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入市程序与典型案例
2019 年 8 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从根本上扫除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出让的法律障碍。其法律政策修改流程如下所示:http://file.tax100.com/o/202311/30/402_1701274213863.png?width=814&size=13884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直接入市交易、可融资、抵押、后续可转让及市场化企业参与拿地。具体而言,删除了“从事非农业建设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将原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规定,增加规定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直接使用,同时使同时使用者在取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之后还可以转让、互换、出资或抵押等方式进行再次转让或融资”。
01 集体土地的入市程序?
针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程序来说,需要明确其相应的入市主体、入市前提、用途管制、定价方式与收益分配等五个方面的规定。
①入市主体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确立的原则,允许其首次入市的法定主体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人。而再次入市的,允许的入市主体即为已经取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使用权人。回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所有权与入市主体的匹配形式, 主要存在三种情形,分别如下对应所示:
在实操中,入市主体一般由经济合作组织实施入市,或委托股改后的有限公司代为上市。
②入市前提
根据本次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拟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须至少满足以下4项前置条件:
1)拟入市的土地应当是经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所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且需在每年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作出相应安排。
2)拟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该依法登记。
3)拟入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4)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出租等,应该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③用途管制
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否可以用于开发商品住宅呢?
根据《土地管理法》修订内容可知,目前法律所允许的入市用途仅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未明确涉及住宅类用途。关于住宅类项目应用目前存在以下两种尝试:
尝试 1:2017 年 8 月,原国土资源部会同住建部确定了首批 13 个城市试点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
尝试 2:2018 年 12 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首次尝试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共有产权住房。
因此总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途,如下图所示:
④入市价格
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价格,原则上根据相关法律条文约定,需要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但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发育远远不够, 尚未形成完善的土地供求竞争机制,实操中目前出让的集体土地地价水平普通偏低, 因此相较国有建设用地来说存在较大的价格优势。
具体的定价方式根据实操经验来说,一般不低于基准地价的70%(北京实操情况为市场评估价的 70%)。整理各地区公布的定价规则如下:
佛山市南海区规定:原则上不得低于基准地价的 70%;因特殊原因低于70%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广州市白云区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同区域、同类别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修正后的价格的 30%。
租赁用地地价折让:如上海集体用地租赁地块楼面地价相较周边住宅用地仅为 1/10~1/12, 与此前推出的自持国有纯住宅地块相比更具成本优势。
⑤收益分配
开发商支付相应的土地款后,该笔资金的流入方分别为政府——村集体——村民。
每个环节的具体分配比例需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来定。具体来说,依据 2016 年 4 月财政部、国土部制定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管理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再转让环节,政府征收一定比例的调节金用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等;村集体留下一定比例的发展基金后,将剩余收益分配给农民。
从计算公式的表达上来看:
土地增值收益 = 土地入市收益 – 取得成本 – 土地开发支出;
调节金 = 土地增值收益 × 正式比例(20%~50%)
调节金上缴至县一级地方政府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省、市不参与分成, 征收比例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02 开发商集体经营用地探索路径与典型案例
目前房企介入集体租赁用地投资,目前相对成熟的有两种路径:
路径 1: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作社或股改后的有限公司)与国企共同联合开发整体租赁住房。以北京市为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采取区(镇)级统筹方式,同时明确规定:集体经济组织在新成立的企业持股比例不低于51%,且应有保底分红。
路径 2: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作社或股改后的有限公司)或开发企业通过招拍挂、协议出让等模式获取土地使用权。在背景导入中的北京大兴区瀛海镇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共有产权房的项目,即是按照此种路径实现入市出让。
“路径1”典型案例:与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合开发模式
在上述模式中,大兴区采取集中统筹方式,成立区级有限公司与国企联合体共同联合开发。
“路径2”典型案例:招拍挂拿地,独立开发
在上述模式中,大兴区采取集中统筹方式,成立区级有限公司独立完成地块拆迁、腾退等一级整理工作,最终待地块收储后到二级市场独立摘地。
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目前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很多事项需要待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来进一步明确。
来源:巢夫设计
启金智库将于 2023年12月2-3日(周六日)在 郑州 举办《乡村振兴土地+产业+资金问题应对及项目谋划创建示范和多方合作实务专题培训》,由两位实战一线专业人士主讲分享,内容融合土地、产业、资金三大方面,集政策、法律、金融、商务、案例于一体,并有实用型资源人脉圈助力业务发展。
【课程提纲】
第一讲、乡村土地综合整治谋划实施、盈利风控、资金投融实务及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12月2日上午09:00-12:00 下午13:30-16:30 )
·主讲嘉宾:于欣,土地开发利用专家,曾任职于国内甲级规划院土地业务负责人、国内知名科技园区、科技城建设集团。负责众多开发企业和政府的项目用地土地政策咨询、规划修改、风险控制、合作开发模式创新等业务,指导拿地企业争取新增建设指标,挖掘存量指标,确保项目尽快落位,合法合规。
一、乡村土地全域综合整治/土地痛点解决策略与重大风险规避(研判项目可行性,规避投资风险、施工风险)
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居民点整理/EOD生态修复/土地增减挂钩/低效用地再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耕地占补平衡)的运作模式、策划实施、盈利风控、资金投融实务和案例
三、乡村集体土地入市前提/流程/报批/产业导入招商与风险规避案例讨论
四、宅基地盘活路径谋划、投资收益、典型案例与风险规避
五、不同机构或个人参与以上项目的机遇和行动方案探讨
六、答疑与交流
第二讲、乡村振兴项目运作创新及资源协同思考
(时间:12月2日下午16:30-17:10 )
主讲嘉宾:王武,北京启金智库合伙人,于2010年在国内率先从事金融资产管理和产业金融领域研究、培训及人脉圈建设工作,内容贯穿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产业金融、城镇化投融资等,并紧跟产业、法律、财税、科技、管理等前沿发展及跨界实务融合,产品和服务备受多家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及国资、律师等专业服务商、投资/基金、家族办公室等机构的信任。
一、乡村振兴项目的深层次运作基本逻辑及成功要素
二、乡村振兴与万万亿市场的生态资源资本化
三、巧用“信托机制”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人财事”全方位推进
四、政策性资金驱动下的农业和水利类项目运作思考
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投融资的机遇及运作思考
六、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智能种植/农业科技)项目运作及与股权基金合作
七、国家储备林项目及碳汇项目的运作思考
八、新能源产业在乡村的运作模式及展业破局
九、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项目的运作思考
十、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投、产投、城投等国资的发展创新案例
十一、公益慈善——助力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力量
总结与讨论:乡村振兴项目需要多方多资源协同发展
?
★
【互动交流研讨会】
强化彼此认知、问题答疑解惑、实现合作共赢
(时间:12月2日下午17:10-18:00 )
环节一:参会嘉宾自我介绍(可展示PPT)
环节二:实操问题交流研讨(提前发会务组)
环节三:潜在合作机会发掘
第三讲、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创建申报、落地实施要点、资金投融补贴、产业规划招商及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12月3日上午09:00-12:00 下午13:30-16:30 )
· 主讲嘉宾:陈青松,北京青松智联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全球智库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建设计集团特约乡村振兴专家、中关村东升新型城镇化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三农”专委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品牌专家智库首席专家、河南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高级顾问、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顾问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为全国多个地方政府作乡村振兴培训,并协助地方政府成功建设过多个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政企合作项目,落实项目超过100亿元。著有二十余本专著。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项目补贴13个变化与趋势
(一)一精准
(二)两倾斜
(三)三跟
(四)补贴“三扶”
(五)四多
(六)省县镇村不同层级产业集群
二、2023和2024年乡村振兴8大支持项目及申报解析
(一)补贴类
(二)补助类
(三)贷款类
(四)园区示范类
(五)数字乡村类
(六)挂牌认定类
(七)奖励类
(八)其他类
三、乡村振兴项目10大落地步骤及案例分析
(一)梳理资源
(二)产业规划
(三)项目谋划
(四)项目申报
(五)合作主体
(六)商业模式
(七)资金渠道
(八)建设模式
(九)引进产业
(十)项目运营
(十一)典型案例详解
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流程与典型案例
(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与申报
(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落地实操重点
(三)典型案例分析
五、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流程与典型案例
(一)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流程与申报
(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落地实操重点
(三)典型案例分析
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投融实务和案例
(一)高标准农田的条件
(二)高标准农田的补贴政策
(三)高标准农田的8大资金来源和运用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问题
(五)各方合作模式及案例分析
七、乡村振兴项目12大资金来源(钱从哪来)的运作模式、申报要点和案例运用解析
(一)乡村振兴金融逻辑和资金来源
1、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痛点与难点、应对
2、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12大资金来源
3、如何做好“钱”的承接载体
(二)乡村振兴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和项目详解
(三)乡村振兴财政预算内专项的资金和项目案例、项目库详解
(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详解
(五)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模式、项目和案例详解
(六)乡村振兴债券——乡村振兴公司债券的借用还、收益谋划及案例详解
(七)乡村振兴债券——乡村振兴专项债的借用还、收益谋划及案例详解
(八)乡村振兴债券——产业园区专项债的借用还、收益谋划及案例详解
(九)“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的借用还、收益谋划及案例详解
(十)乡村振兴资产证券化及案例详解
(十一)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的作用和运用案例
(十二)农业科技股权投资的技术产业商业分析和案例
(十三)“保险+期货”模式运用及典型案例
(十四)农业碳汇交易运用及典型案例
(十五)交易+保险/银行/信托的运用案例
(十六)政府、银行、担保、保险、投资五位一体新机制
(十六)其他
八、答疑与交流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30/827_1701274214886.png?width=384&size=57067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30/260_1701274215024.png?width=1080&size=234678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30/619_1701274215228.png?width=1080&size=267676
往期推荐
《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通知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高标准农田建设14种模式(值得收藏)
村集体参与乡村振兴的10种发展模式
李强对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
什么是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合法流转农村承包地?
2024年26个乡村振兴创建申报项目 建议提前准备
农业农村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如何完善政策机制?
自然资源部印发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知
新农村《自然资源部发布重要通知!关于乡村振兴用地最新规定》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30/881_1701274215415.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