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03 发表于 2024-2-4 12:35:25

请查收!2023年河北省人社系统工作成绩单出炉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195_1707021319040.png?width=725&size=79136


1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人社系统扎实推进重点民生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重点民生工作推进情况和2024年重点工作部署。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仓志致新闻发布辞。省人社厅规划财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赵广路,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农村社会保险处)二级调研员栗伟,省人社厅基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滑运舍参加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钱伟玲主持新闻发布会。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899_1707021319222.png?width=1079&size=1029032
李仓志在发布辞中总结了2023年河北省人社系统在重点民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813_1707021319713.png?width=72&size=773
(一)
服务重大国家战略
取得新突破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293_1707021319875.png?width=72&size=693
京津冀社保卡居民服务
“一卡通”取得重要进展
群众持社保卡就能实现省内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7个高频场景一卡通用,电子社保卡覆盖率已达到81.8%。2023年12月底,京津冀三地联合签署“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将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
广度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主动对接京津,2023年新签署社保经办、工伤鉴定等8项协议,让三地更多百姓受益。牵头组建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建成京津冀(河北三河)全国首家跨区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京津实现特殊工种企业名录、特殊工种岗位名录、工伤保险协议机构互认,让京津冀社保数据可以共享。
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取得新进展
出台支持新区人才工作十五条政策措施,发布2023年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当年建成并晋升为省级产业园。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130_1707021320008.png?width=72&size=773
(二)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614_1707021320110.png?width=72&size=693

2023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同比增加0.2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53%。

真金白银稳岗拓岗
出台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十七条措施,全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34.05亿元、惠及46.5万人,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52.63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82亿元。新发创业担保贷款25.99亿元,同比增长32.88%。在全国率先推出“人社惠农贷”,共投放419.38亿元,惠及农村居民27.76万人次。
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
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六进”校园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52.29万名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1250.4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94.38万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务工就业。
持续优化就业服务
新创建省级劳务品牌30个,全省劳务品牌共257家,累计带动就业1000万人次。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418_1707021320215.png?width=72&size=773
(三)
社保体系不断健全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693_1707021320349.png?width=72&size=693
社保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顺利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全年基金收入1655.35亿元、支出1628.86亿元。失业保险2023年1月1日起实行省级统筹,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待遇计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个人养老金制度在石家庄市和雄安新区先行先试、平稳运行,让参与群众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截至2023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13.39万人、815.19万人、1153.53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扩面任务。
社保待遇水平持续提高
连续调整全省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由年初的123元提高到138元,1100多万待遇领取人员受益。失业保险金月平均标准提高210元、达到1600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519_1707021320527.png?width=72&size=773
(四)
人才活力持续增强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115_1707021320712.png?width=72&size=693
加快推进技能强省建设
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全民数字提升、乡村工匠培育、康养人才赋能等工程,开展补贴性培训47.98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1.1%。
积极推进专技人才工作
出台了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25个系列78个职称评审条件。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新招收引进博士后242人。举办中国河北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大会等系列活动,2.6万余人才达成引进意向。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出台调整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标准,为17所高校提高了绩效工资水平,全省96家公立医院实行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629_1707021320956.png?width=72&size=773
(五)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197_1707021321068.png?width=72&size=693
扎实推进欠薪治理
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畅通维权渠道,2023年全省办结欠薪案件1.36万件,同比下降27%。在全国首创以项目为单位建立“农民工工资维权中心”,更好维护农民工权益。
持续提升劳动关系调处效能
探索建立京津冀劳务派遣合规用工协同共治机制。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结案率99.7%,保持全国前列。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871_1707021321232.gif?width=256&size=50232
李仓志在发布辞中提到,2024年,全省人社系统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人社工作全面提档升级。
01
全力服务保障重大国家战略

加快推进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
深化京津冀人社协同
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
02
深入实施就业促进工程

健全政策体系
稳市场主体
稳重点群体
强创业扶持
优就业服务
03
兜住兜准兜牢社会保障民生底线

积极稳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
深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
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
04
加强技能和专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推进技能强省建设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创优人才服务发展环境
05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大根治欠薪力度
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
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380_1707021321397.png?width=1080&size=966843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916_1707021321964.png?width=1080&size=73038
答记者问
01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836_1707021322117.png?width=1072&size=109616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站记者:请问2023年人社部门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成效?今年有什么安排?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362_1707021322628.png?width=802&size=561866
省人社厅规划财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赵广路: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2023年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最突出的亮点工作就是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我们率先在省内实现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政务服务、人社业务、就医购药、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7个场景的“一卡通”。并与京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打造社会生活的“便捷卡”、政务服务的“连心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梁卡”,加快实现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更多场景将纳入三地“一卡通”应用范围,真正实现一卡走遍京津冀。同时加强在就业、社保、人才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在就业协同方面。我们与京津签署协议、形成劳务协作机制,京津每月向我省推送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信息,帮助我省劳动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与京津建立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更好地利用京津技工教育优势资源,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我省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是在社保协同方面。主要是在京津冀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互认互通等业务上提高经办效率,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我们与京津签署社保经办合作协议,议定了“一网通办”等8方面内容,并于近期在待遇资格认证、工伤跨省异地就医申请等首批15项经办服务实现“同事同标”。建立京津冀三地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托(受托)机制,北京的工伤职工在河北、或者河北的工伤职工在天津发生工伤后,都可以委托当地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减少职工在两地间奔波。与京津人社部门联合确认了京津冀741家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名录,三地工伤职工在办理异地就医申请时,可自行选择名录内医院进行备案,无需再经就医地经办机构审核确认,流程更加简便,就医更加快捷。

三是在人才协同方面。签署《京津冀人社部门人才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括深化职称互认、共享继续教育资源、博士后联合培养等15个方面,充分利用京津人才优势,加强三地人社部门人才协作、促进资源共享。联合京津举办了第十一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京津冀专家服务基层河北行等活动,印发《2023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积极推动人才共引共育共享。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的重要年份,人社部门将紧紧抓住关键节点,持续推动三地人社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全力推动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积极推进三地系列合作协议落地见效,开展京津冀鲁苏“就业直通车”返岗复工服务,联合京津举办“访企拓岗”“直播带岗”等促就业活动,高标准抓好第一批社保经办“同事同标”事项落地实施,修订《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推动京津冀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落实,举办第十二届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第二届“智兴燕赵”河北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行等活动。多点发力、多点开花,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

02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123_1707021322941.png?width=974&size=844445
河北日报记者:刚才仓志厅长发布辞中提到,我省个人养老金运行平稳,我也了解到石家庄市、雄安新区作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先行城市(地区)已经率先启动实施,请详细介绍下个人养老金有关情况?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521_1707021323367.png?width=1080&size=854587
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农村社会保险处)二级调研员 栗 伟:谢谢您的关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个人养老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一是为什么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国家强制实施;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属于第三支柱,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后替代率能达到80%左右,保证退休后收入水平不发生太大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能够切实提高退休后待遇水平,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

二是个人养老金政策主要是什么,对参加人有什么好处?首先说下参加范围,我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市县(区)参保和省参保人员只要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现在都可以先行参加个人养老金。其次,个人养老金目前每年缴费上限1.2万元,缴费灵活,按年度累计。缴费和投资环节暂不征税,领取环节再征3%的税。再次,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资金可购买四类金融产品: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可以实现保值增值。投资品种由参加人自主决定,风险由个人承担。最后,当参加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领取基本养老待遇后,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时,可以通过商业银行,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

三是怎么参加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主要是三步:第一步,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到商业银行柜面或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参加人可开立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和资金账户。第二步,存钱缴费、享受税优。到商业银行柜面或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缴费,并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扫码等方式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第三步,购买产品。通过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渠道,购买符合规定的理财、储蓄、保险、基金等个人养老金产品。

截至2023年底,河北省个人养老金开立账户人数达到178万人,取得了较大进展。下一步,国家将全面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请大家关注最新动态,积极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建议。

03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203_1707021323654.png?width=1080&size=1043882
长城新媒体记者:刚才在发布辞中提到了正在开展的“春风行动”,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2024年我省还安排了哪些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312_1707021324252.png?width=1080&size=925193
省人社厅基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滑运舍:谢谢您的提问,我从两方面来回答。
一、当前正在开展的“春风行动”情况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第20届“春风行动”,时间是1月25 日(农历腊月十五)到4月8日(农历二月底),活动主题是“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

服务对象:一是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高校毕业生以及洪涝、冰冻自然灾害等受灾的群众。二是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特别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重要民生保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其他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

活动目标:一是稳就业增民生福祉。二是保用工促企业发展。三是提热度强市场信心。

主要举措是:一是摸准需求。深入开展“就业访民情”“访企问需”等,了解劳动者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二是讲清举措。建立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三是密集招聘。充分利用专场招聘会、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等“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分类推出“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招聘活动。四是加强协作。深化“五省六方”劳务协作联盟,促进有组织劳务输出。五是支持创业。挖掘创业孵化场地资源,组织创业导师辅导,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六是暖心服务。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农民工“送温暖”,为洪涝、冰冻受灾群众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用“春风行动”托起百姓就业“稳稳的幸福”。

二、全年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安排情况

2024年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采取“10+N”模式,即全省统一组织10项活动,各地结合实际开展N项特色就业服务活动,具体安排是:一是开展“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1-3月,为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登记失业人员、长期失业人员和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高校毕业生以及受灾群众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帮扶。二是开展“职引未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和“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3-12月,以2024届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组织开展“六进校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和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三是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金秋招聘月”活动。4月和10月,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用人单位为重点服务对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到民营企业就业。四是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5-8月,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以及有招聘用工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通过全省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提供优质高效就业服务。另外我们还谋划了“职引未来——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和“联合西藏等西部省份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可以说是“招聘日日有、活动月月新”,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尽心尽力为广大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就业创业帮扶和政策支持。
END
http://file.tax100.com/o/202402/04/634_1707021324850.gif?width=600&size=26033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查收!2023年河北省人社系统工作成绩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