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x100 税百

  • 在线人数 889
  • Tax100会员 27939
查看: 746|回复: 0

共享单车、充电宝纷纷涨价,共享经济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225

主题

263

帖子

1048

积分

专家团队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048
2021-3-31 1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用不起的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不约而同地又涨价了!商圈和医院等特殊场景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高达10元。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99元,都赶上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各不相同,但相比最初刚投放市场时,价格翻了2至3倍。

    记得共享充电宝刚刚出现的时候,一小时也就一块钱左右,而且当时优惠力度巨大。

    有人分析,经过这么多年的争夺市场,烧钱补贴抢占用户,共享充电宝领域已经接近饱和,目前存在市场上的就是“三电一兽”,即: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充电,市场被四大巨头所瓜分。

    早在2019年,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就相继宣布实现盈亏平衡或开始赢利,为何租用价格越来越贵呢?

    目前共享充电宝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属于"刚需",这让运营商有了议价权,之前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要靠涨价来回本。

u=108286500,935103423&fm=26&gp=0.jpg

骑不起的自行车

    不只是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也是如此。

    据了解,美团、哈啰等共享单车的收费,和最初相比都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上海,哈啰单车目前的价格是前15分钟收费1.5元,此后每15分钟收费1元。

    哈啰单车也同样回应称,近期单车的价格“没有涨”。对方称,实际上骑车超过15分钟起步时长的用户并不多,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使用月卡,每次骑行前两小时是免费的,因此价格变化对这类用户来说影响很小。据悉,2019年起,哈啰单车曾上调过国内各地共享单车价格。

    涨价并不是近期“一下子”出现的。但如果和行业早期相比,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价格的趋势是一路上涨的。

    目前以上海为例,美团单车的价格是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0.5元,相当于1小时收费3元;哈啰单车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1元,相当于1小时4.5元。而在早期,共享单车基本价格是半小时1元。

    共享单车大家都很了解,早期共享单车刚刚出现的时候,百花齐放,ofo,摩拜,酷骑单车,等等品牌纷纷出现,占领了市场。大量烧钱投放共享单车占领市场,直到ofo宣布破产,摩拜被美团收购,酷骑单车破产,最后只剩下美团单车和哈罗单车两家巨头,两家共享单车品牌的背后都是有资本支持,美团单车背后有美团和腾讯支持,哈罗单车的背后有阿里支持。

    结束了前期的烧钱战争,最后二人争霸,经过了前期的大量投资,资本也要回笼资金,收割韭菜。所以只能提高共享单车的收费价格,以此来弥补前期烧钱投入的资金,资本是不可能做赔钱的买卖。

    最后受苦的只有广大的韭菜,前期共享单车商家争夺市场的时候,大力补贴,让广大群众享受了不少优惠,最后两大巨头打败了其他小喽啰,群众也就没得选择,不是美团就是哈喽。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6-daa1f20cf31544dd88b45682.jpeg


共享单车的发展
   
    根据共享单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泛滥阶段、洗牌阶段。

    (一)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正是ofo和摩拜两家共享单车诞生的时期。这个时期其他品牌的单车还没有出现,这个阶段也是共享单车发展方向最模糊的时期,因为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发展而诞生的新事物,暂时还没有前车之鉴可寻。此时的ofo和摩拜都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在这一时期,ofo单车的创始人戴威经过四处奔走,终于完成了900万的A轮融资,使ofo单车起死回生,成就了ofo在当时共享单车领域的霸主地位。

    摩拜在那时也在完成自己首款单车的研发工作,开始在上海投入运营后,紧接着也完成了A轮融资。

    2015年10月13日,摩拜单车已经确认完成最新一轮融资,BAT序列公司腾讯赫然在列。据悉,此轮融资的投资方还有高瓴、华平、红杉、启明创投、贝塔斯曼以及摩拜单车早期投资方。此外,还有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

    (二)成长阶段
   
    成长阶段主要是ofo与摩拜两家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都在不断进行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在这一阶段也逐渐涌现出了第二梯队的共享单车如: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町町单车等。

    继ofo和摩拜单车相继宣布获得C轮融资后,“小鸣单车”当时也已完成1亿元A轮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上市运动自行车企业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领投,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

    随后小蓝单车也宣布,公司已于今年1月获得4亿元A轮融资,由黑洞资本领投、智能星通跟投,当时估值达10亿元。

     (三)泛滥阶段
   
    泛滥阶段就是共享单车普遍泛滥的时期。

    市场出现了大量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一时间多种资本一起注入共享单车领域,表现出的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在各个单车分别完成了多轮融资之后,单车投放量也都在不断加大,开始出现单车扎堆,影响交通,管理混乱的现象。

    深圳市交委召集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市公安交警局、市法制办、市金融办、市市场监管委、各区政府等单位以及深圳全体共享单车企业召开全市规范管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工作部署会。

    上海市交通委也在当时对各共享单车企业发布的告知书,明确要求:在上海暂停新增投放车辆,违者纳入企业征信档案。上海可供停放的单车数量在60万左右,而从各个单车企业上报的数据来看,在上海投放的单车数量突破150万台,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洗牌阶段

    洗牌阶段就是共享单车爆发期过后市场重组秩序的时期。个人认为共享单车进入洗牌阶段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两点:

    (1)由于共享单车经历过爆发期后开始变得的泛滥成灾,影响交通,各地部门都开始对单车的投放开始限制,管理也开始更加严格,维护成本也在急剧上升。

    (2)共享单车至今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旦投资人不再注入资金,这些规模较小的共享单车企业很有可能很快被市场淘汰。

    据媒体报道在2017年的5月,在正式运营仅仅 5 个月后,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正式结束旗下 " 悟空单车 " 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声明还指出,6 月初,悟空方面已成立善后工作小组,在与投资人进行充分沟通后,全额退还一切投资款;对市场上留存的单车,已派出工作人员进行回收,基本回收完毕。这是共享单车方面第一家公司宣布退出。

    此后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公司宣布推出共享单车市场。最后只剩下ofo和摩拜两大巨头。

    而在后来大家也知道ofo公司总部人去楼空,押金迟迟不能退还。摩拜单车也被美团收购。

    再后来市场上只剩下哈罗单车和美团单车两大巨头,虽然偶尔也小的共享单车品牌展露头脚,不过在阿里和腾讯重压下也不堪重负。

u=2442996032,1214283658&fm=26&gp=0.jpg

共享充电宝的发展

    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全新细分行业。

    2014年8月,来电科技成立 ,随后,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入局者。

    2017年以来,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也被资本推上风口。而除了融资大战之外,专利大战早在2016年就已爆发 。

    2016年7月22日,来电科技以侵犯其3件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将云充吧告上法庭。

    2016年10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来电科技胜诉,要求云充吧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侵犯来电科技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来电科技人民币60万元。云充吧不服判决并随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实际上继云充吧后,来电科技后来又相继起诉街电、友电等侵权。其中街电科技因聚美优品的3亿元投资、陈欧亲自出任董事长而被广泛关注。

    2017年5月,聚美优品CEO陈欧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资本在抢时间,其布局在未来最晚不会超过5个 。

    2017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二审判决,驳回了云充吧的上诉,并维持原判。这场长达一年的专利纠纷告一段落 。

    2017年7月27日,智能共享充电公司怪兽充电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清流资本、蓝弛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

    2017年10月11日,共享充电宝首现出局者, 乐电官方微信宣布停止运营 ,回收所有共享设备。

    截至2017年10月11日,该公司已回收所有充电宝设备,并提醒用户将未提现的押金提现,提现后余额会在1至2个工作日退回。该公司的客服电话一直处于占线或者无人接听的状态。

    乐电于2017年3月份上线,在杭州铺设了近200台设备,覆盖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场所。乐电与街电的类型相似,均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

    随着共享概念横扫各个行业,在资本推动下,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开始跑马圈地,出现数家运营企业。最疯狂的时候,曾经40天有12亿资本入局。但近期有公司曝出裁员、资金紧张等消息,业界在关注这个新生态将如何演进 。

    共享充电宝行业能够走到现在,并形成“三电一兽”+美团的市场格局,令人意外,毕竟这个行业曾被称作是跟风并滥用共享概念。

    但2021年伊始,“三电一兽”中的怪兽充电计划今年上半年赴美上市的消息着实让大家又意外了一把。

Unknown.jpeg

共享经济的延伸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的新领域,还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创新机会。付费共享:例如房间共享,汽车共享、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免费共享:共享打印机、共享纸巾、共享体重秤,听说最近又出现了个非常火的水酷云享共享水机。

    前年,由于共享单车的井喷,各种共享设备层出不穷,其中很多设备与照片打印机功能类似,纯粹引流与吸粉。所以,那些被漂亮数据悉心包装的线下共享设备,到底能不能弓|流吸粉呢?

    目前,小本创业者能接触到,可操作的共享经济项目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能直接产生现金流的共享经济项目:如共享按摩椅、共享KTV等(支付宝、微信支付后受服务)。

    第二种是吸粉为主的共享体重秤、公益水机(水酷云享共享水机龙头为代表)、共享纸巾(ZHO为代表)、WIFI等 (扫码免费称一次体重或拿一包/截纸巾) 。

    第三种是行业解决方案共享经济项目:例如共享门禁系统(大部分人不知道,后面说)。前年年底到去年上半年,是供享按摩椅的爆发期,全世界都在铺椅子。共享按摩椅盈利模式很简单,一是直接卖椅子挣差价,二是收服务费提成。招商说辞非常诱人,例如“你去找一个人均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人流量大的室内环境, 以千XX元的价格拿一 台按摩椅,摆进去,这台椅子每天收入约50元,分给平台15%,场所15%,你每天净赚35元,每月赚1000元,椅子3个月回本,以后这把椅子等于给你打工的机器人,每月帮你赚1000元。铺100把椅子,投30万, 3个月以后每月躺赚10万。

    再说说目前比较火的共享体重秤、共享纸巾、共享水机。

    尽管大家已经在线下很多地方见过共享体重秤,但据我朋友反映:共享体重秤目前仍是蓝海市场。真正有稳定变现能力,进来大展拳脚的商家并不多。

    一个重要证据是,现在体重秤的出厂成本价几乎与按摩椅不相上下,出厂价高达800-1500元(与起订量有关), 零售2000-3000元。当时我也觉得挺扯蛋,但是一圈供应商谈下来, 基本就是这么个情况。出厂价高的原因,是做的人少。那么,为什么药店门口收费1元称体重都能生存,大家基本都有称重需求,但是“共享体重秤”的铺设进度不如预期呢?

    从开始的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xxxx,共享经济越来越火爆。

u=2454744029,939542606&fm=26&gp=0.jpg


看上去很赚钱
   
    共享经济在几年前爆发后,热度已然退去。

    共享单车在热度最高的时期,曾经在2016年涌现了20多家项目,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一时之间,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风靡一时。但随着2018年ofo爆雷、摩拜被收购,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时代宣告结束。

    哈啰单车成为共享单车“彩虹大战”的幸存者。共享单车市场也发生了改变。单车作为用户“最后五公里”出行的重要工具,是本地生活业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巨头间的生态之战。而共享单车重资产、重运维,仍然要面临盈利难题。

    有共享单车领域从业人士曾透露称:“单车的提价是必须的,现在客单价连每年损耗造成的亏损都难以补平。”

    哈啰单车在2019年表示,其旗下业务已在三分之一的城市实现盈利。据哈啰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9月,公司注册用户突破4亿,全国进驻城市超过400座。这意味着在超200个进驻城市中还没有盈利。

    哈啰单车方面称,共享出行行业经历了前期的无序投放后,已经转入了精细运营和产品服务升级周期,行业内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已普遍增长,因此针对成熟度不一的不同地域市场运营,所需投入的运营成本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哈啰单车与同城市内行业同类产品定价基本趋同,未发现大幅脱离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

    共享充电宝行业虽然看起来赚钱,但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3月13日,怪兽充电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文件,拟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前,小电科技也传出计划在A股创业板上市的消息。

    怪兽充电招股书显示,2019年公司营收20.2亿元,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营收达28.1亿元,同比增长38.9%。但从盈利情况看,2019年公司净利润为1.67亿元,2020年降至7540万元,同比下滑54.7%,净利率则从8.2%下降至2.7%。同时,公司营销费用却一路高涨。2019年怪兽充电的营销费用为13.62亿元,2020年增至21.21亿元,增幅达55.7%。

    相较于共享单车的运营压力,共享充电宝的资金投入中,佣金费和入场费占了大头。

    其中,支付给商家的入场费从2019年的1.06亿元,增至2020年的3.8亿元,翻了2.6倍;支付给合作伙伴的佣金将近12亿,同比增长45.5%。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为了能渗进消费者人群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抢占市场覆盖率。充电宝设备进商户要根据人流量等交付进场费,其次是给商户分成。有商户表示,早期充电宝企业出手阔绰,和商户四六分成的大有人在,单个商户只需为其提供场所和极低的耗电量,就可月入数百元。此外,共享充电宝还要拿出一部分奖励给地推员工,留给自己的利润就更少了。

    共享单车和充电宝,这两个共享经济的细分赛道上,如今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面对巨头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作为独立运营公司的哈啰单车和怪兽充电,在争取上市融资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实现自我“造血”。

    当资本也没有“余粮”,共享单车和充电宝们盈利的方式,却只有“涨价”这个选择。

u=3409073464,2044793132&fm=11&gp=0.jpg

收割流量,只能“涨租金”


    当年的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是被资本催熟的行业。它们习惯的,是烧钱补贴、抢夺线下流量的互联网玩法。高额补贴和“低价”,成为它们吸引用户的法宝。但实际上,它们却并非真正的“共享经济”。


    2018年3月,哈啰单车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信用免押金。共享单车们在放弃押金模式的同时,也尝试过利用流量,拓展更多的商业化道路。但最终,用户都反馈平平。

    摩拜单车在拥有2.32亿注册用户时,曾在App上添加了“摩拜商城”入口,涉足电商业务,销售过骑行周边、钥匙扣、防霾口罩、车模,甚至服装、家居、电子、护肤品等。当时摩拜商城里一件268元的雨衣,还被时任摩拜CEO的王晓峰在朋友圈里推广。ofo则尝试过在单车车身以及App上设置广告,结果弄巧成拙,骑行前先要耗时间和流量观看广告,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好。

    共享经济的原始定义,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社会治理的新经济模式。


    而实际上,大多数共享经济,是披上共享经济的外衣的“租赁经济”。平台上的资产不是闲置,而是企业自产,平台也转为重资产模式。换句话说,是喊着共享的口号,做着向用户“收租”的生意。


    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也极度单一。根据怪兽充电招股书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拿下共享充电宝34.4%市场份额,位列第一;累计注册用户超2.19亿。怪兽充电2020年的营收中,96%都来自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


    共享经济掀开“互联网新经济”的外衣后,一旦放弃烧钱补贴和低价模式,提高客单价,通过涨价,提高用户的“租金”成了必然选择。


    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从当初的几十家项目争抢市场,发展到只剩下行业内的三四家公司。当市场已经处于垄断的格局下,也到了流量“收割”的时候。当价格战将不再成为主流,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形成,逐步涨价试探用户花钱的“底线”,成为必然的选择。


    但通过向用户涨价来换取盈利,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心理价位能到多少仍然是个未知数。


    例如充电宝,它也并非用户的刚需。多位年轻用户向AI财经社表示,倘若价格一再无休止上涨,也不排除自己会自备充电宝出门。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从0.8亿人增长到2.9亿人,但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了15.6%,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


    共享经济简单粗暴涨价背后的代价是损失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又是否是“釜底抽薪”呢?


    怀念当初共享单车“1元月卡”和充电宝“1元充1小时”的日子。



u=3606711049,1786259509&fm=26&gp=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Powered by Discuz! X3.4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448号 ( 京ICP备19053597号-1,电话18600416813,邮箱liwei03@51shebao.com ) 了解Tax100创始人胡万军 优化与建议 隐私政策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