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1102
  • Tax100会员 27953
查看: 468|回复: 0

[任泽平] 【2021年05月22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任泽平博士在中国保险资产协会会议上的演讲

2581

主题

2581

帖子

504

积分

三级税友

Rank: 4

积分
504
2021-7-27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选公众号文章
公众号名称: 泽平宏观
标题: 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任泽平博士在中国保险资产协会会议上的演讲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5-22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3NzYwMzU1MQ==&mid=2247512440&idx=1&sn=aa78678f109685d8cc1f909c182f12a6&chksm=cf228ec8f85507def9256cfe0ca86ace766b617dbc4c9933679d31412b38f31a48c2d3258dec#rd
备注: -
公众号二维码: -

2021年5月11日,“问道十四五 共绘新蓝图”保险资管业协会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出席会议,并围绕“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做主题分享。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根据演讲内容整理会议观点。
“十四五规划”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民政部做出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示。2021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关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问题获得了空前关注。
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人口形势的三个主要特点。
老龄化加速到来
目前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到来,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即将退出劳动力市场,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5月11日上午公布的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20年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人口提升了4.6个百分点,也意味着15岁到59岁的劳动力人口大幅度下降,下降了大约7个百分点,0到14岁的少儿人口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年均GDP增速为9.5%,依靠的是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中国的婴儿潮是1962年到1976年,这批人决定着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很多特点。但1962年出生的今年是59岁,明年是60岁,原来享受了多大一笔婴儿潮的红利,后面将会承受多大的老龄化的负担。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这批人将在“十四五”时期加速退出劳动力市场,迈入所谓的老龄化人口。
大家知道中国人口政策波动比较大,也就意味着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我们研究了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人口报告,发现短期无法改变这种趋势,并且可预测性非常强。
按照达到老龄化的速度可以发现,法国用了126年,英国用了46年,德国用了40年,日本用了24年,中国从7%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用了21年,我们的老龄化速度非常之快,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就会达到。十年前没有人讨论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但到了今天是各个公共政策部门、所有机构、企业用工,包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从人口结构金字塔数据可以看到,我们九十年代包括2000年初人口结构都是非常好的,到了2030年和2050年压力就明显增加。
2019年,中国65岁人口占比达到12.6%,美日韩老龄人口达到这个水平的人均GDP都在2.4万美元,我们刚刚超过1万美元。再从老龄化水平的国际比较来看,2020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在全球排名第61位,高于中等偏上收入经济2.2个百分点。
少子化的新趋势
刚才讲的是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再来看少子化的问题。放开单独二胎和全面放开二胎以后,效果都大幅度低于预期。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2017、2018年分别降至1723万、1523万,2019年再下降至1465万。除1960-196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外,2018、2019年出生人口创1949年以来新低。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新生儿登记数仅1003.5万,较2019年大幅下降约15%,北京下降了24%,平均而言地方公布的数据大概下降了20%左右,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少子化的特点。
为什么会出现少子化的这样重要的新形势?我觉得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主力育龄妇女年龄越来越大,数量大幅减少。中国婴儿潮的人口是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主力育龄妇女现在每年是以三百万左右的速度减少。
其次生得起养不起的问题,随着房价和各种成本上升,通胀压力也很大,各种原材料价格都创出十年新高,如何通过公共政策、社会保障降低年轻人的抚养成本,是很重要的社会关怀,也是提升生育意愿的重要措施。
还有,年轻一代婚都不想结了,还生什么孩子?大量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借鉴日本的研究经验,把人口分为不同的世代,五零后和六零后是传统的一代,七零后和八零后是转型的一代,到了九零后和零零后出生的年代物质已经极大丰裕,没有贫穷的记忆,也没有传统观念的束缚,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非常追求自我,因此这一代人的消费观念、理财观念、生活观念,包括婚姻观、家庭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进行对比的话就会发现,今天这一批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八零年代的日本很接近。那个时候是漫画、低欲望社会等,所以当时日本也是处于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的时期。
最近几年很明显,我国的结婚率在持续大幅下降,离婚率在持续大幅上升。比如粗离婚率从0.5‰攀升至3.4‰。再就是晚婚现象,25岁到39岁的人口接替了20岁到24岁人群,成为新的结婚主力军。这里既有观念的原因,可能也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很大关系。按照区域来看就会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结婚率下滑得越明显,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年轻的一代个人包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人口流动大的地区离婚率也相对比较高,这里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因为分居。
根据我们的预测,虽然公布的数据是2020年相对2010年中国人口还是在缓慢地增长,但中国人口将会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如果不做政策调整,中国人口总量在2050年左右将会急剧萎缩,到了2100年中国人口可能会降到八亿左右,届时中国人口占全球的比例将从当前的19%降到7%。
人口结构恶化影响经济潜在增长力
这些年来我呼吁放开生育、放开三胎,建立生育支撑体系,我认为大家应该比较严肃、认真地看待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如此严重的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的现象和挑战,政策推动仍然不低于预期?我想介绍一下反对派的观点,为什么有人反对放开生育?有这样几个原因:1、目前仍然有一批人担心如果全面放开生育,好不容易把人口控制在十四亿以内,中国可能会出现人口再次的大爆炸,尤其是局部农村地区人口会失控。2、过去我们有一段时间承受了人口过多的相关负担,因为中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资源少。3、反对派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减少不是好事吗?随着中国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未来老龄化、少子化的现象是一个规律,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我的看法是,发达国家老龄化、少子化是规律性的,但发达国家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中国到现在还在实行,起码没有全面放开三胎的政策,没有把生育权回归家庭,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口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口结构在大幅度恶化,而且不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也有生育政策的约束,包括养老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相比我们应该做的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预测,因为技术承载力会发生变化,假如我们允许中国人口从十四亿掉到七亿,那样中国人口结构会是什么情况?肯定不是三分之一以上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而是一半以上。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老龄化、少子化的加速到来,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力肯定会减少。未来中国新的增长率可能是5%,潜在的增长率是下降的,因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就是资源、劳动和技术,短期的经济增长就是消费、制造和出口。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的加速到来,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储蓄率会下降,投资率会下降,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会加重,政府债务和社保压力会上升。欧美为什么政府债务高企?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跟政府债务有关,日本的政府债务非常高,为什么?跟老龄化有关,大量的社保只能通过政府支出弥补缺口,所以一定会带来政府债务大幅度上升,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包括未来韩国和中国,政府债务都会大幅度上升。当然这样也会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银发经济、医疗医药肯定都是好行业。
政策建议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有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方面,要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让生育权回归家庭自主,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根据我们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有五方面的具体措施短期能够见效。
实施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和经济补贴政策,因为抚养子女是有成本的,实行个税的抵扣,三胎四胎不是歧视的问题,而是要进行抵扣。
加大抚育服务的供给,大力提升零到三岁的入托率,这对女性重返就业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
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利的保障,比如现在很多招工会问女性结婚了吗、有男朋友吗、生孩子了吗、一胎还是二胎?其实按照发达国家这就是就业歧视,这是不对的也是违法的,显然现在我们相关的立法对女性就业权利的保障还不够。
社会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均等权利,因为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有落户、上学等平等的权利,未来会出现大量的单身家庭,所以社会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包容,更重要的是政策上不能歧视。
加大教育医疗的投入,降低抚养的直接成本。
另一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的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立老年友好型社会。
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
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本文转载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公众号





314_1627350977742.jpg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