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断点 打通链条 税收数据助力湖北企业复工
除了资金问题以外,复工以后,很多湖北企业发现,供应商和销售客户等合作伙伴,要么受到疫情的影响,出现了减产或者是滞销;要么已经在湖北省停工的这段时间里找到了其他的合作伙伴。产品销售和原材料供应成了很多湖北企业复工的新难题。
前一段时间,湖北宜昌这家玻璃生产企业,因为下游的客户企业大面积停工,玻璃没了销路,而不得不降低产量。滞销的玻璃也只能堆放在临时租用的仓库里,但企业也不能停工,因为停工的损失更大。
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金奎:重启生产线至少需要8000万元以上的资金,这个指的是每一条(生产)线,那么我们是有5条线,同样的(重启生产线)时间要长达半年以上。
当地税务部门通过增值税发票数据分析,找出了3家外省的下游企业,并组织上下游对接,9200万元的滞销玻璃重新销售了出去,这家企业也逐步恢复了产能。
在全国各地,税务部门对当地与湖北来往密切的企业都进行了数据分析,间接地帮助湖北企业复工。
浙江宁波某仪表生产企业负责人 戎凯波:仅社保费减免一项就超过了8万元,税务部门帮助我们及时补上了资金链缺口,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武汉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原材料。
除了线下对接,一款帮助企业线上对接的手机应用也已上线。就像网购一样,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关键词查询供应商企业,还可以设置筛选条件,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发这款应用的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负责人表示,这个平台的数据不到一个月,已经覆盖了广东湖北两省的企业。
广东省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局长 赖竹华:我们通过平台减少中间环节,让供需双方能够通过平台,端对端隔空对话。同时,我们还将提高企业的自主选择度,提供更多的筛选条件,使产销对接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215家重庆企业“牵手”湖北供应商
4月23日,一批药品从湖北运抵重庆市万和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药房)入库,将在全市600多家连锁店投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带来第二波防疫物资需求高潮,多种抗病毒类药品销量激增,万和药房的多种药品库存告急。而制药大省湖北3月25日刚刚按下“重启键”,原有的几家供货商都还无法充足供应,采购数量受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第二税务所管理员李春对口服务万和药房,通过企业线上填写反馈的《重点企业采购需求统计表》,了解到包括安罗替尼在内的3大类12种药品的采购需求,通过重庆市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运用税收大数据平台和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进行关键词检索,筛选了纳税信用良好的16户医药企业,在征得供应商企业同意后,将供应商名单及联系方式交给了万和药房。“经过沟通,其中12家成了我们的供应商。”万和药房财务总监苏剑慧说。
图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人员上门了解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情况以及复工复产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林松 摄
重庆市税务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副局长程勇表示:“税收大数据能及时、真实反映企业的复产复销情况,能高效对接上下游企业需求,帮助企业突破材料紧缺等复产瓶颈,打通产业链。”
截至4月24日,万和药房向湖北医药企业采购药品86万元,在原有湖北合作采购单位15家的基础上,新增采购单位12家,其中9家已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苏剑慧表示:“有了税收大数据这个桥梁,我们的供应很有保障。销售额上去了,我们对大部分湖北供应商采用预付款方式采购,先支付货款后取货,让湖北企业的资金周转少点困难,为他们加速复工达产出一份力。”
据统计,截至4月20日,重庆税务系统通过官微、二维码等各种渠道主动征集企业需求,运用税收大数据为1003户企业提供了供应商名单;发票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通过供应商名单,18户重庆企业与市内企业达成交易8072.8万元,215户重庆企业与湖北企业达成交易315笔累计金额9758.17万元。
税收大数据搭桥 粤鄂企业“加速跑”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除了一线防控者在冲锋陷阵,医药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提前复工复产,加班加点生产口罩、药品等。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员。
受疫情影响,润都制药面临上流企业停工、交通物流不畅的问题,一边是巨大的原料需求,一边是新增的产品订单,让该公司处于两难的境地。“我们有两款产品被列入抗疫药品目录,分别是用于抗菌的阿奇霉素,以及用于解热镇痛的布洛芬。原材料供应商迟迟不能复工,我们临时找的上游又无法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公司财务总监石深华说。
图为珠海市税务部门派出的战疫服务队为企业寻找上游供应商。
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金湾区税务局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启动“一企一事一策”机制,派出战“疫”服务队辅导企业使用“广东税务产业链智联平台”,尝试寻找上游供应商。
通过供需匹配,润都制药很快就联系上了湖北百科格莱制药业有限公司。“我们通过平台和对方公司取得联系,得知他们已经全面恢复生产,货源也充足,恰好可以满足我们的原料需求。”石深华表示,“这次疫情,湖北人民为全国牺牲了太多,如果能够支持湖北尽快复苏,我们求之不得!”
目前,双方就布洛芬原材料的采购已达成一致,润都制药的复产率已经达到100%,日产能提升到70万粒,不仅有效解决了润都制药的“无米之炊”,还能助力百科格莱制药的复工复产。
据了解,“广东税务产业链智联平台”自4月上线运行以来,在推动产业链重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湖北的全面解封,粤鄂两地税务机关迅速达成共识,推出了湖北版智联平台,搭建起两地联通的桥梁,帮助湖北早日实现全面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