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计量活动的总称。政治体检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根据体检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科型体检”和“外科型体检”、“预防型体检”和“鉴定型体检”等,具体如下:
① “内科型体检”:政治理想与政治信仰
“内科型体检”主要用于诊察和计量党员、干部内心世界、思想深处的健康状况,这里包括检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否坚若磐石,检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是否锈蚀松动、跑冒滴漏,重点是衡量政治理想是否崇高、政治信仰是否坚定。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兴衰成败,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理想信念的丧失、政治信仰的缺失是最严重、最危险的病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开展“内科型体检”的目的就是补钙壮骨、固本培元,让党员、干部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
② “外科型体检”:政治态度与政治高度
“外科型体检”主要是检查和审视党员、干部政治“躯体”身与形的健康状况,包括考量他们在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站位是否高远、标准是否高严,在拥护党中央的决定时反映是否及时、立场是否坚定、态度是否坚决,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时行动是否迟缓、落实是否到位,归纳起来就是对政治态度和政治高度的检验。考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高度,最为重要的是看他能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开展“外科型体检”就是要杜绝党员、干部弄虚作假、阴奉阳违、欺上瞒下、口是心非、“标新立异”、折扣变通、选择性执行等,引导他们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的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
③ “预防型体检”: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
“预防型体检”是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在党员、干部未正式从事某项工作之前所进行的政治性检查,目的是防止感染、传播、扩散政治“病菌”,提高对政治“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进而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一名合格党员、干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党的所有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打头的、管总的。遵守纪律和规矩,第一位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开展“预防型体检”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知晓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种种表现和危害程度,认真汲取教训,增强政治警觉性,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和规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隐患清除于未生之时,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
④ “鉴定型体检”:政治本领与政治能力
“鉴定型体检”主要是对走马上任、因公殉职或被审查调查的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进行计量和评估的过程。政治本领和政治能力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注重增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八种本领,即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本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能力,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是履职尽责的坚实根基。“鉴定型体检”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既有利于学先进典型树标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利于观反面案例敲警钟,发挥好反面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587_1603395614059.png?width=1080&size=20706
政治体检如何制度化?
一是建构对象全覆盖与项目综合性强的全面体检制度。从体检的对象来看,任何一名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政治体检。从体检的项目来看,无论是“内科型”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还是“外科型”的政治态度、政治高度;无论是“预防型”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还是“鉴定型”的政治本领、政治能力,都应该同时纳入体检内容、列入体检清单。政治体检是无死角、全景式的体检,唯有建构起对象全覆盖、无遗漏与项目全而细、套餐式、综合性强的全面体检制度,增强政治体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有效破除“灯下黑”问题,避免出现“世外桃源”,减少“亚健康”和“不健康”的党员、干部数量。
二是建构入职、工作与离任环环相扣的全过程体检制度。科学建构政治体检制度要与党员、干部的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结合起来,要与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党员、干部培养体系构建结合起来。在入职体检时,要重点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把牢“总开关”,铸牢坚定政治理想、坚守政治信仰的铜墙铁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工作体检时,要重点考量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履职尽责能力。在工作期间开展政治体检的直接目的就是让“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离任或退休,并不等于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涯中就进入了“保险箱”,也不意味着政治体检的“终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退休或“临退”的“老虎”“苍蝇”“蛀虫”就揪出来惩治,体现了党和国家深入推进政治体检工作的勇气和决心。否则,政治体检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只有建构入职、工作与离任环环相扣的全程体检制度,在制度规约下时时、处处关注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活中有无异常体征、病变信息,才能更好严防“盘根错节”“带病提拔”,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反之,本来可以医好的病症就会拖成不治之症,甚至可能给党和国家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
三是建构常规体检与特殊体检兼备的差异化体检制度。从矛盾论的角度来看,强调开展全员、全程的政治体检,并不是说没有重点,不分先后轻重,而是要统筹兼顾,处理好主与次、常规与特殊、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等关系。政治体检既要管好“绝大多数”,加强对普通党员、干部的政治检视,又要抓住“关键少数”,注重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党性检修;既要做好年度体检、入职体检等常规性政治体检,又要加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等案件所涉及的“高危”党员、干部的特殊性政治体检;既要做好党员、干部在正常工作时期的政治体检,又要做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关键时期和特殊阶段的政治体检;既要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又要进一步擦亮政治“显微镜”和“探照灯”,用好“政治利剑”,构建巡视巡察纵横交错的“问题扫描网”,充分彰显巡视监督在政治体检中的独特作用,等等。因此,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异化、个性化的政治体检就必须建构常规体检与特殊体检兼备的差异化体检制度。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256_1603395614111.png?width=640&size=856
来源:人民论坛网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23/128_1603395614197.gif?width=640&size=54962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