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得|《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阅读感悟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17/730_1700205910911.jpg?width=553&size=57849http://file.tax100.com/o/202311/17/253_1700205911205.png?width=651&size=6010
开启本书的阅读,得益于《置身事内》作者所列的扩展阅读书目,因为通常我不太会主动选择阅读历史类书籍,觉得读来沉闷、枯燥,有些又偏学术,当然《明朝那些事儿》除外。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葛剑雄的作品,从1987年开始,作者就从“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的角度发表了丛书,二三十年来,“中国历史的统一与分裂”一直是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耳熟能详,简要了解中国历朝历代兴衰史,会发现这句话似乎证实了这种分合的规律。在传统或主流的说法里,“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是支流,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我也是持这种认识的,除了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些割据争霸的时期,其余均是大一统的天下。在作者看来,这是根据朝代来划分的,即如果一个朝代被称为统一王朝,则将这个朝代从头到尾都计算为统一时期。他认为这违反了历史事实,因为“分裂是对统一而言的,如果没有统一,也就谈不上分裂。已经统一了的政权变成几个,或原来属于该政权的一部分脱离了、独立了,可以称为分裂。但从来就存在的,不属于该政权的地区或政权就谈不上是什么分裂。”根据作者的标准及具体计算,从公元前221年至1998年这两千二百一十九年间,统一的时间有九百五十二年,占43%左右,因此分裂的时间比统一要长。我想统一和分裂的标准因人而异,何谓统一,何又谓分裂,这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历史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统一和分裂背后是民族、文化的演变、融合和发展。
书中作者还论述了农民、市民、知识分子等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统一与分裂的态度。对统一与分裂作出最大牺牲的是农民,最冷漠的也是他们,因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感受到的是赋役的轻重,任何轻徭薄赋的政策都会受到他们的欢迎,政权的大小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关系,改朝换代不过像是换了一任县官或东家。包括商人、手工业者、工人和市民在内的市民阶层对统一和分裂的关注程度和反应就大大超过了农民,这其中有市民意识的增强,如国泰民安、发财致富、公平交易等观念,以及他们对商品经济和原始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追求,统一与分裂着关乎他们的直接利益。对于知识分子而言,统一与分裂有着更为明确的观点,如老子提倡的“小国寡民”,有的知识分子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运用,奔走呼告,不遗余力,尽管他们的活动会暂时加剧冲突,但总体来说对统一、集权国家的形成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17/550_1700205911409.jpg?width=1080&size=110553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17/958_1700205911591.png?width=651&size=6010
在前言中,作者提到“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无意寻求昔日的天下,无论如何这已经是历史,但今天的中国是昔日的天下的产物,无论你视为遗产还是包袱,都不能不接受。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必须放眼未来的天下,在21世纪的世界上占有我们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再认识一下昔日的天下的目的——让自己知道什么应继承,什么该抛弃。”虽然读完本书我仍有很多不太理解的地方,但对不同的学术观点、看问题的角度有新的认识。读史可以明智,通过阅读了解历史,才能站在更高的视角理解现实。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17/818_1700205911791.jpg?width=258&size=17765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税务局
审核:市局办公室
编辑:市局办公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