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2442
  • Tax100会员 28065
查看: 146|回复: 0

【COP15宣传】云南故事?初心 无量山深处的坚守

9万

主题

9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7443
2021-10-30 03: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自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云南省党史学习教育扎实起步、有序展开、走深走实。新华网云南频道推出系列报道《云南故事· 初心》,深入展现云岭大地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在学习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

图为航拍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月28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云南无量山,近年来因为漫山遍野的冬樱花而闻名全国,被网友们誉为“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事实上,无量山的神奇与美丽绝不只冬樱花,这里划建有7583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伯乐树、长蕊木兰、西黑冠长臂猿、白腹针尾绿鸠等众多珍稀动植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漫山葱茏、勃勃生机的背后,是一群人长达数十年的坚守与付出。我们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无量山深处,探访扎根山林的基层党员,听他们述说践行初心使命、“不负青山”的故事。
32年守山护林,见证西黑冠长臂猿“重现”无量山
  有着25年党龄的罗开春,是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护林员,25岁那年接过父亲的班,担负起无量山栏杆箐片区的巡护工作。巡山护林、劝阻偷捕盗猎、科研监测……罗开春至今已守护无量山32个年头。
  时隔12年,回忆起发现西黑冠长臂猿的情景,罗开春仍难掩激动,“听见声音,我就跟着追,远远地望见一只棕黄色的,缩着身子蹲在树上。它一发现我,嗖嗖嗖马上就跑了!”
  西黑冠长臂猿被称为“丛林歌唱家”,鸣叫声清亮悠远。从小生长在无量山的罗开春,对这种声音十分熟悉,“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告诉我那是‘叫猴’。但大概2002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了。”

图为罗开春在巡山护林途中(9月26日摄)。新华网 李浩 摄
  西黑冠长臂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无量山、哀牢山一带,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通过罗开春的描述,专家告诉他,他发现的是一只雌性西黑冠长臂猿。
  此后几年里,罗开春观测到的西黑冠长臂猿数量不断增长,“2012年又发现一只黑色的,也就是雄性的,和之前发现的那只雌性的配成了对;2015年生了个小宝宝,2019年又生了一个……”到目前为止,罗开春长期监测的西黑冠长臂猿数量已达3群15只左右。
  不只西黑冠长臂猿,近年来巡山护林工作中,罗开春通过肉眼和红外相机,观测到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野生动物,毛冠鹿、黑熊、黄喉貂、中华鬣羚、黑颈长尾雉……它们的频频出现,是无量山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例证,而作为一名坚守大山32年的护林员,罗开春既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图为罗开春在进行野生动植物监测(9月25日摄)。新华网 李浩 摄
  上世纪80、90年代,当地不法分子滥砍滥伐、偷捕盗猎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罗开春一面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一面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最惊险的一次,罗开春循着枪声和狗叫声,追到了一群盗猎鬣羚的不法分子,对方是4个成年汉子,当时正在林间的一片空地上休息,身边还放着1杆猎枪。面对人多势众的盗猎者,罗开春灵机一动,“啪啪啪”按动相机快门,趁着几个人捂脸躲避的空档,迅速上前用脚踩住猎枪……周璇中,罗开春初步了解了几人的信息,一下山就赶紧报案。最终,通过罗开春提供的线索,公安机关迅速锁定目标,将几名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采访中罗开春告诉我们,他当时用的是胶片相机,其实里面根本就没有胶卷,“想想还是有点后怕!”
  为了守护无量山,罗开春不仅常年忍受一个人巡山的孤独和劳累,还得罪了不少人,其中还有几位亲戚。这样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为什么能够坚持32年?罗开春的回答朴实而动人,“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员的宗旨,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无量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护林员,我有责任守护好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
22年夜守候鸟迁徙通道,为鸟儿制作“身份证”
  深夜12点,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夜色苍茫、万籁俱寂,最北端的凤凰山上一座亮着灯的小楼前,袁玉川等来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凤凰山是我国西南境内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具有鸟类飞行范围广、数量大、时间长、种类多等特点,是鸟类环志和研究的理想场所。自1999年开始,每年秋冬季节,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护局都会到凤凰山鸟类环志站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袁玉川就是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

图为袁玉川在山林中记录鸟类(9月2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鸟类环志,是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统一制作、刻有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固定在鸟儿的跗跖上,然后原地放飞,以便在其它地点再次观测到。通过这种方式,来研究鸟类的迁徙路线、种群动态等。通俗点说,就是为鸟儿制作“身份证”。
  “晚上山里雾气大,我们在地上放一个灯,它们顺着光就飞过来了。”袁玉川的工作通常是在夜间进行,尽管环志站布设的是软网,但为了防止对鸟类造成伤害,袁玉川和同事们必须连续10几个小时轮流盯着办公室内的监控屏幕,一旦发现有鸟类上网,立刻就要把它们解开,并及时进行环志和放飞,整个过程仅五六分钟。

图为袁玉川将刻有编号的特殊金属环固定在鸟儿的跗跖上(9月27日摄)。新华网 赵普凡 摄
  “鸟儿是人类的朋友,环志工作是为了更好监测鸟类、保护鸟类。”让袁玉川高兴的是,当地的鸟儿越来越多了,“小时候很难见到的鸟,现在都很常见,这证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袁玉川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鸟类保护工作者,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保护好无量山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老一辈革命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励着我坚定信念、扎根深山,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林海波涛,鸟鸣清脆。无量山深处的坚守,仍在继续。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155_16355340089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