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海南营商资讯
图片来源:Pexels
12月23日 | 今年前11个月海南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4亿元 完成率达98%
截止到11月底,海南省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664亿元,完成率达98%。累计开工项目19个,开工率95%,累计竣工项目为12个。至上述时间节点,部分重点项目完成率分别为:美兰机场二期91%、核电二期78%、多用途小型堆示范94%、华盛2×26万吨聚碳酸酯88%、博鳌研究型医院82%、大唐燃气电厂83%、100万吨乙烯77%、迈湾水利枢纽93%、天角潭水利枢纽81%,此外,海口市五源河文体中心项目的年度投资完成率也达94%。
新闻来源:海南自贸岛
12月23日 | 海南“冬交会”农产品订单总额达678.45亿元
2020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闭幕,期间签订农产品订单总额678.45亿元人民币,签订农业投资项目79个,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14个。
12月24日 | 省政府:截止到11月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3.2%
海南省新增市场主体28万余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3.2%,其中企业新增数实现翻一番。十二个重点产业新增企业5.2万余户,与去年同期新增数相比增长81.57%。其中,互联网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医药产业表现最为突出,新增数为28184户、808户、52户,与去年同期新增数相比分别增长211.22%、372.51%、205.88%。截至11月底,十二个重点产业共有企业约17.67万户。截至11月30日,全省市场主体达115.6万户。其中,企业近42.7万户,个体户近73万户。
12月24日 | 省政府:首次设立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
海南省首次设立的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项目在海口签约立项,共39个专项项目,其中有6名外籍院士担任项目主持,项目瞄准“陆海空”“三棵树”“智慧海南”“生态环保”等领域,涉及热带农业与种业创新、海洋科技、生态环保、生命与健康、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内容。截至2020年底,海南建有院士创新平台5批共145家,柔性引进院士百余名,院士团队成员近500名。
12月24日 | 海南立项支持海洋、热带农业、航天等领域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2020年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启动会在海口举行,海南立项支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9个,总投资2.5699亿元(人民币),支持解决影响海南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公共技术攻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020年立项项目重点部署了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南繁育种、深海载人潜水器、智能电网、区块链关键技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肿瘤防治、传染病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立项“载人潜水器部件技术升级与作业能力提升”、“热带耐盐水稻新品种培育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南省重大传染病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重要项目。
新闻来源:海南自贸岛
12月24日 | 省政府:政策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
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签署《共同加快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就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工作进行会商,加快推动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
协议成果如下:
● 部省联合制定境外高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实施办法,推动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
● 支持国内现有优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拓展示范办学。
● 支持海南建设国际化特色的基础教育学校,承接中国学生留学的教育消费回流。
● 支持海南省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按有关规定与境外教育考试机构合作举办非学历教育考试。
● 借鉴援疆、援藏机制,教育部安排部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对口帮扶海南各市县基础教育和各高校。
● 支持海南以“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为基础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 加快探索建立新型资历框架体系,推动海南建设学分综合转换、学习成果互认互通的终身学习体系。
● 部省联合共建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 部省共同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在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产业园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12月25日 | 省政府: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提请审议
日前,《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草案)》正在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昨天(12月24日)进入到分组讨论阶段。草案分为八章,共五十四条,涉及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财政税收制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
新政发布
我国拟设立海南自贸港知识产权法案
12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关于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周强提出,设立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从目前海南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业务基础、审判人才基础和案件数量来看,设立自贸港知产法院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案件管辖
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拟专门管辖海南省内应由中级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实行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
具体包括:跨区域管辖发生在海南省的有关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海南省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之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不服海南省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
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由海
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监督
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属专门法院,其审级与中级法院相同。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的监督,依法定程序设立后,自贸港知产法院对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最高人民法院和海南高院的业务指导和审判监督,接受同级检察机关法律监督。
法官任免
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院长由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提请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由知产法院院长提请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三合一”模式
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纳入海南自贸港知产法院管辖范围,实行“三合一”模式,与其他知产法院只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的管辖模式有一定区别,是出于何种考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作说明时解释,实行“三合一”模式有利于实现三种不同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缓解不同判决的冲突,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的整体效能。
海南出台新办法为创业者保驾护航
《海南省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印发,共提出三十四条措施,对重点群体和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范围、进入门槛、展期要求、利率和利息分担、申请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创新,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放宽小微企业贴息条件 提高贴息贷款额度
在现行国家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的条件,将创业担保贴息个人贷款额度提高到最高不超过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2.降低个人贴息贷款利率上限
允许在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适当调整,但最高不超过LPR+250BP,具体贷款利率由经办银行根据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等与借款人和借款企业协商确定。
3.加大地方财力支持
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给予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省级和市县三级财政按5:3:2比例分担;超出中央财政规定部分的贷款贴息,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原6:4比例共同承担。
4.完善担保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担保基金交给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运营管理,探索通过信用方式发放创业贷款,逐步减少、取消反担保。
5.建立银行与政府间合理的代偿风险分担机制和贷款奖励机制
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担保基金交给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运营管理,探索通过信用方式发放创业贷款,逐步减少、取消反担保。
本周主要金融数据
本周汇率
本周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汇率如下:

近一周走势
近一周走势
近一周走势
近一周走势
数据来源:极简汇率

我们致力于为中国企业于全球及海南岛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企业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走进“自贸港”,应对复杂多变的海外营商环境,做中国企业护卫舰。我们以线上信息平台+线下运营支持的方式提供全面的企业服务。服务地域包括:海南,港澳台,东南亚,北美,欧洲,以及开曼和英属维尔京等离岸地。
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沟通
出海服务顾问- 付欣
电话:0755-2665 7263
邮箱:esd-overseas@51shebao.com

联系我们
微信扫码沟通
出海服务顾问- 李寿坤
电话:0755-2665 7263
邮箱:esd-overseas@51sheb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