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深圳民营经济“名片”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385_1698984945438.gif?width=304&size=1068030点击蓝字,立即关注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399_1698984945826.gif?width=427&size=740983
近日,《中国财经报》头版刊登了我市民营经济的有效经验做法及成效,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387_1698984946142.gif?width=116&size=6237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311_1698984946245.png?width=880&size=1118881
广东深圳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营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约六成,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深圳共有4家民营企业进入前10名、8家民营企业进入前100名。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近年来,深圳通过管好用好中央直达资金、持续减税降费、优化财金联动等,积极发挥财政政策效应,协同用好金融手段,支持民营企业降成本、增信贷、稳预期、强能力,持续擦亮民营经济“名片”。
惠企政策“东风”劲吹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KG),是一家专注为个人与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可穿戴健康产品和便携式健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近年来,专精特新企业奖励、企业数字化改造扶持、医疗器械认证扶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极大地鼓舞了企业,激励我们持续深耕,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品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SKG董事卢书平说。今年,该公司颈椎按摩仪G7pro的外观专利获得了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优秀奖,相关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得到行业的充分肯定。
深圳市财政局局长代金涛介绍,近年来,为促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深圳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连续出台政策助企纾困、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联动生产端促消费,推动工业稳增长、提质量。今年上半年,全市已落地新增税费优惠政策资金214.87亿元。
国内绿色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深圳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信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得益于算力需求的增长,该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已在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京津冀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区域构建了绿色算力数据中心集群。
眼下,易信科技正推进算力承载平台升级改造,以更好地满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高算力需求。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享受惠企政策优惠资金86万元。
“这些资金真是‘及时雨’,缓解了公司的融资约束,降低了经营成本,对于提升公司在算力和绿色低碳方面的产品优势及技术竞争力很有帮助。”易信科技总经理张利民说。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深圳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已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16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770万家次。同时,上述政策坚持“长短结合”,短期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长期有助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体系。
“上半年,深圳市针对绿色智能家电、全屋智能等出台了优惠政策,这对于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是极大利好。”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负责人荣高君说,公司将搭乘政策的“东风”,将更多的补贴资金全面投入到研发、产品创新中,实现全屋智能全维度的突破和变革。
“财政+金融”组合拳显成效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金融业发展能级等目标,深圳财政构建起财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联动体系,打好“财政+金融”组合拳。
2015年,深圳财政成立全国首个千亿级规模的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百亿级规模的天使母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早中期、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发展。
截至2023年6月底,引导基金参投子基金144支,子基金规模超4700亿元,总体放大倍数为4.56倍,带动和杠杆效应明显;引导基金及其参股子基金直接投资的初创期和早中期项目合计超2300个,投资金额超1000亿元。
为有效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深圳财政活用风险补偿资金池,为万亿级贷款“分险”——2018年出资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银行机构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放贷形成的符合规定的不良贷款给予风险补偿,补偿比例最高可达50%。截至2023年7月,资金池累计入库项目100.4万个,入库贷款约1.57万亿元,涵盖25.63万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020年,深圳财政出资13亿元成立融资担保基金,为合作的国有及民营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向该市中小微企业贷款和债券融资开展的担保、保证保险业务予以再担保,给予20%—50%的分险支持。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备案受理再担保业务4.7万笔,撬动银行贷款550亿元,再担保责任额241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2.8万户。
组合拳政策效应已经显现。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贷款增加6730.95亿元,同比增加1201.76亿元;截至9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7%、42.3%,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同比增长19.6%。
进入四季度以来,各地正全力以赴抓冲刺、抓收官。代金涛表示,深圳财政将持续加大融资支持政策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一方面,以引导基金为抓手,联合全国社保基金会、保险机构、头部券商等,共同设立基金为中小企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并联通各类资源,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另一方面,适当降低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入池门槛,扩大受益企业范围,提高企业风险补偿比例,让财政金融政策惠及更多企业。
来源 | 中国财经报
END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242_1698984946503.gif?width=640&size=140720
点分享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157_1698984946825.gif?width=640&size=142177
点收藏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362_1698984946915.gif?width=640&size=156315
点在看
http://file.tax100.com/o/202311/03/485_1698984947058.gif?width=640&size=176774
点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