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城税“事”丨习水税务:税润红城 枫行有我——解锁基层税费治理新模式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红城“税事”国家税务总局习水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把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紧密结合,以“税润红城 枫行有我”为创建品牌,健全完善多元预防调解机制和联动调解机制,切实为纳税人办实事、解难题,在实干担当中奏响时代强音,描绘现代税务最美“枫”景。
“红色旗帜”定向领航。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县系统建立“党委会+理论中心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小组”四级联动学习、研讨模式,共学共研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三联三用”,通过完善“分局+县局”联动机制,实现“三联动三共用”。“三联动”即联动宣传辅导、联动分析涉税(费)行为、联动解决矛盾争议。“三共用”即信息资源共用、人才资源共用、文化资源共用。坚持模范带动,紧紧抓住办税服务的急难愁盼问题,成立1支习税先锋队,设立2个党员先锋岗,充分调动分局人员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税费矛盾争议调解工作,把主题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的实招硬招。
健全机制实干续航。聚焦统筹协调,组建习水县枫桥分局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压实10项责任分工,统筹指导枫桥税务分局落地生根,确保简单争议“马上办”,复杂争议“团队办”,疑难争议“合力办”,重大问题“党委办”,已化解潜在矛盾共计132次。聚焦建章立制,制定《国家税务总局习水县税务局矛盾争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国家税务总局习水县税务局“法援惠民生”专家门诊办公室工作制度》等制度文件。聚焦平台搭建,依托智慧税务建设,搭建智能互动平台。开设“习税直播间”,开展税法宣讲线上直播26场,培训辅导1500余人次。依托“习税管家”,搭建优质服务平台。采取“实地走访+座谈问需+电话沟通”方式,走访沟通861户企业,开展问需座谈会12场,在基层一线听呼声、问需求、解难题;依托“税务+邮政”模式,搭建便民利民平台。在税费政策宣传、发票免费邮寄等工作中深度合作、共同发力。
优中选优人才护航。统筹打造团队,成立涉税(费)矛盾争议调解团队、“法律援助专家门诊办公室”、线上纳税服务团队、网格化管理团队4个专职团队,让调解能力强起来;统筹人力配置,集成县局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行业协会、业务能手,打造集“1名党委委员+3名公职律师+14名业务骨干+N名党员志愿者”的金牌调解团队,让调解渠道活起来;统筹人才培养,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将县局青年干部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共65人分两批次在贵州大学开展了税收业务提升培训,着力选优配强枫桥分局人员力量,让调解效能优起来。
跨区合作联动助航。业务共建,与古蔺县税务局联合创立川黔税费联办品牌“川黔税悦之家”工作室,围绕党建、征管、纳税服务等多个维度举行了14轮次深入探讨,在原有“跨区域税费联办专窗”的基础上拓展6大类22项具体举措,实现了跨省涉税业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矛盾共管,“川黔税悦之家”工作室构建起“一个团队管理、一本规范明口径、一套系统优服务”的征管服务模式,延伸跨区域税费服务触角,联合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邀请了两地17名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代表参加跨区域税企银座谈会,“沉浸式”体验川黔跨省通办服务新举措,开创“争议共管”合作模式。人才共培,与古蔺县税务局建立优秀人才共建培养机制,定期互派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等部门税干进行挂职交流学习,实现双方征管与服务的优势互补,连通协作资源。相关经验做法获得中国网、中国税务报、贵州日报等中央级省级媒体报道。
来源:习水县税务局 王丹丹
编发:遵义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20/810_1700455273843.jpg?width=1000&size=6339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