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井桃桃桃 发表于 2024-1-18 12:50:12

2024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实录(第一场)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831_1705553410021.jpg?width=1080&size=84202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张嘉航: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春节将至,为了让广大群众欢度佳节,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及有关单位,联合举办2024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主题是“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我们邀请市民政局副局长冉明女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咏刚先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顾明哲先生、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吴长春先生,介绍相关工作保障情况,并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424_1705553410206.jpg?width=1080&size=42257


市民政局副局长
冉明: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843_1705553410381.jpg?width=1080&size=40179



大家上午好!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尤其是2023年,市民政局积极协调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投入资金2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307万人次。
农历龙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让所有困难群众都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是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重点。我们市民政局将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保民生、兜底线、救急难要求,重点开展“两项救助、一项活动”:
——统筹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提前下达中央、省、市三级2024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4.81亿元,其中市级资金6700万元,用于基本生活保障、“两节”生活补助、取暖补助等,保障春节期间、严寒天气下全市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近19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发放生活补助。投入资金3400余万元,为城区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5.4万户、7.3万名困难群众。三是实施临时救助。全面落实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的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务工人员、流动人口等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情况紧急的实施“先行救助”。四是开展摸排帮扶。持续深入开展节日期间困难群众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受灾人员等摸排走访,建立摸排台账,明确帮扶措施,跟踪帮扶成效。五是提供生活照料。组织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进行全面入户走访,督促签约照料护理人员或机构,严格落实委托照料服务责任和定期探访制度。
——持续实施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一是积极而为,让主动救助更加高效。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对全市繁华商圈、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全覆盖巡查。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入“雪亮工程”视频信号,实现“技巡+车巡+步巡”立体式街面巡查。二是凝聚合力,让部门联动更加顺畅。全面加强与公安、卫健、城管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联动救助工作机制,健全市、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四级救助体系,形成周密、高效、完备的救助管理工作网络。三是超前筹备,让物资保障更加充足。定期按照库存量及时补充采购受助人员衣物、药品和救助所需的棉衣、棉被、食品等,保证冬季救助物资供给,对有需要的服务对象第一时间给予救助。四是以人为本,让就医服务更加及时。按照“先救助、后甄别”“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开辟流浪乞讨人员就医绿色通道,全面加强与定点医院的合作,成立党建联盟,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突发各类疾病及时得到就医。五是创新举措,让宣传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公益短信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公布24小时求助电话,印发寒冬救助倡议书,倡导广大社会群众提供救助线索和信息,营造全民参与救助的良好氛围。
——组织开展“慈善情暖万家”系列活动。动员慈善力量,募集慈善资金,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我市部分特困供养人员、孤老、孤儿、特需儿童以及低保家庭、建档立卡脱贫家庭成员。同时,引导社区使用社区慈善基金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开展慈善帮扶项目,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温暖真正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在此,也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开展公益活动,筹集爱心资金,帮扶困难家庭,让困难群众度过温馨幸福的新春佳节。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张咏刚: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914_1705553410508.jpg?width=1080&size=49715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长春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3年,长春市人社局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全市全年办结工地类案件9159件,为3.1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9.28亿元。我们通过强化源头治理、深入排查隐患、严格执法办案,全力促进根治欠薪工作提质增效,确保春节前欠薪案件动态清零,让广大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工资报酬,安心过年。下面,我代表长春市人社局,就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相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打好解决治欠问题组合拳。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和《部门办理农民工工资有关违法案件的移(转)送工作规则》,健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目标责任制,成立根治欠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部门联动机制落地,坚持打好建章立制、源头治理、专项整治、联合惩戒“组合拳”,夯实依法依规高效履职制度基础。
二是推动制度创新,建立保证金担保新模式。围绕统筹减轻企业负担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双协同、双推进、双促进”目标,2023年9月,我们在东北地区率先出台实施了《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管理的暂行意见》,推动建立担保工作可量化、可持续、可监管的监察执法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4个新开工项目选择工程担保保函形式缴纳保证金,直接为企业减负2.8亿元,进一步为农民工工资兜底支付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坚持关口前移,推动“清欠”向“防欠”转变。积极组织开展“护薪安薪”专项行动,紧盯项目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化解欠薪矛盾纠纷,做到欠薪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截至目前,“护薪安薪”专项行动共成立检查组42个,开展检查320人次,排查项目341个,清理风险点496个,及时为5390名农民工保障支付工资7809万元。
四是提高治欠效能,建立“三办+快调”机制。坚持“见诉即办”,平均办结时限压缩为8个工作日,比法定60个工作日时限提高85%。坚持“现场督办”,监察员下沉用人单位现场调查办理,全过程录音录像,强化规范执法。坚持“多方合办”,成立由26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专班,协调联动共同处置重大复杂案件。建立“快速调处”机制,减轻农民工维权成本,通过调处方式化解立案前欠薪问题28件,帮助追回拖欠工资576.58万元。
五是强化示范带动,营造诚信生产经营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浮动机制作用,在全市开展“薪安项目”评选活动,选树“薪安项目”40个、“薪安企业”15家,在全市范围内树立标杆典型。同时,将9家工程建设领域重大违法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并将16家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布,进一步形成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作用,全力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愿欠”的诚信生产经营氛围。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必选项、必答题,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事关社会稳定。人社部门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部门,做好根治欠薪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我们必将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同时,广大农民工朋友如遇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可以拨打长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举报电话0431-89871392进行维权。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对长春市人社工作的关心关注与大力支持。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
顾明哲: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248_1705553410743.jpg?width=1080&size=50063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长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大家长期以来对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春节将至,为了让现役军人、伤残军人、烈士遗属等广大优抚对象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节日,我们安排了节日期间关爱优抚对象的系列活动,下面由我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是进一步营造尊崇尊重的社会氛围。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是体现城市温度、彰显城市精神的重要方面。作为双拥模范城市,我们将通过制作拜年视频、手写慰问信等多种形式浓厚氛围,并广泛开展军地联谊、书画进军营、文艺进军营等互动性文化活动,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送去暖意融融的春城之爱。前期,我们出台了优待目录清单,内容涵盖净月潭、伪满皇宫博物院等14处4A级以上文旅景点门票免费或优惠和吉大一、二、三院等15家医疗机构普号免费等优待项目。节日期间,全市公共服务窗口单位也将优先落实好优待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政策举措,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增进广大退役军人的尊崇感和自豪感。
二是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退役军人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伤残军人、在乡复员军人等重点群体的服务保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我们将严格按照《退役军人保障法》中关于“待遇与贡献挂钩”的重要原则规定,重点优先保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抚对象。我们先后5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每年市区两级拿出520余万元,对全市4万余名优抚保障对象进行补助。春节期间,我们计划由市、县(市区)两级,对3556名伤残军人、405名在乡复员军人等群体进行普遍走访慰问,将党和政府对革命功臣的关心厚爱送到“最可爱的人”手中。
三是进一步强化帮扶救助。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意见》要求,已经组织了一次摸底排查,对因特殊情况造成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建立帮扶救助台账,目的是分类施策解决好优抚对象的现实困难。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协调民政部门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救助标准的列为救助对象。同时,我们将发挥好长春市关爱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协会、长春市关爱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拓宽救济渠道,想方设法为困难优抚对象群体减轻负担。


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
吴长春: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116_1705553410944.jpg?width=1080&size=45980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岁末年初,春节将至,为了让市民朋友们度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我代表长春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就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社保热点问题作简要介绍。
一、全力保障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发放到位
2023年保障全市206.59万基本养老保险享待人员、4.03万失业人员、1.05万工伤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2024年我们将继续精准做好基金测算,积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及时筹措调度资金,畅通发放渠道,确保全年养老、失业、工伤等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不拖一天、不漏一人、不欠一分”。
二、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2023年全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释放红利13.27亿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稳定就业。2024年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企业无需申请,零成本享受政策。
三、优化调整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
自2024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和个人全险种由原来向社保部门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统一优化调整为向税务部门自主申报缴纳。
用人单位需先在社保部门办理单位和职工参保登记业务后,再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渠道办理单位职工缴费工资申报和核定缴费业务。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先到社保部门办理新参保登记业务后,再到税务部门选档和核定缴费。
四、深入推进全险种业务全城通办、一网通办
在新系统、新经办方面,依托吉林省多险合一信息系统平台,将参保单位和个人常规高频业务通过APP客户端、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放到网上、送到手中,提升社保服务速度。全险种业务下沉驻区经办,实现全市13个服务网点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含职业年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全险种业务“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无差别服务,进一步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多点办”“全城通办”需求,提升社保服务准度。
2024年,长春市社保局将继续围绕“保发放、纾企困、抓扩面、促改革、防风险、优服务”等重点工作,在“就近办、多点办、网上办、掌上办”持续发力,向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



长春新闻记者:节日期间来我市务工的人员遭遇了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暂时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应如何申请救助?

市民政局副局长
冉明: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990_1705553411192.jpg?width=1080&size=41543


为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非户籍人员突发性、临时性生活难题,我市实行了由急难发生地乡镇(街道)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的政策措施,各县(市)区民政部门都建立了乡级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拨付乡镇(街道)一定数额的备用金用于开展临时救助。符合条件的来长务工人员由急难发生地乡镇(街道)给予救助,帮助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最高标准为每人1000元。

长春日报记者:请介绍一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担保制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张咏刚: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493_1705553411383.jpg?width=1080&size=49715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担保是工资保证金缴纳方式中的一种,企业通过担保公司出具的保函,可以替代现金缴纳。国家人社部《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中明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引入工程担保公司保函。2023年9月,我们在东北地区率先出台了《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管理的暂行意见》,通过推行工资保证金担保制度,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节约经营成本基础上,进一步为农民工工资兜底支付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在业务办理渠道上,企业可以在银行和工程担保公司之间自由选择,且相关程序最快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灵活性与办理效率得到充分保障。目前,长春市范围内已有4家工程担保公司获批开展担保业务,全市114个新开工项目通过工程担保保函形式缴纳保证金,共为企业节省应缴保证金2.8亿元,我市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守望都市记者:优抚对象都能享受哪些生活优待?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
顾明哲: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112_1705553411568.jpg?width=1080&size=50063




这里我重点介绍以下几点:
1.一至四级残疾人员及因患精神残疾五级至六级初级士官和义务兵享受护理费待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财政部门,每年7月按照当地非私营单位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伤残人员护理费标准。执行标准为: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的,为当地非私营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的为40%;因病一级至四级残疾为30%;因患精神病被评为五级至六级残疾等级的初级士官和义务兵为25%;
2.在乡享受抚恤补助的残疾军人、复员军人、“三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给优待金。优待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标准不低于当地县级行政区域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0%。
3.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在吉林省入伍的义务兵服役期间,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其家庭发放的应享受的优待补助金。自2019年起,在吉林省参军入伍并服役期满的大学生(含义务兵、直招士官),由入伍地县级按照大学毕业生每人1.8万元、大学在校生和新生每人1.6万元的标准发给一次性奖励金。


香港商报记者:请问在新系统、新经办方面,社保局有哪些新的做法和新变化?

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副局长
吴长春: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394_1705553411792.jpg?width=1080&size=45980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自2023年10月末开始,借助全省社保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长春市社保局在全省统一的多险合一系统的支撑下,经办服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在市社保中心大厅、市政务中心大厅,以及各城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共13个网点,实现了多险合一无差别服务,办事群众可就近就便选择网点办理业务,实现“一窗受理,全城通办”。
二是整合线上服务资源,把以前几个险种分散的网上经办统一到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受理,做到所有险种社保业务一网通办。
三是全流程服务信息一体反馈。新系统上线后,办事群众可以实时在线查询办事进度和办理结果,实现查询、下载、打印的一体化反馈。
另外,自2024年1月1日起,用人单位和个人需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渠道自主办理申报缴费等业务。其他的社保业务,例如社会保险登记(包括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权益记录、待遇支付、证明开具等业务,仍然在社保局办理。回答完毕,谢谢!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8/640_1705553412075.jpg?width=1080&size=130646
来源: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实录(第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