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007
  • Tax100会员 28126
查看: 36|回复: 0

前三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成绩单出炉,下一步重点任务请查收→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7443
2023-10-28 0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
政策研究司副司长 陈峰:
前三季度,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主要指标符合预期。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重点群体,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全力以赴稳定和扩大就业。1-9月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为企业减少成本1419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09亿元。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29万人。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

社会保障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社保经办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公布,标志着社保经办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亿人、2.4亿人、3亿人,基金累计结余8万亿元。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77亿人,覆盖97.4%人口,8.51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同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印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称评价办法,持续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正在烟台举行。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这是继2020年广州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高规格、大规模、高水平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充分营造了激励广大劳动者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氛围。组织制定修订41个国家职业标准,启动新职业信息征集工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近3000名。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挂牌仪式,做好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代表会见和颁奖相关工作。

  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印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文件。

  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积极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加强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处理。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加大欠薪线索处置力度,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开展“城暖农民工”服务活动。推进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各地积极开拓数字化创新应用。
2023年前三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
就业
工作进展情况
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

一是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印发进一步加强就业政策落实工作通知,推动提高就业扶持政策知晓度和落实率。1-9月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为企业减少成本1419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09亿元。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持续加强。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强化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全国共招募4.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其中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4996名高校毕业生。举办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截至9月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97万人。加大就业帮扶力度,畅通失业求职渠道,精准推荐岗位,1-9月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29万人。

三是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月,发放职业培训券899万张,延续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00多万人次。

四是就业服务不断优化。接续推出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等活动。优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1-9月为7万余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162万余人。组织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宣传贯彻落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推进就业政策落实。集中开展就业政策分类宣传,盘点核查政策落实进度,大力推广“直补快办”经办模式,突出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二是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举办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建设全国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开展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施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支持计划。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培训补贴政策。

四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部署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宣传发布活动。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做好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工作。
二、
社会保障
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亿人、2.4亿人、3.0亿人。1-9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8万亿元,总支出5.2万亿元,9月底累计结余8.0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77亿人,覆盖97.4%人口,8.51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一是社保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支持基金困难省份养老金发放。个人养老金制度平稳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9月,累计有668万人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试点省份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4.9亿元。

二是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成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1-9月,各地共为2088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约17.2万符合条件的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三是社保基金管理和委托投资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推动养老基金委托投资,截至9月,委托合同规模超过1.64万亿元。

四是社保经办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公布,标志着社保经办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组织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截至9月底,电子社保卡已开通88项全国服务、1000余项属地服务,今年累计访问量超91.19亿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推进社保制度改革。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稳妥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二是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贯彻实施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加快建设社会保险信用体系,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
三、
人才人事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各地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标准体系,推进职称信息化建设。印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称评价办法。建立精算师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印发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年版),组织制定修订41个国家职业标准。全国有2.6万多家用人单位、6000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备案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近3000名。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组织开展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香江学者计划等重点项目选拔,前三季度累计新招收博士后2.9万余人。新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举办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海内外6206个博士后团队和项目参赛。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累计颁布数字技术类国家职业标准14个,出版新职业培训教程,遴选公布第二批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目录600余家。

三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举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设109个竞赛项目,36个代表团、4045名选手参赛,393名选手获得金、银、铜牌,超过10万人次现场观赛。遴选公布首批59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加强制造业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深入开展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目前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达到679所,建设专业69个。启动新职业信息征集工作。

四是外国专家工作取得新进展。举行国家外国专家局挂牌仪式,做好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外国专家颁奖相关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优化实施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持续做好博士后相关工作,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备案和动态调整。修订完善城乡规划师等职业资格制度。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优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二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启动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推动技能大师之家建设。强化技工院校管理。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制定修订颁布一批国家职业标准。遴选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组织“技能中国行”系列活动。

三是做好外国专家工作,不断提高外籍人才来华工作服务水平。
四、
工资收入分配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加强企业工资宏观指导调控。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组织开展2023年企业薪酬调查。持续推进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

二是持续推进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有关工作。印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文件。研究完善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指导地方积极推进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做好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工作,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二是深化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组织实施工作。
五、
劳动关系
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指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用工,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开展劳动用工专项行动,积极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6大区域开展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

二是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加强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处理。目前,全国各级仲裁机构成立速裁庭(团队)3129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推动加大人员配置、基础保障力度。

三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持续加强。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加大欠薪线索处置力度,推进源头防欠、系统治欠、依法惩欠,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组织实施2022年度省级政府工作考核。组织农民工工作情况督察。开展“城暖农民工”服务活动。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做好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推进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

二是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印发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通知。落实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进仲裁办案质效评查。

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研究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推进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持续开展“春暖农民工”、“薪暖农民工”等专项服务行动。
六、
便民服务
工作进展情况
推进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各地积极开拓数字化创新应用。印发就业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通知,指导各地推进全省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截至9月底,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开通127项全国性服务、411项各地属地化特色服务,注册用户总数超过3544万人,累计访问量超35亿人次。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开通83项全国性统一服务,累计访问量超过53.8亿人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
开展数字人社建设“揭榜领题”。持续完善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不断拓展“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事项范围。
内容来源:中国网
137_16984266314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