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744
  • Tax100会员 28083
查看: 29|回复: 0

青岛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示范点宣展(二)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7443
2023-12-8 16: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近年来,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我市每年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示范点评比活动。通过总结选树,在我市事业单位中挖掘发现了一批在人事管理方面措施切实可行,有实践特色的典型。为充分发挥典型引领和辐射带动效用,青岛人社公众号现开设系列专栏,分期发布示范点单位相关经验做法,供学习借鉴。现推出第二期内容。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汇聚才智力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青岛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通过科学的用人原则、合理的管理机制,识才、用才、育才、成才,将干部职工的心力、智力、体力、活力尽情释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引领和保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一是深化改革、催生动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人岗适配、定岗定责原则,制定《青岛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岗责体系》《青岛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内控制度》等23项管理制度,建立起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工作架构。通过举办业务培训班,常态化开展“亮绩赛绩”擂台赛,外派干部出国深造,选派干部到西藏挂职、参加省“四进”攻坚工作等,建立健全“选苗”“育苗”“墩苗”紧密衔接的全链条培养机制,提升干部专业化技能,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人才梯队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厚植成长沃土、精准识人用人,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注重察德辨才,重点选拔具有专业背景、经历丰富、敢抓敢管、综合能力强的干部委以重任,干部竞聘前后,各给予其一年“赛马”期,“在赛马中相马”,为优秀干部“腾位子”“搭台子”。搭建“职业发展多通道”“轮岗交流通道”两大通道,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人员纵向向本序列高层次岗位发展,横向在不同序列间竞岗流动,打破单一通道培养局限性,建成“全互通”干部成长通道。

三是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在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聚焦中央、省、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攻坚任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创新完善绩效目标“约束+灵活”设置指引,围绕重点领域以“日常+动态”方式开展财政监控,推动绩效评价范围由“横向”向“纵向”扩展,采取“自评+复评”方式加强质量审核把关。打破内设机构设置界限,抽调专业水平高、素质过硬的干部成立“攻坚”作战团队,对口服务全市市级预算部门。加强与人大、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协同配合,与区市财政部门上下贯通,合力构建多方聚力共谋改革的工作推动机制,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三个导向”深化绩效改革
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岛市疾控中心以公共卫生机构绩效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公共卫生机构公益性为基本盘,全面落实财政全额保障政策,同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建立单位奖励性绩效总额与业务评价结果挂钩的浮动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才吸引力,努力实现疾控人才队伍从“缺”到“有”再到“优”的转化,为我市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坚持公益导向,提升薪酬水平,拿出“真金白银”留住人才。根据疾控机构特点建立业务职能指标体系,除业务职能目标外,对党的建设、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法治建设、宣传和健康教育、安全稳定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建立绩效工资总额与业务评价结果挂钩浮动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中心财政补助、绩效工资总和挂钩,实行“总额+浮动”管理,三年来,青岛市疾控中心奖励性绩效水平较基准线上浮了130%,薪酬水平大幅提升,单位人才聚集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二、坚持业绩导向,杜绝平均主义,用好“分配杠杆”激发活力。按照“合理树立分配导向、有效激励重点人群”理念,重建分配机制,新增绩效部分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通过系数设置和单项奖励等多种途径,在单位层面实现业务科室、一线岗位、重点任务、科研工作等“四倾斜”,在内设机构层面实现内部自主管理,赋予部门二次分配权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机会公平,机构活力显著增强。
三、坚持专业导向,注重能力提升,拓宽“上升通道”培育人才。持续推进高级职称岗位比例突破,实现“三连跳”至48%,进一步拓宽人才梯队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首席专家制度为引领,进一步出台《骨干专家和青年专家管理办法》,建立了中心首席、骨干和青年三级人才队伍。近年来,通过“阶梯式”深化绩效改革,中心在人才吸引、科研提升、宣传提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目前拥有山东省医药卫生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学科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是北京大字、山东大字等6所高校教字科研基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青岛研究基地、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实践基地和国家卫健委职业伤害研究基地。建立了以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和国家海洋食品技术合作中心为基础的“一院一中心”科技发展体系,近年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重点学科累计获批科研立项61项,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政策研究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省、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奖项28项,科研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多措并举
助力优秀高层次人才引进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号召,做好人力需求分析、完善薪酬待遇管理办法、拓宽人才招聘渠道,不断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取得显著成效。
一、合理制定人力需求计划、完善薪酬待遇管理办法、拓宽人才招聘渠道。
1.科学分析定位,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人力需求计划分析体系,根据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人力需求计划,包括对各专业类别人才的需求数量、专业背景、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人力资源信息获取,高效、精准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
2.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绩效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根据实际能力水平、预期效益、生活成本等综合因素来确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薪酬水平,根据“一人一策、一队一策”的原则,制定不同的薪酬标准和激励措施,以满足不同人才及团队的需求。同时,制定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以确保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通过签订综合目标任务书,明确高级人才或团队的职责、权利和工作目标。此外,集团注重建立绩效薪酬分配激励机制的公开性、透明度,确保薪酬分配的公正、公开和透明,让高级人才及团队明确了解薪酬分配的依据和标准,增加员工对医院的信任感。
3.拓宽招聘渠道,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引进。通过公开招聘、博士及高级人才引进、柔性引进等多种方式,广纳贤才。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平台的合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大力引进博士及高级人才,促进人才梯队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医院发展固本培元。

二、人才梯队优化,学科建设力量增强
1.人才梯队优化,形成头雁效应。示范点创建以来,集团构建了目标清晰、特色鲜明的人力需求计划分析体系,精准引进高质量人才,近两年引进博士及硕士34名、全职引进副高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9名,柔性引进专家团队9个。人才头雁效应凸显,所属科室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方面得到不断提升。
2.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力量不断增强。集团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省级专科专病诊疗中心1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专科4个,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18个。肺病、康复、心血管、治未病四个重点专科被遴选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专科,打造多个同专业专科成员的“高质量、同质化、集约化”发展的新型专科集群,不断增强医院临床学科的辐射力、影响力。
3.医院品牌建设影响力大幅提升。集团与91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合作,与30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双向转诊合作,畅通了转诊绿色通道,双向转诊患者稳步提升。采取外派专家坐诊、查房、手术、带教等方式实现了优势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承担了“青岛市2022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不断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完成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工作。
示范点项目创建工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集团将借助示范点创建这一契机,通过综合人才需求分析、激励机制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的持续开展,吸聚各类优秀人才来青发展,为健康青岛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给“青岛人社”
?星标?
重要信息早知道~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295_17020239453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