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著名作家王跃文:“无双毕竟是家山”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892_1705283484301.jpg?width=1080&size=158249王跃文,196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国画》《梅次故事》《朝夕之间》《苍黄》《大清相国》《漫水》《喊山应》等。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湖南省文化创新奖、湖南省文学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其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家山》广受关注和好评。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973_1705283484482.png?width=520&size=13309
谢枚琼 本报记者肖江浩
著名作家王跃文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家山》,通过一个村子的变迁折射时代巨变,于静水深流中,让读者看到了时代风云和社会变革,也看到了传统乡村伦理的美好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近日,王跃文接受本报专访,分享他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对税收文学创作的建议。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617_1705283484576.jpg?width=1080&size=123133
王跃文(左)接受本报专访。
书写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
记者:您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自己的“家山”,这座“家山”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家国情怀?
王跃文: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家国”。中国人的价值观逻辑起点是人伦,即从家开始,由家而国,家国同运。
“家山”指的就是家乡,龚自珍有句诗“无双毕竟是家山”。爱家,爱家乡,这是中国人普遍的共通情感。《家山》这部小说,以自己的家乡为场景原型,以自己熟悉的父老乡亲为人物原型,以家乡近百年历史沧桑为故事原型,既是写家乡也是写中国,其中描写了时代大变局,比如抗战爆发,村里抽壮丁、征税等,村民的生活、命运都出现重大转折。所有的历史风云都在日常生活中翻转,融于村民的琐细平常中。乡村故事叠加着民族的历史发展,体现出让一个族群凝聚起来的精神纽带,写出一个族群甚至整个民族生生不息蓬勃的生命力量。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364_1705283484877.jpg?width=1080&size=116073
《家山》封面
“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记者:您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哪些作家对您影响比较大?
王跃文:我喜欢的中外作家很多,但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是曹雪芹和鲁迅。《红楼梦》是中华文学之美的集大成者,我记不得读过多少回了。我敬仰鲁迅先生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敬佩他的清醒和深邃、骨气和胆气。每每想起他那句真诚“告白”我就十分感动:那窗外进行着的夜,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我只能是个现实主义作家
记者:您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读者能从中体会到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在这方面您可以分享一些心得吗?
王跃文:我的所有小说都基于对人和社会的理解与观察,通过对他们的描写,试图反映与他们相关的这个广阔复杂的世界,呈现某一个时段历史的特征。如果非得说出我在小说题材选择上有什么心得的话,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不到动心不动笔。我从不会为了创作而创作,必定要使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些情绪撩得自己情不得已,非写不可的时候,才激情饱满地创作。
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270_1705283485067.jpg?width=352&size=33285
王跃文为本报读者题写寄语。
“说起来,我还采访过税务先进典型咧”
“说起来,我还采访过税务先进典型咧。”王跃文曾在县政府机关工作,与税务部门联系比较多。在采访中,他也谈到自己对税收的理解,并就如何运用文学形式讲好税收故事提出建议。
记者:您是否和税务部门打过交道?对税务部门的服务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王跃文:30多年前,我在县政府工作,每月都要参加全县经济工作综合分析会,那时与税务部门联系较多。记得我还采写过税务部门的先进典型,跑过一些基层税务所,与基层税务工作者交流过。记得当时我们县低庄区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很好,低庄税务所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培植税源方面作了很多有益探索,我专程去这个税务所调研,撰写典型经验文章。基层税务工作很辛苦,一分一厘为国聚财,肩负重大使命。后来,虽然与税务部门直接接触少了,但我每年都要报税缴税,平时也需要开税票,对税收的认识和理解可谓更加深刻。现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上办税非常方便,感谢税务部门的同志。
记者:作为一位著名作家,您认为要树立怎样的税收观?
王跃文:税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企业和个人通过缴税,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宪法的规定。作为文化工作者,在纳税上更要遵章守规,自觉诚信履行纳税义务。
记者:税务系统很多干部是文学爱好者,一些人从事文学创作,有的还加入中国作协或省级作协。请您给他们提一些创作上的建议,怎样更好地用文学形式讲好税收故事?
王跃文:税务系统有很多有文学才华的干部,他们也写出了很好的文学作品。但是,我不赞成以职业划分文学,也不赞成干什么行业就写什么行业。文学当有普遍意义,局限于行业而进行文学创作,未必是有效的文学创作之路。
税务工作专业性强,税务干部要面对较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如果用文学眼光去打量这方面的生活,必定有很多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利用这方面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时,我个人主张从写人着手,把行业故事、行业特色写进作品之中,这些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是增加作品的实感和质感,最终要落实到写人上面去。行业视角能让文学作品更为丰盈,当然这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挖掘。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4年1月15日B1版,内容有删减。详细报道请看《<家山>:一个村子的变迁折射出时代巨变》。
来源:中国税务报
策划:刘光明 田福雁 张天墨
责任编辑:李嘉萱 (010)61930016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我都喜欢!http://file.tax100.com/o/202401/15/439_1705283485443.gif?width=500&size=1384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