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683
  • Tax100会员 33471
查看: 295|回复: 0

热点丨安徽省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20问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819
2022-8-5 1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合肥税务
标题: 热点丨安徽省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20问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ODEyNjg5NA==&mid=2649951062&idx=2&sn=79db6ac20e940beaa360b7b1014aa95e&chksm=f1a22797c6d5ae81b90ad447d5ba72ebbde90919be3ccfc02b472640ab9c12c48863b35ccef5#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8-05 17:05
二维码: -



1.定向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出台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加之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受此影响,当前一些市场主体受到严重冲击,有的甚至停产歇业,必须针对突出困难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




2.政策规定哪些行业可以申请缓缴?超市企业是否可以享受缓缴政策?
我省实施缓缴政策的困难行业有: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民航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以上22个困难行业所属困难企业,可以申请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以下简称三项社保费)的单位应缴纳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按照行业划分,超市属于零售行业,可以享受缓缴政策。




3.困难行业所属困难企业缓缴三项社保费的实施期限是多久?
22个困难行业所属困难企业,缓缴养老保险费实施期限到2022年底;缓缴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实施期限到2023年6月底,企业申请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




4.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处于亏损的中小微企业(含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困难中小微企业”),是否可以享受缓缴政策?
困难中小微企业可缓缴三项社保费的单位缴费部分,实施期限到2022年底,期间免收滞纳金。




5.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是否可以申请缓缴?
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组织参照困难中小微企业执行,即符合条件的可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到2022年底。




6.职工个人应缴纳部分能否申请缓缴?
职工个人应缴纳部分,不适用缓缴政策,企业应依法履行好代扣代缴义务。




7.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可以享受暂缓缴费?如果今年不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会不会中断计算?
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1年度已申报养老保险费但有困难未及时缴纳的,可在2022年底前缴纳;缴纳2022年养老保险费有困难的,可暂缓缴费至2023年底前缴。因此,只要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在2023年年底前补缴了2022年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他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可以连续计算。




8.企业申请缓缴社保费时,能不能自主选择缓缴一项或多项社会保险费?
企业可自愿申请选择缓缴一项或多项社会保险费中的单位缴费部分。




9.所在公司申请缓缴企业三项社保费,在缓缴期间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待遇会不会受到影响?
缓缴失业保险费不影响参保职工享受技能提升补贴政策,不影响参保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等相关待遇;缓缴工伤保险费不影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如果在缓缴期限内,职工申领养老保险待遇、办理关系转移等业务的,所在企业应先为其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缓缴的企业出现注销等情形的,应在注销前缴纳缓缴的费款。




10.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能不能和缓缴失业保险费政策叠加享受?
缓缴失业保险费不影响企业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费率政策。因此,符合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条件的企业,可以叠加享受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不符合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条件的企业,则只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11.企业享受缓缴政策,应向哪个部门提交申请?
在缓缴期限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缓缴。




12.如何认定缓缴社保费资格?
(一)困难行业所属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认定。困难行业企业,以企业参保登记时自行申报的行业类型或在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登记的行业类型为依据;中小微企业,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企业现有信息无法满足行业类型划分或中小微企业分类需要的,可以实行告知承诺制,由企业出具书面承诺。对划分有异议的,可以提出一次变更申请,变更后在缓缴期限内原则上不再调整。
(二)困难企业认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税务局、省统计局等部门,根据缴纳企业所得税、用工量、用电量等指标,通过大数据比对确认企业经营状况,将困难企业纳入省级缓缴企业“白名单”。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合理确定困难企业认定标准,并建立市级缓缴企业“白名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税务局备案。




13.企业如何申请办理缓缴?
(一)纳入“白名单”的企业,在省集中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中进行标识,相关企业通过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大厅(网址:http://61.190.31.166:10001/ ggfwwt/)登录,在“2022 年阶段性缓缴申请”模块中确认申请,直接享受缓缴政策,实现“即申即享”。
(二)未纳入“白名单”的企业,可线下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并按照要求提交有关材料、承诺书,参保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部门根据困难企业认定标准审核确认。
(三)已申请缓缴的5个困难行业所属企业原缓缴期满后,经企业网上确认后可继续缓缴。




14.符合条件的企业是否可申请不同期限的缓缴?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自申请之月起自主确定申请缓缴期限。如,企业可以申请缓缴1个月的养老保险费,也可以申请缓缴2个月或5个月等期限的养老保险费,最长可缓缴至2022年底;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到2023年6月底,企业申请缓缴最长不超过1年。




15.补齐缓缴费款是如何规定的?
企业原则上应于缓缴结束次月至2023年6月底前一次性或分批补齐缓缴的养老保险费,应于缓缴期满后的一个月内补齐缓缴的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16.扩围政策实施后,前期已申请缓缴养老保险费的5个困难行业所属企业原缓缴期满后是否可以继续缓缴?
扩围政策实施后,原5个困难行业缓缴养老保险费期限相应延长至2022年底。前期已申请缓缴的5个困难行业所属企业原缓缴期满后,经企业网上确认后可继续缓缴。




17.这次稳岗返还的具体政策是什么?
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5.5%(参加失业保险30人及以下放宽至20%),且申请、审核时非严重违法失信受联合惩戒单位(以信用安徽公布信息为准)的,可按单位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含补缴)的一定比例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其中,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为50%,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返还比例提高至90%。




18.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政策有哪些?
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对中小微企业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稳定用工6个月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10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与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不重复享受。对与小微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给予3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对与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19.鼓励创业创新带动就业政策包括哪些?
对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脱贫人口、退役2年以内的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首次创办小微企业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延续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鼓励人社部门近2年来支持建设的各类创业载体在2022年内对入驻的各类创业主体减免房租。




20.鼓励企业培训留工政策有哪些?
2022年因疫情防控实施静态管理7日以上的县(市、区),可对因疫情防控停产停业的企业,依据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按500元/人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次。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


摘自:安徽省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20问
编发:国家税务总局合肥市税务局
870_16596957636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