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强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间:2025-03-23
来源: 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3/content_7015192.htm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韩洁、董雪)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3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3/W020250323740840588029_ORIGIN.jpg3月2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李强表示,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也很关心全球发展走向。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经济和世界形势,基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观察和分析可谓林林总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这里我也想从三个视角,跟大家分享一些观察和思考。第一个视角:从“春节经济”来看中国的发展活力。今年春节前后,中国经济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的亮点。电影、冰雪、文旅等消费市场热点纷呈,展现了国内经济循环的巨大潜力。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展现了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绿色家电、新能源产业等绿色经济蔚然成风,展现了转型发展的巨大空间。不同领域的新动能不断积蓄壮大,必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久旺盛的发展动力。第二个视角:从全国两会来读中国的经济政策。今年中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既是源于对中国经济基础条件的深刻把握,也源于对自身治理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我们将注重加大政策力度与激发市场力量相结合,努力实现这一预期目标。一方面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为经济持续向好、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打通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为各类经营主体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对企业创新创造的政策支持,增强发展内在驱动力。第三个视角:从国际变局来思考世界发展进步的人间正道。当今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更需要国家开放市场、企业共享资源,携手抵御风险挑战、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同全球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努力做全球和平发展事业的稳定性、确定性力量。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倡导国际通行规则下的公平竞争,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继续敞开怀抱欢迎各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积极解决企业关切,帮助外资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希望企业家们做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推动者,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发展。吴政隆参加开幕式。本次年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神田真人,以及国内外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代表约720人参加开幕式。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释放多领域政策信号
时间:2025-03-2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5369.htm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开幕。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集中发声,释放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多重政策信号。
今年以来,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不断增强,1至2月份经济运行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有望实现良好开局,宏观政策还有较大的逆周期调节空间,中国有信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繁荣发展增加稳定性和确定性。
综合施策扩大消费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当前中国消费规模很大,但消费在国民经济和总需求中的比例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大约20个百分点的差距,扩大消费的潜力巨大。中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不断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局面。”韩文秀说。
具体来看,一是增强消费能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健康消费、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三是优化消费环境。要形成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震慑。四是减少后顾之忧。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今后还要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中国将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人工智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韩文秀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表示,工信部将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促进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乐成介绍,下一步,将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布局一批新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优化创新平台网络,推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华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国家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催生一批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成果转化对接和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协同创新生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通,构建若干开放多元的创新“小生态”,共同繁荣全球融合发展的“大生态”。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近年来,我国下大力气化解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经过艰苦努力,这三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收敛状态。韩文秀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出现积极变化,一线城市回暖态势比较明显。
“我们将继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韩文秀介绍,中国将继续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高度重视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将统筹用好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力争尽快取得明显进展。(记者 汪子旭)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打好政策“组合拳”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
时间:2025-03-24
来源: 新华社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5351.htm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申铖
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在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通过一系列数据,向海内外嘉宾详解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
“2025年党中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这是在去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基础上,对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提升。”蓝佛安说。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蓝佛安表示,与过去相比,现在我国经济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宏观调控和财政治理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长期发展支撑,也来自于始终对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并留有后手,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和挑战预留了充足的财政空间。
今年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鲜明特点是统筹用好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并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打好政策的“组合拳”。
蓝佛安介绍,在政策发力重点上,今年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经济循环中的堵点难点,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把握好政策节奏,对已经确定的政策能早尽早出台,让政策实施与市场预期更加匹配,增强各方面获得感。
谈到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蓝佛安表示,首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消费增长空间十分广阔。”蓝佛安说,为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提振消费。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蓝佛安介绍,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蓝佛安说,在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今年财政资金量也较大,不同渠道资金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并建立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自主权。同时着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撬动更广泛的社会投资持续增长。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入,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我们将完善各项惠企助企政策,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创新发展。”蓝佛安说。
对于海外关切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蓝佛安表示,将按照科学分类、精准置换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确保早发力早见效。同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进一步阻断新增隐性债务的渠道。
此次年会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全球高管参会。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将支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在政策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蓝佛安表示,随着去年四季度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叠加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中国经济一定能够持续向好,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稳健前行。
“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充实完备政策工具箱,有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创美好未来。”蓝佛安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