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551
  • Tax100会员 28022
查看: 38|回复: 0

2023年度宁波市人社系统十大民生实事等您来投票!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7443
2024-1-30 10: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持续推动全市人社系统助力宁波“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全面展示宣传2023年工作成效,在前期征集2023年度宁波市人社系统十大民生实事的基础上,1月26日起,邀请您参与宁波市人社系统十大民生实事网上评选工作。

投票时间:投票发布起至2024年1月28日00:00
投票方式:在文末投票栏中选出您心目中的10项“民生实事”

2023年度宁波市人社系统十大民生实事

①全力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


2023年,宁波市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领域全省考核连续获“五星”评价。着力促进就业提质扩容,打造零工“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推出“灵活保”升级版,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护航、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着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创新“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百地千坊”格局。着力健全暖心服务体系,创新实施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组团式+专员式”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宁波亲家园行动。着力稳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基层人社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治理等专项行动,打造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下沉优服快调速裁”工作新模式。

②推出“灵活保”2.0版


为更好地满足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的意外保障需求,2023年8月,我市推出“灵活保”2.0版。相比于基础版方案,保额更高,保障更全,保费更优化。意外伤害死亡伤残部分保额从30万元提升到65万元(新增猝死风险保障),意外医疗部分保额从3万元提升到6.5万元,意外住院津贴保持60元/天不变,最高可赔偿30天。升级版方案保费为1元/人/天,财政补贴50%,补贴后个人只需支付0.5元/人/天。灵活就业人员可自行选择基础版或升级版,进一步提高职业伤害保障力度。目前全市累计投保超31万人。

③“宁波亲家园”打造青年人才暖心服务平台


“宁波亲家园”以在甬就业、来甬求职的青年人才工作、生活、学习所需所盼为导向,通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平台,帮助青年人才更好得感知宁波、融入宁波、扎根宁波。上线生活、培训、求职、见习、社群、校友、政策等七大平台40余项服务,面向青年大学生创新推出交通出行、租房优待、文旅体验等“六大暖心服务”,吸引入驻校友会21家、青年人才社群5个,开展人才专属消费券、人才读书节、校友会联盟足球赛、助力省考暖心福袋等活动20余场,为广大青年人才打造高品质、有温度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平台注册已突破15万人,累计服务超70万人次,先后荣获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省人社厅创改开首批“最佳项目”,被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简报推广。

④实施“一人一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着力打造覆盖全市的“30分钟技能学习圈”,推动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打造超千家企业、百家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参与的“百地千坊”格局。依托“浙里办”等平台,创新推出“技能地图”导航,300多家培训机构、200多项培训工种实现一图展示、一键搜寻、精准定位,2023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5万人次。将民生实事作为“一人一技”重要抓手,及时完善政策制度、拓展培养方式、搭建培养平台,提升广大劳动者就业能力,“浙派工匠”民生实事3项指标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其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79万,新增高技能人才5.06万人。9月份,选派27名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得2金3银2铜的好成绩,占全省金牌数1/3。

⑤博士后工作赋能实体经济科技创新


坚持将博士后工作作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紧贴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不断加强建站培育、人才引育、创新转化,成效显著,实现覆盖规模显著扩大,引才效果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我市成功获评8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新增62家,成为引领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后人才超过400人,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突破2000人,成为我市引进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博士后团队揭榜攻关项目超过100项,累计获评省级以上科技奖项505项,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获得专利授权8176项,带动经济产出超过350亿元,对激发全市创新活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给予有力支撑。

⑥扎实推进个人养老金工作


根据国家部署,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协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要求开展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建人社、税务、银保监等9部门工作专班,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建立信息定期报送、问题会商解决、社银业务对接等工作机制,发挥部门及机构合力,点面结合进行广泛有效宣传,强化过程管理及时排除赌点,有关流程完善建言献策被人社部采纳实施。全市已有20家银行获准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达126.96万户,账户缴费金额5.09亿元,账户开户数及资金账户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⑦扎实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


2023年全市人社部门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选定狠抓31项工作要点,通过社保业务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市级复核审计等形式,扎实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抓好基金要情和典型问题的处置工作。加强对要情处置和问题整改的跟踪督查,会同相关业务部门下达风险提示函和业务提示单,突出对工伤认定、视同年限核定等重点业务流程制度的细化和规范,确保工作措施真正落地、问题得到彻底整改。组织开展现场检查26批次、215人次,共排查各类问题145项,组织专题会商7次,下发整改通知、业务风险提示函等10份,推动139项完成整改,有力保障社保基金收支管理平稳有序。

⑧政务服务“视频办”

为有效破解人社政务服务中存在的“线下”不便跑、“线上”不会办、“线上线下”不统一等问题,举全市系统之力,积极探索实施政务服务“视频办”改革,以“小切口”创新开辟人社“数智”服务新端口,以“可视化、全流程直办”破解企业群众办事难题,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化学式”融合、“增值化”提升。目前,已对接完成44个事项,首批上线20个事项,并在海曙、北仑、奉化、宁海四地落地运行。政务服务“视频办”获评2023年全省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试点项目。2023年12 月参加省厅路演,获评优秀项目。


⑨企业职工退休“五四三”服务模式

聚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立足企业职工“办退休”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系统整合资源、拉长服务链条,集成融合与退休有关的15个事项,创新推出退休前“五提前”、退休时“四到位”、退休后“三乐享三便捷”的“五四三”服务模式,在全市建立一本账工作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均衡可及、优质便捷的经办服务,累计服务企业140余家,服务群众超160万人次,服务效能、质量大幅跃升,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相关做法代表浙江入选“社保服务进万家·十城调研记”典型案例、2023年度社保之最,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寄语肯定,被人社部社保中心以专刊向全国社保系统推广。

⑩打造以零工市场为主体的零工服务体系

以零工市场建设为抓手,通过科学布局、明确定位、规范标准、数字赋能等工作举措,积极探索打造以零工市场为主体、零工驿站为补充、零工服务网点为辅助的零工服务体系并初步形成,同时加强“灵活就业在线”“灵活保”宣传推广,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24小时服务机制”,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兜底帮扶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建成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建设项目零工市场33家(数量全省第一,其中3家被认定为省级示范零工市场)、零工驿站94家,累计服务超8.7万人次,岗位发布数超10万个次,求职登记人数超2.4万人次,达成意向人数超1.1万人次。


?“源来好创业”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

为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营造就业创业良好氛围,激发青年创业活力和内生动力,密集“出拳”组织开展了“源来好创业”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从加强公共就业创业帮扶、发挥创业服务平台功能、打响创业特色服务品牌、实施创业培训系列计划、提升创业企业招聘服务、推出灵活就业特色活动、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等七个方面持续发力,共举办200余场包括创业沙龙、创业集市、创业培训、全国巡回招聘等形式的缤纷活动,为35697人提供创业资源对接,其中高校毕业生17667人、返乡青年农民工4697人、其他青年7280人。


?两项规定守护“安薪无忧”

2023年来,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重难点问题,会同人社、发改、住建、交通、水利、人民银行市分行等5部门联合出台《宁波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市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印发《关于调整宁波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两项规定对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的专户资金拨付比例、拨付方式和工资保证金缴存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和明确,同时通过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确保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内有充足资金。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登记在建工程项目1989家,通过专户发放工资达753.72亿元,工资保证金累计金额达12.56亿元,缴存率达100%。


?打造技能服务新阵地,点燃乡村振兴烟火气

创新开展技能惠民系列活动,组建工作专班联镇街、入村社,深入了解四灶村乡村发展需求,走访沿江餐馆经营户、水果种植大户、村民代表等,谋划解忧帮困整体思路和举措,创新开展技能惠民系列活动,与慈溪市胜山镇设立公共技能实践基地项目,策划特色餐饮“网红”打卡地,围绕农村电商运用、养老、育婴等内容制定培养方案,精心设计烹饪、厨艺提升培训方案,上门帮助40余位餐馆经营户提升烹饪技能,按照四灶村特色农副产品推出农村电子商务和抖音直播等操作培训以及电工、数控等技能培训,积极为点燃乡村振兴烟火气提供实践经验。


?全国率先实现社保卡公共交通“同城待遇”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指示精神,会同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并明确“同城待遇”方案,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大数据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做好杭甬“双城记”公共交通普惠人群“同城待遇”工作的通知》,5月1日起,全国327个交通互联互通城市居民,持加载交通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包括全国交通互联互通卡),在我市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享受与本地市民同等优惠,即市五区(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乘坐公交6折,全城乘坐地铁享9.5折。截至2023年底,异地卡累计交易人次116.5万人次,交易金额305.2万元。

?海曙区打造国家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2023年,海曙区强化示范引领,探索出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三位一体”及“1+X”劳动纠纷化解机制、“一站式”立调裁一体化办案机制等调解模式,积极打造金牌调解组织,助力高桥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2023年度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系全市唯一(全省4家)。中心组建包括综治、公安、司法、工会、商会、企业自治调解组织等在内的劳动纠纷调解“法治专班”,开展综合性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形成对内整合资源、对外联动办案的闭环模式,全年完成3000余家单位的建档立册,全镇199家规上企业实现走访“全覆盖”,联动办案40起,涉及人数120人、金额200余万元,案件线上投诉率从80%降至50%。

?江北区打造“北优保”服务品牌

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通过“青蓝工程”传帮带、党员示范岗“亮身份”、“红马甲”志愿者等作风建设行动,凝聚合力,强化担当,擦亮“人社服务为人民”品牌。积极推出适老优享“滴灌式”、特殊群体“背包客”、身后一件事“零跑直享”等服务,“社银通”项目代表宁波市入选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致力于打造群众可视、可感、可及的标准化人社公共服务阵地。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契机,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宣贯与经办工作“双融合、双促进。2023年社保高质量“一网通办”率99.54%,社保事项5个工作日完成受理的办件比率100%,在承诺期内完成办理的办件比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江北区打造“新领北富”灵活就业综合保障品牌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共建共享为“基调”、群众获得感为“标尺”,聚焦重点工作“1+7+n”“收入分配”共富跑道,推进打造求职就业“一应俱有”、综合保障“一路无忧”、职业发展“一帮到底”的灵活就业综合保障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区已建成零工市场4家、零工驿站9家,累计线上线下发布灵活就业岗位信息1.6万余个,提供岗位匹配服务6000余次。

?镇海区零工“小驿站”服务就业“大民生”

立足“需求导向、因地制宜、规范专业、融合高效”理念,紧密围绕企业和群众灵活用工实际需求,创新探索打造公共就业帮扶新模式。面向就业困难人员设立公益性岗位,招录配备零工市场(驿站)专兼职小管家,依托“问、查、办、集、推”五大服务功能,聚力打造“零工暖心、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助力零工群体好就业、就好业,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者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截至2023年底,全区按照省级标准新建零工市场4家,其中1家获评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新建市级授牌的零工驿站8家,累计为889家次企业发布岗位8698个次,实现零工“小驿站”服务就业“大民生”。

?镇海区突破技能天花板,企业获“新八级工”试点

2023年12月,镇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浙江省职业技能等级“新八级工”制度试点权,12月,公司组织实施特级技师评审,并经省人社厅复核确认,首批产生3名特级技师,为全市企业首批特级技师,为技术工人发展打开了新通道,有助于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镇海区自2020年全市率先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以来,不断推进企业自主评价供需衔接和精准服务,持续打通堵点难点,培育了以石化建安为代表的示范企业。


?北仑区外来求职者“免费住三天”活动

为解决外来求职人员求职成本高、求职信息不畅、社交面狭窄等问题,全面提升求职体验,北仑区人社局联合辖区“人力资源服务助企联盟”重点机构推出“免费住三天”项目,面向节后新来北仑的求职人员免费提供最长三天的住宿,并主动提供求职指导、同乡信息互助等服务,帮助求职人员快速找到合适的工作。“免费住三天”活动号召人力资源服务助企联盟内机构积极参与、分享资源、促进就业,为外来的求职者提供温馨便利的求职服务,力争做到服务有温度、措施有力度、响应有速度,全力做好求职第一步的服务保障工作。

?北仑区社保业务“扫码办”服务

自2022年5月起,北仑区社保中心梳理了包括个人打印参保证明、个体劳动者参保停保、职工养老关系转移、社保网上申报等在内的十余项社保事项,创新集成一个“二维码”,办事群众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各项社保业务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受理时限、设立依据都一目了然,深受服务对象欢迎。目前“扫码办”二维码已经升级为2.0版,经过实践推广,分流了25%左右的服务对象转到扫码办、网上办,窗口经办压力有所减轻,服务效率得到提升。该做法得到了市社保中心的肯定,并作为一项特色做法推广。

?鄞州区多渠道推进职业技能评价,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积极探索并拓展技能评价工作,推进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搭建覆盖全区重点行业技能等级认定网络,探索“职技融通”新渠道,引导企业建立管理、专技、技能序列纵向畅通、横向贯通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升级企业实用人才评价办法,确立了不唯学历看能力、不唯资历看实绩、不唯论文看贡献的评价导向,开辟了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新路径。2023年,“技能人才培育工程”被列入鄞州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截至目前,鄞州区共有技能人才34.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8万人,两项数量均居宁波市第一。

?鄞州区建成全省首个博创园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以人才项目服务提高孵化估值为特色,建成全省首个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宁波博士后创新创业园,营造博士后群体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创业环境,集成博士后科研创新、项目融资、带动就业等工作服务“一站式”功能,助力博士后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以博士后人才为主体的企业(项目)25家,其中美康生物方亮博士后“新型肿瘤治疗药物”项目已获得融资2000万元。

?奉化区构筑“五治”体系,擦亮“安薪奉化”品牌

聚焦工程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迭代深化欠薪隐患快感快处、工资垫付共帮共助、多跨协同联防联办等机制,积极构建以“共治”“防治”“智治”“快治”“惩治”为一体的欠薪治理体系,推动欠薪隐患从人防向数防迭代、欠薪治理从清欠向防欠转变,切实保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共接收劳动者线下投诉221件,线上投诉、110报警、网络舆情等共计4362件,为6881名劳动者追讨劳动报酬金额达9111万元。全区范围内未发生 10 人以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欠薪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大舆情事件,有力保障了全区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确保了广大农民工劳有所得的基本权益。主要做法在全省人社系统根治欠薪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奉化区打通“引育留用”各链条,构筑人才集聚地

坚持高端引领,通过优质项目引才、以才引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全年入选国家级重点引才工程2人,入选甬江人才工程城市经济领域3人,入选凤麓英才项目6个,入选数创历年之最,高水平举办中国宁波(奉化)第一届全球高层次青年人才创业大赛,吸引国内外100多个项目参与。实施基础人才倍增计划,赴6省9市23所(次)高校开展“全国选才?才汇奉化”系列招聘活动,实现企业与高校“点对点”精准对接,加快青年英才集聚,全年引进大学生1.49万人,创历史新高。构建全链式政策体系,持续迭代人才政策,从人才生活津贴、住房保障、培养资助、子女入学等方面入手,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2023年发放人才奖补资金超2亿元。

?余姚市构建“三区三地”灵活就业服务体系

结合山区、商区、社区特点,倾力打造“三区三地”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构建特色“1+6+N”灵活就业保障平台。针对四明山区域乡镇灵活就业人员特点,选择市区用工需求旺盛的点位打造“前方”零工市场,与“后方”乡镇零工服务点形成“前呼后应”的岗位人员“传送带”,打通大山内外零工求职供需渠道,打响了“大岚保洁”、“大岚家政”等特色零工服务品牌。针对城区商业综合体人流量大、夜经济活跃的优势,设立零工驿站建立起商圈企业需求和零工劳动力“两张清单”,以“直播带岗”为特色,形成商圈“宝地”送岗“零距离”。以人口密度较高的社区为重点,将零工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为辖区用工单位和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服务。目前已建成3家零工市场和13家零工驿站,乡镇(街道)覆盖率达50%以上。

?余姚市打造人才“聚能环”,激活招引“新引擎”

创新打造“招引工作站”服务机制,与浙江理工大学等20余所本科院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建立起深化政校企合作的突破口和桥梁。通过“直播带岗”“云宣讲”等线上引才模式和精准化、定制式的线下专场招聘模式,开通三条高校毕业生“送岗”直通车线路,开展“校企联动”校园招聘、“访企拓岗”就业促进、“千企进校园”岗位对接等活动,打造“家乡的企业和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全年开展校园招聘活动20余场,推出岗位500余个吸引5000余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投递简历。同时开展“青春正当时,相约我的城”千名学子系列活动,搭建实习见习渠道,定向推出实习见习岗位1283个,提供就业服务900余次,不断增强对接交流频率,提高招聘精准度。

?慈溪市积极推动“乐业慈溪”行动再深化

深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打造老百姓身边的零工服务体系,建成5个零工市场和7个零工驿站,通过“浙里找零工”平台累计发布岗位3.08万个。创新升级“村级劳务经纪人”制度,以贵州省荔波县、独山县为试点,聘任当地百余名“村级劳务经济人”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千余人。2023年慈溪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88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365人,新增创业实体2.3万家,接收高校毕业生1.75万人,获2022年“甬上乐业”计划实施成效好、就业创业工作创新力度大、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提升明显的区(县、市)督查激励,慈溪市人力社保局被评为浙江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绩突出单位。

?宁海县产教融合赋能“产才共富”

全面探索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政府、高校、企业、赋能机构“四方联动”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全省首建宁海产业人才学院,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产业人才培育体系,累计培育相关产业人才近5000名。宁海模式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评产教融合优秀案例,连续三年受邀参加中国(浙江)技能教育培训博览会并作为重点推介交流项目,受邀参加全省“四方联动 产教融合”产业人才发展交流大会并作模式发源地改革经验分享,获评2023年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被《今日浙江》《浙江信息》等多次专题报道。
?宁海县劳动解纷新模式实现争议化解高效办结

宁海探索“解纷三式”即通过案件分流、矛盾点发力、边办案边存档等提升调解质效。一是“分诊式”立案实现渠道分流,建立健全以标的、案由等为甄别标准的新收件“分诊”机制,在立案阶段将小额仲裁案件分流至商会派出庭、镇街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等,实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二是“要素式”调解推动前置型化解。即归纳案件主要事实、基本要素,对双方无争议要素直接确认,对有争议要素进行再调查调解,在关键节点发力,将大量纠纷化解在仲裁程序,不再进入法院诉讼环节。三是“数字式”庭审加速高效率仲裁。通过加快网上立案登记、升级设备配置等推进“数字庭审”,率先实现从立案、庭审到结案全流程在线信息化办理并存档,尤其立案登记期,当事人经实名认证即可实现异地在线申请并提交材料,有效减轻立案登记、办案归档工作量,跑出办案维权“加速度”。

?象山县创新根治欠薪“四位一体”闭环治理新模式

系统优化“一案双查”“双备案一公示”“三阶段验收”等根治欠薪机制,创建1+N“最美公务员”工作室,完善县乡两级“三员”、“安薪老娘舅”等基层调解团队,构建源头防范、多元调解、智慧仲裁和刚性执法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劳动关系闭环治理模式,化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安“薪”烦恼。全年受理欠薪投诉案件561件,劳动争议案件857件,帮助千余名劳动者追讨薪资3576.2万元,结案率100%。

?象山县开展“象往新鲜,奔赴山海”人才服务提升行动

围绕人才关心的“六子”问题,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和政策措施,发布“化鱼为龙”培养工程、人才安居办法、人才分类认定实施细则等人才政策,成立全省首家全国高校校友会联络中心,揭牌成立全县首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全网发布“象山人才码”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人才政策“一指享受”,人才服务“一码通行”,多场景同码应用,打造人才发展示范城市。全年新引进大学生10843人,人才活动吸引全国人才求职者3万余名,人才码周活跃率超70%,解决人才住房、职称、发展等问题千余个,相关工作举措被央广网、人民网、组织人事报、中国青年报等平台报道。


请在下方选出您心目中的10项“民生实事”吧!

温馨提示:投票选项请不要超过10项哦!



243_17065818206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