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金智库 发表于 2023-11-23 00:10:32

万亿政府引导基金流向梳理:生物医药能抢到多少

谁拿到政府的钱的机会更高?

政府引导基金开闸,谁有机会接住这万亿投资?

政府引导基金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要把钱投给契合区域发展主线的重大产业。如果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高精尖项目,政府基金也可以接受它短期内不赚钱,或是引入政府国有投资公司的自有资金长期持有。

“政府引导基金更多是引导产业发展的角度,或者是创新鼓励、保障就业。他们形式上很灵活,甚至愿意股转债,以年化多少的回报进行回购等条件,也愿意接受。”一位财务顾问机构战略投资者业务负责人对《财经·大健康》分析。

每个城市或地区会选择不同的重点产业。在上海的“3+6”新型产业体系、深圳“20+8”产业集群等地方重大产业规划中,生物医药都是重要部分。杭州、湘江新区等地,也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列为其重点投资方向。

这种投资,可以是政府引导基金直投,也会与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际权就表示,当地产业母基金的带动作用,就是要突出重点领域,与头部投资机构、产业方共同组建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特色产业领域超过10亿元级子基金群。

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不代表政府的钱就很好拿。

前述地方产投高层在出席某行业活动时谈到,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去年一年都没能成功融资,“今年找我们的时候,估值直接在上一轮的基础上打到八折,即便这样,(资方)还是很冷淡”。

就算能拿到钱,也不会太多。随着新冠疫情消减,前述政府基金医疗方向投资人工作中的一大任务是,如何说服投委会给大健康类项目更多额度。

在新冠疫情周期中,不少未盈利生物药企,尤其是已拿到新药上市许可的企业,估值已经很高,现在融资难度大。前述地方产投高层对这些公司的建议是,可以创新融资方式,考虑对药证等各类资产进行结构化处理,或是其他的灵活融资方案。

“我们今年布局药这块会少一些,更多会把重要的发力点放在器械、原料药上游等。”前述地方产投高层说。

刚刚过去的5月,公开信息披露了八起医疗器械企业融资信息,过半有政府引导基金或有政府背景的出资人参与,包括安徽生命健康基金、山东健康基金、川创投、厦门高新投、北京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等。

投早投小投新技术,是后新冠疫情时代医疗及多数行业投资人的共同“避险”选择。“有些健康赛道第一、第二名估值已经比较贵了。”前述政府基金医疗方向投资人分析。因此,有人会转看一些更精专的小领域,比如基因疗法、TCR-T细胞、合成免疫疗法等。从事TCR-T细胞治疗的新景智源在今年获得近亿元级A+轮融资,苏州工业园区控股公司旗下基金参投。

毕竟,给政府做投资,投错了,是要追责的。

5月29日,新加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淡马锡在官网发表声明,对一项投资进行了内部审查,“尽管该投资团队在得出投资建议的过程中没有不当行为,但是该投资团队以及对投资决定负责的高级管理层承担集体责任,并因此减少了薪酬”。

中国也有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未按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风险分析、投资并购未按规定开展尽职调查、项目管理混乱等情况,都要追责。

因此,曾经拿过政府投资的企业,继续获得注资的机会。“比如说跟我们合作的子机构,就会把之前直投基金投的类似的拉出来,逐一的进行一个挑选。”一位政府引导母基金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

“经历了一些外部环境变化,大家发现,产业链上游的仪器和耗材,万一断供就会对行业造成很大的问题。”前述政府基金医疗方向投资人认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会使医疗产业发展更健康、更全面。

具体而言,新药中,AI筛药、基因编辑还有机会;器械中的IVD设备、质谱、测序等新疗法的新工具,则是目前较受关注的。在这些领域,首都大健康基金、深圳高新投多有出手,投资了齐碳科技、至秦仪器等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器械企业。

当投资成为招商利器
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对地方政府可能意味着另一层含义——招商引资。

四川省广安市宣传部在发布岳池医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消息时称,该基金将“注重本地经济发展,促进医药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

“都是想通过和资本合作,通过招商的形式来恢复、提升各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一位大型投资机构高管认为。

从财政拨款或直接投资,转向成立产业基金进行投资,对政府而言,不仅是把专业的投资事项交给专业的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获得一笔“融资”。比如,华南某地在遴选特色产业基金管理人时,就要求“接单”的投资机构同时出资,并向社会募资作为配套,约占基金总额的三成。

苏州市在工业园区创新药、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双核”发展之下,每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约100亿元,累计融资规模超500亿元。其中,高新区已有近百家医疗器械企业获得头部资本各轮融资,融资金额超100亿元。

前述大型投资机构高管算了算,“有些产业基金体量大的,要募十几个亿,难度不小。”这既提高了相关引导基金管理人的门槛,也可以视作政府一种管理手段。投得不好,投错了,亏的不单是政府的钱,还有机构自己的。

这位高管说,“我觉得我没这个本事,真的,我搞不定。”

对企业,地方产业引导基金的投资也有“附带条件”。必须是当地企业,如果是外地的,则要求企业注册地搬到当地。前述企业创始人就已应“金主爸爸”要求更改了注册地。

“基金+招商”,是多地已经验证的产业发展经验。在苏州,专门投资设立的“苏州基金”中,就要求各合作子基金需在苏州下辖区县注册设立,对苏州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投资总额最低不低于母基金出资额的60%。

“这个投资策略决定了为本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增强金融有效供给,是苏州基金的天职。”苏州基金最大的出资人、苏州国发集团副总经理张统表示。

如今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余家,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以及产业、人才、技术三个专项竞争力,在全国215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均居首位。“很多企业要拿地、建厂房,我们供应不足的,已经溢出到吴中区甚至周边无锡、南通、杭州,形成了上海-苏州沿着高速公路继续向两个方向延伸的一条产业带。”一位当地招商人员告诉《财经·大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城市和地区想复制“基金+招商”模式。

2023年5月31日,在上海奉贤区“基金+基地+产业”大会上,该区政府就提出,希望通过创新推进“基金+基地”招投联动、撬动创业投资基金的模式,为此,还专门起草了一份文件,给予产业基金参与主导的产业园区以息促投、鼓励引导基金支持、“拨投贷”联动等。

山东菏泽说得更加直白,设立“菏泽现代医药港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目的就是,“加快抢占优质项目资源、引导优势企业加速落地”。

生物科技企业中,已经出现为了获得投资更改原计划的注册地的情况。一位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招商人员告诉《财经·大健康》,落户能有多少配套投资,本来就是招商引资的“砝码”,现在,它变得更“卷”了。

这位招商人员强调,并不是哪里给的钱更多,哪里就更适合企业发展,“我们还能给企业更多,比如更好的融资环境、产业链的完整度、方方面面的协同”。
来源:财经大健康 作者:凌馨
启金智库 将于 2023年11月24-26日 在 北京 举办《产业基金(含国资)设立运作退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投资估值、项目尽调研判/交易设计/投后管理实操和案例专题培训》,特邀三位在产业私募股权基金一线拥有十几年优秀实操经验的行家主讲,洞悉产业基金募投管退运作中的各类机遇和挑战,助您建立展业必要的知识体系、实战技能和有效人脉,诚邀您的参加!
【课程提纲】
第一讲、产业基金(含政府/央国资LP)设立运作、重点条款、监管实务
(时间:11月24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魏老师,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隆安全国私募基金与股权投融资专委会主任,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和国资产业基金业务顾问,在十几年的执业经验中,长期从事私募基金的设立及运作、结构化设计、基金募集、尽职调查、投资策略、文本制订、交易过程监控等法律服务,领域涉及房地产、医疗、高科技、教育、贸易、农业、仓储物流等,参与投资的项目资金总规模超百亿。
一、产业基金政府基金概述
二、产业基金的设立及运作一般规范(含政府/央国企LP)
三、产业基金运作法律实务关注要点(含政府/央国企LP)
四、政府/国资产业基金监管关注要点
五、答疑与交流

第二讲、合伙型私募基金(含国资)主要退出方式、争议关注要点及典型案例分析
(时间:11月24日下午13:30-16:30 )
·主讲嘉宾:魏老师,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隆安全国私募基金与股权投融资专委会主任,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和国资产业基金长期业务顾问。
一、私募基金退出方式1——上市减持退出
二、私募基金退出方式2——对赌回购
三、私募基金退出方式3——份额转让退出
四、合伙型私募基金争议解决退出
五、合伙型私募基金清算
六、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基金退出中的责任关注点
七、以终为始,从退出看设立时注意些什么?
八、答疑与交流

【互动交流研讨会】
强化彼此认知、问题答疑解惑、实现合作共赢
(时间:11月24日下午16:30-17:30 )
环节一:参会嘉宾自我介绍(可展示PPT)
环节二:实操问题交流研讨(提前发会务组)
环节三:潜在合作机会发掘

第三讲、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投资逻辑、主要赛道、投资估值及案例分析
(时间:11月25日上午09:00-12:00 )
· 主讲嘉宾:龚老师,盛堃投资创始合伙人,高成创投基金董事。拥有20多年创投职业经历,工信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聘咨询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高级经济师。
一、怎样从多维的视角,精准把握新兴产业的赛道?
(一)怎样识别“有效”新兴技术?
1.从Gartner成熟度曲线,看新兴技术发展演变趋势
(二)“有效技术”的三维评价模型
1.“有效技术”的三维识别框架
2.维度一:新功能,技术迭代构成供给端升级创新→带来新需求
3.维度二:新产品,新技术路径诞生新供给→催化新需求
4.维度三:新业态,新应用场景驱动新需求→催生新供给
5.筛选对象:“5领域+15新兴产业”有效技术
(三)新兴技术:三视角全景对比
(四)对新兴技术的定量评估
二、新材料:投资逻辑、主要赛道、投资估值及案例
(一)新材料的产业图谱
(二)新材料行业的投资逻辑
(三)新材料行业的分析框架
(四)新材料赛道一:半导体材料
(五)新材料赛道二:前沿新材料
(六)新材料赛道三:超高性能纤维
(七)新材料企业的估值方法与案例
三、新能源:投资逻辑与主要赛道、投资估值及案例
(一)新能源产业:现在在哪儿?
(二)新能源赛道一:固态电池
(三)新能源赛道二:钠离子电池
(四)新能源赛道三:钙钛矿
(五)新能源赛道四:液流电池与储能
(六)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估值方法与案例
四、半导体:投资逻辑与主要赛道、投资估值及案例
(一)半导体产业链及成长驱动力
(二)半导体的投资时钟
(三)半导体投资的底层逻辑
(四)半导体:主要投资赛道
(五)半导体企业:怎样估值?
(六)半导体行业投融资及IPO概况
五、答疑与交流

第四讲、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逻辑、主要赛道、投资估值及案例分析
(时间:11月25日下午13:30-16:30 )
· 主讲嘉宾:龚老师,盛堃投资创始合伙人,高成创投基金董事。拥有20多年创投职业经历,工信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聘咨询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计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高级经济师。
一.生物医药产业图谱与发展趋势
1. 什么是创新药?以及创新药研发上市的流程
2. 生物医药的产业图谱
3. 全球创新药市场
4. 国内创新药发展现状及问题
5. 创新药投资:是一条好的赛道吗?
二.生物医药的投资逻辑与方法
1. 中国创新药发展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2. 国内创新药面临的突出问题:靶点拥挤
3. 中国创新药进阶路线
4. 新药研发周期:从开始到成功上市
5. 生物医药项目的评估模型及实操
6. 近年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案例总结
7. 对于生物医药投资的若干思考
8. 创新药投资的核心:是什么?
9. 创新药:产生回报的关键是什么?
10. 创新药销售收入的核心:临床价值是商业价值的基石
11. 创新药投资的核心逻辑
三.生物医药:主要赛道
1. 从创新药研发图谱,推演投资赛道
2. 中国新药研发: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3. 海外创新药研发三大趋势,是投资策略的导向
4. 美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情况
5. 创新药赛道之一:细胞与基因治疗
6. 创新药赛道之二:双特异性抗体
7. 创新药赛道之三:ADC(抗体药物偶联物)
8. 创新药赛道之四:核酸药物
9. 创新药赛道之五:溶瘤病毒
10.创新药赛道之六:合成生物学
11.创新药赛道之七:细胞凋亡与PROTAC蛋白降解技术
四.生物医药企业:怎样估值定价?
1. 科技型成长企业:估值定价的难点在哪里?
2. 创新药企业估值:为什么相对估值法“失灵”?
3. 未盈利企业:怎样从盈利能力角度估值?
4. 生物医药企业:怎样估值?
五.案例分析
1. 案例1:前沿生物——DCF测算
2. CRO/CMO企业:适用于DCF估值方法
3. 医疗器械企业:适用于EV/EBITDA倍数估值方法
4. 创新药估值参考模型:3-4.5倍峰值销售PS
六.生物医药赛道:投融资及IPO情况
1. 整体情况:一级市场投融资趋势较去年节奏放缓
2. 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同比去年呈减少趋势
3. 投资轮次:早期轮次事件数量占比超50%
4. 资本市场:生物医药IPO事件
5. 中美港三地:创新药市场表现及走势
6.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投向哪里?
七、答疑与交流

第五讲、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投资逻辑、项目尽调筛选与风险研判实务和案例解析
(时间:11月26日上午09:00-12:00 )
· 主讲嘉宾:罗老师,现任某央企产业资本/基金资深风控官,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风控、合规管理、法务等工作十几年,历任过中信国润基管、中植集团下属金融板块公司风控部负责人、首席风控官等,累积主负责过近两百个项目的风险评审工作,曾作为业务总监,主负责多个项目的成功投资和退出,拥有丰富的项目筛选、尽职调查、风险识别和评估,项目商务谈判、交易结构设计、风险管理、投后管理、退出全流程实务操作经验。
一、经济形势与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宏观思考
二、项目筛选考量要素
三、项目财务尽调实务、风险要素及案例分析
四、项目法律尽调实务及案例分析
五、常见估值方法、风险管理实务及案例分析
六、答疑与交流

第六讲、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交易结构与关键投资条款设计、投后管理与退出实务及案例分析
(时间:11月26日下午13:30-16:30 )
· 主讲嘉宾:罗老师,现任某央企产业资本/基金资深风控官,专注于私募股权投资、风控、合规管理、法务等工作十几年。
一、投资的交易结构与投资协议条款设计
二、日常投后管理内容及风控实务要点
三、投后主动管理与赋能搭建及案例分享
四、项目退出路径及现状比较研究
五、答疑与交流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23/917_1700669430764.jpg?width=640&size=49180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23/881_1700669430852.png?width=1080&size=234678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23/534_1700669431303.png?width=1080&size=267676
往期推荐
产业基金设计和运作模式分析

政府引导基金的退出如何破局?

国资参投私募基金受国企参股办法适用范围之影响

跟踪政府投资基金:投向哪里?有何特点?

盘点2023年新设立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

《郑州市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发布

《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实施(附全文)

《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解读分析(定义、适应范围和企业形式、参股投资行为要求、投后管理、参股退出、国有基金投资行为等)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23/262_1700669431528.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亿政府引导基金流向梳理:生物医药能抢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