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255
  • Tax100会员 28111
查看: 154|回复: 0

兰州市“四个进一步”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7443
2022-6-2 2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州市“四个进一步”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


为积极适应新就业形态经济发展形势,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防范化解劳动纠纷,优化劳动保障服务,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推动新就业形态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近日,兰州市多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方案》(兰人社发〔2022〕135号),通过“四个进一步”落实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

进一步依法明确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
一是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用人单位主体责任。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企业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自由职业等,按照民事法律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
二是规范合作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平台企业采取加盟、代理、外包等合作方式或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组织劳动者完成平台工作的,应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质或取得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的企业,并对其保障劳动者权益情况进行监督。平台企业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用工的,依法履行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责任。对采取外包、承揽、加盟等合作方式用工的,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平台企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平台企业不得以诱导或强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转为个体工商户的方式规避用工责任。

进一步保障劳动者合法劳动权益
一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企业招用劳动者不得违法设置性别、民族、年龄等歧视性条件,不得以缴纳保证金、押金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以高额风险抵押金、保证金转嫁经营风险;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鼓励平台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落实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平台企业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单方面利用格式条款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限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利。
二是保障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企业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根据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以货币形式按约定时间、方式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关规定。合理设定对劳动者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体现优绩优酬的正向激励规则。依托平台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用工企业,应当依法承担本单位员工劳动报酬支付主体责任。企业发生违法拖欠劳动报酬行为的,其不良行为记录依法依规同步纳入信用管理。
三是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督促企业按规定合理确定工时制度和休息休假办法。企业应当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假期、带薪年休假等规定,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依法支付加班费。经有管辖权的人社部门审批后,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实行不定时工时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制等特殊工时制度,但不应超出法定加班时限。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具体标准由双方约定或者协商确定;没有约定或者协商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企业应当发挥数据技术优势,合理管控劳动者在线工作时长,对于连续工作超过 4 小时的,设置不少于 20分钟的工间休息时间。
四是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健全并落实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标准。企业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外包企业监管,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重视劳动者身心健康,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加强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形下的劳动保护,采取限制接单、延长服务完成时限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
五是保障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权利。企业应当履行依法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平台企业要在书面协议中约定从业期间参加社会保险的条款。要引导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意愿,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受户籍限制。非当地户籍居民可持居住证参保,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各级财政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对已经连续两年(含两年)以上参加居民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居民医保待遇享受期内参加职工医保的,参保人享受职工医保待遇,暂停原居民医保待遇;参保人职工医保停保后,如原参加居民医保在待遇享受期内的,医保部门及时恢复原居民医保待遇,确保医保待遇有效衔接。鼓励平台企业和合作用工企业,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购买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所购买商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低于参加职工工伤保险人员的保障水平。国家法律法规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六是保障劳动者民主协商的权利。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水平。企业要制定修订平台进入退出、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不得以精算为基础进行超限施压,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管理要求,不得以阶梯式奖励激励措施无限度增加劳动强度,积极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或企业代表组织开展协商,充分听取劳动者代表的意见建议,将结果公示并告知劳动者。工会或者劳动者代表提出协商要求的,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或者企业代表组织应当积极与工会组织开展协商,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或者协议,推动制定行业劳动标准。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者申诉机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申诉得到及时回应和客观公正处理。

进一步优化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
一是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优化人力资源服务,结合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为新就业形态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为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元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以及相关政策咨询服务,及时发布职业薪酬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等,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便捷化的劳动保障、税收、市场监管等政策咨询服务,便利劳动者求职就业和企业招工用工。灵活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符合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条件且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积极动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新锐创客、创业新秀和创业达人选拔活动,培育一批新业态领域创业新秀、新锐创客,挖掘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大力组织开展快递、外卖等新就业形态领域创业创新比赛,搭建创业创新展示平台,释放创业创新活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二是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参保需求、参保方式,优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加强数据共享,在参保缴费、人员增减、基数申报、缴费核定、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按照国家和省市各项法律法规,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更好保障参保人员公平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三是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进一步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大力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培训提供便利。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培训工作,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加大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工作力度。落实国家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探索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鼓励企业为劳动者建立技能成长通道,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学习技能、提升技能,走技能成才之路,推动行业技能劳动者素质整体提升。
四是优化劳动者职称评审服务。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称评价体系,让更多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职称评价方式取得高中初级职称资格,参加工程、艺术等系列职称评价,取得相应专业职称资格。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称评价的倾斜支持,在学历要求倾斜上,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参加职称评审时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同等对待;在职业资格倾斜上,取得工程领域职业资格的,可对应相应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畅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称申报渠道,在我市工作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不受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均纳入职称申报评审范围,与其他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对取得职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应给予相应的津贴或补助,增强劳动者提升技术技能后的获得感。
五是优化城市建设综合服务。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推动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居住区、商业区设置临时休息场所,解决停车、充电、饮水、如厕等难题,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充分利用工会自有资源和社会资源,大力推进职工之家、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不断提升对新就业形态户外劳动者的服务水平。
六是优化文化教育供给服务。保障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在常住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推动公共文体设施向劳动者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相对集中区域,建设一批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发挥“全民阅读”读好书、好读书的引导作用,支持各单位加大职工书屋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职工书屋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引领阵地、素质提升平台、文化生活空间、综合服务场所的重要功能,提升劳动者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是稳定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工作协同,建立平台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信息采集和监测统计工作,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联合激励惩戒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拓宽工会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大力推行“行业覆盖、区域兜底”模式,通过推动网上入会、流动窗口入会等多种方式,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深入推进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积极与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或企业代表组织开展协商,订立行业集体合同或协议,推动制定行业劳动标准。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深入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和劳动用工“法律体检”活动,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督促企业合法用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督促企业贯彻落实《甘肃省厂务公开条例》,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情况。
三是加强劳动保障权益案件处理。各级法院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畅通裁审衔接,依法受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根据用工事实认定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依法依规及时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案件。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分类处理,提高调解仲裁办案质量和效率。探索在平台头部企业建立基层调解组织,深入推进“法院+工会”诉前调解机制,提供优质高效的纠纷化解服务。充分发挥工会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和法律服务志愿者作用,依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及时化解矛盾。
四是加大部门联合监管力度。各级交通、应急、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加强治理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强化女职工权益保护,严肃处理违法使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行为,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五是健全完善联合激励惩戒机制。按照《甘肃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要求,对平台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并与市场监管、交通、金融、税务等部门和工会组织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对平台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进一步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履行守法诚信义务。
六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向当地交通运输、邮政管理、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网络交易平台侵害网络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权益的,可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平台企业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劳动者可向属地劳动监察部门、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陇明公”平台)或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通过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对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或对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控告、申诉。各级各有关单位及时受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投诉举报事项,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581_165417360693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