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税之声:中秋⑤】月饼寄乡思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682_1601682315939.jpg?width=900&size=46832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933_1601682316053.png?width=426&size=52472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116_1601682316105.png?width=95&size=9705
月饼寄乡思
中秋明月当空挂,皓月皎洁寄相思。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寄独自在外的孤独;苏东坡疑惑明月几时有,故把酒问青天,以期寻求心灵的抚慰。古往今来,无论是迁客骚人,还是普罗大众,均将自己对于中秋佳节的向往,对于故乡的思念寄于那一汪明月中。对于我自己而言,会将中秋、故乡、思念寄予那一个个圆乎乎的月饼中。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节日的必备节目单。粽子的清新糯香、肚藏玄机的饺子、肉嘟嘟圆乎乎大元宵,都会让人很快地沉浸于节日氛围中。 有关中秋的记忆,很浅,有关月饼的记忆,很深,记忆中的月饼总是很香。总是期待着赶集日的到来,期待妈妈拎着一袋月饼走进家门,期待去寻找最喜爱的那个味道。
一直到上大学之前,每年中秋都是节假日,都可以回家吃月饼吃到饱,吃到满足。2014年秋,我踏上旅途,飞行四个小时,在距家近3000公里的大连开启大学之旅。作为一个地道的嗜辣的南方人,总是接受不了大连的那种甜味,接受不了满是淀粉的汤。月薄馅满的广式月饼,皮层酥脆的苏氏月饼,晶莹剔透的冰皮月饼,月饼的种类总是多样。北方的月饼基本上都是甜的,莲蓉蛋黄味的、豆沙味,就是找不到我们贵州人比较常吃的鲜肉味的、叉烧味这些咸味的。大一刚开学,学校开始卖月饼的时候,我总是扑向那些小卖铺,却总是失望而归。找不到自己熟悉、喜爱的月饼,勾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会就是一个温暖的存在。第一年异乡的中秋夜,老乡会负责人组织所有的大一新生和学长学姐一起聚餐,一起过中秋。大家随意地说着方言,吐槽着气候饮食环境的差异,相互倾诉思乡之情。老乡会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鲜肉月饼,总觉得在中秋这天能够吃到一个鲜肉月饼,就觉得自己就是在家里过的中秋,总觉得自己的乡思能够少一点点,再少一点点。
毕业后,唯一的想法就是想回家,大连真的太远了,再不想离家那么远。现在的我,不用像上大学那样,老是思念家乡的美食,每一口吃的都是自己习惯了20多年的味道,都是家乡的味道。
又是一年中秋到,中秋月饼又飘香,大街小巷各色月饼又摆上了街头、超市。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足,这种传统的食物却不为人所稀罕,觉得月饼又油又腻还发胖。我始终仍然期待中秋,期待月饼,那是节日的味道,团圆的美好。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437_1601682316161.png?width=69&size=612
END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855_1601682316213.png?width=72&size=5778
作者 |袁 娟(西秀区税务局)
编辑 | 税收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209_1601682316277.jpg?width=258&size=18040
扫码关注
http://file.tax100.com/o/202010/03/211_1601682316333.png?width=640&size=2167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