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人数
1946
Tax100会员
33475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注册
登录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税百:专业税务资讯
国际税收讲解
各种证件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x
搜索
Tax100 税百
»
论坛
›
全网热点文章
›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
山西
›
【荐读】“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12366甬税有声|实际结算金额与签订合同所载金额不一致的情况下
哪些渠道可以办理2023个税年度汇算?需要提交哪些资料?一篇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
《黑神话:悟空》何以“出道”即“神话”:税惠政策助大圣们取得
领证过年!这3项证书正在发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全网最全】31个省市!残保金政策汇编及申
全网最全|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汇总
2021年个税汇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税务总局
【全网最全】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2022
查看:
380
|
回复:
0
【荐读】“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复制链接]
山西政策君
山西政策君
当前离线
积分
29402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税界元老
税界元老, 积分 29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486 积分
税界元老, 积分 29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9486 积分
积分
29402
发消息
2020-8-26 04: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省税务局公众号精选文章
公众号名称:
忻州税务
标题:
【荐读】“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M5MjU2Mw==&mid=2247503599&idx=5&sn=a2018d8e8b0265b737ff80f3b348ac12&chksm=e86363b3df14eaa52c1cd739ef482e6d7d8fad478fb07d4aa8c464302693e6ba7191791020d5#r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08-25
二维码:
-
“七夕”(阴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古往今来寄托了中国人民许多美好的愿望。
观天象到命名“织女牵牛星”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所认识。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个人要到异地进行考察,相当困难。
但每个人都头顶着一个青天,面对日月星辰的无限变化,在长期反复的观察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气候学、地理学知识。
于是古人开始给天空的星星命名,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织女”、“牵牛”二词见诸文字,最早出现于《诗经》中的《大东》篇: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中的“织女”出现在“牵牛”之前,明显是天上两个星星的名称。
在我国古代星官体系中,牛宿星官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这头“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则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
古人还观察到,每年七月夜间的星辰在天空最为明亮,牵牛、织女二星相距又较近,且以织女星最亮。上述星星的构图想象和命名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以农耕为主的视角特征。
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对应地上地域分野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
“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文献记载了牛郎织女星区对应岭南地域分野。
牵牛星、织女星变成夫妻和“七夕”的出现
牵牛星、织女星的拟人化的命名,一开始就寄托了中国古人“男耕女织”的朴素理想。
后来这两颗星在古人想象中逐步演变成了一对夫妻,也是情理中之事。
《史记》载:“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 《后汉书·天文志》载:“织女,天子真女。” 《焦林大斗记》载:“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故人们(观星象者)对她的关注胜过牵牛。
在东汉时,牛郎织女星在人们的描述中变成了正式的夫妻(参见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七夕和乌鹊搭桥的传说也开始出现。应劭《风俗通》逸文称: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文字记载,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萧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可见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到此时为止,织女的重要性都摆在牛郎之前。
乞巧民俗流传至今
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传说关系密切;但她在民间流传中逐步形成的民俗文化意义,最初则更多在于年轻女性的乞巧祈福。所以,七夕又称乞巧节。
这与上述织女的重要性都摆在牛郎之前的传统观念,是并行不悖的。
在每年阴历七月七日的夜晚,当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人间的女孩们则对着天空的朗星明月,摆上时令瓜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当然她们也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但这在封建社会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
到北宋诗人柳永的《二郎神·炎光谢》则写道:“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虽然乞巧中保留了对爱情婚姻的隐约期许,但整个气氛是轻松愉悦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的祝愿,当时并未变成“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元朝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更以词的形式重现了杜牧诗的意境:“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乞巧的民间习俗一直保存到现代,代代不绝而又演变出各个地域的不同特色。
乞巧节作为七夕的意藴,是不能忘记的!
夫妻爱情渐居文人主流意藴
当然,七夕作为乞巧节的意藴是多方面的!在文人诗词中,夫妻爱情意藴往往居主流地位。最早也最有名的当数东汉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明显写的是妇女(河汉女)对离家外出的夫君(牵牛星)的思念!
唐朝孟浩然的《他乡·七夕》,写的则是七夕时夫君对妻子的思念!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宋朝诗人秦观被贬官郴州时,想念妻子,以一曲《鹊桥仙·纤云弄巧》,把这种意境推向了极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南宋李清照也写了一首以七夕为题的词《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直到此时,七夕还大多是与正式夫妻挂钩。
“情人”的出现与冯梦龙的梳理
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为特征的婚姻制度,压制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的愿望。
到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封建婚姻制度受到强烈冲击,物欲横流也在发展。
出身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地区的文学家冯梦龙,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大胆提出以有无真情作为男女确定婚姻关系的标准。
他在《情史》中说:长期以来,传统社会对青年男女(尤其是女子), “临之以父母,诳之以媒妁,敌之以门户,扬之以礼法,婚之以贤不屑”,致使“女子”“盲从听之”,“随风为沾泥之絮”,造成无数悲剧。这是极不合理的!他主张:“男女相悦为婚,此良法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冯梦龙在《情史》中收集记录了六七个有关七夕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在点评中作了梳理,其核心观念是肯定非法定婚姻关系的男女相恋(即谓“情人”)要以真情为基础,对男女淫乱关系则予以贬斥!
如“织女婺女须女星”,写的是唐朝时一个罢职御史的儿子和两个外甥顽驽不学,被关在深山僻处读书,仍不思悔改。突有一夫人送来三个美女(自称系“织女婺女须女星”三星下凡)与他们婚配,并用神法使他们变聪明;但因彼此并无感情基础,最后以真相被戳穿结束。冯梦龙批注道:“三女星降世是矣。夫人岂三星之母,小儿岂三星之弟耶?夫人是何名号,夫人之偶又是何人?能令宣尼、尚父伛偻奉命,真可怪也?况人间择配,尚必才望相当。三子福分既浅,又蠢然无学,三星何取而降之?疑小说家有托而云尔”。
不予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冯梦龙认为他们之间的非法定婚姻关系缺乏真情为基础。
还有一个故事,时代不明,男主人公“太原郭翰”独居,一夜,月明风清,有美女从天而降,对郭翰说:“吾天上织女也,久无主对。而嘉期阻旷,幽态盈怀,上帝赐命而游人间。仰慕清风,愿托神契。”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自后夜夜偕来。当情好转切后,翰戏之曰:“牛郎何在?那敢独行!”对曰:“阴阳变化,关渠何事。且河汉隔绝,不足为虑。” 后将七夕,忽不复来。经数月,方至,翰问曰:“相见乐乎?”笑而对曰:“天上那比人间,正以感运当尔,非有他故也,君无相忘”。一年后,美女说:“帝命有程,便当永诀。”又过一年,美女给郭翰寄来一首诗:“河汉虽云阔,三秋尚有期。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这是我看到的最早出现在诗中的情人字眼,也确实表达了非法定婚姻关系的男女相恋为“情人”的本质含义。但冯梦龙依然认为他们之间的情人关系缺乏真情为基础,且不能容忍他们对牛郎织女恩爱情人关系的亵渎。于是批注道:牛、女,皆星也。女若有情,牛亦不减。安得云“阴阳变化,关渠何事”,又安得云“感运当尔,非有他故”耶?天帝以惰织之故,隔绝牛郎,而他会反纵之耶?此必无之事也。
新中国牛郎织女故事的集大成说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一个以民间传说为蓝本的新故事: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而牛郎是一个孤儿,他勤劳但贫穷,与老牛相依为伴。一次,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私自下凡,两人就结成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此事被王母知道,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痛哭相望。农历七月七日夜晚,喜鹊主动给牛郎织女搭桥。人们每当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都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
该故事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主流民意,从此成为七夕节意藴的代表性解析。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帖子
•
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业“做加法”支持碳减排
•
六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百余项改革举措利企便民
•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坚持把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作为重中之重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的政策解读
•
国常会审议通过“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安徽
甘肃
辽宁
四川
官方链接
中国人大网
中国政府网
发改委
国家税务总局
北京市税务局
天津市税务局
河北省税务局
山西省税务局
内蒙古税务局
辽宁省税务局
吉林省税务局
黑龙江税务局
上海市税务局
江苏省税务局
浙江省税务局
安徽省税务局
福建省税务局
山东省税务局
江西省税务局
河南省税务局
湖北省税务局
湖南省税务局
广东省税务局
广西税务总局
海南省税务局
重庆市税务局
四川省税务局
贵州省税务局
云南省税务局
西藏税务总局
甘肃省税务局
陕西省税务局
青海省税务局
宁夏税务总局
新疆税务总局
大连市税务局
宁波市税务局
厦门市税务局
青岛市税务局
深圳市税务局
友情链接
51社保
信用卡申请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1479971814@qq.com
)
了解
Tax100
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