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金智库 发表于 2023-9-5 00:10:40

城投的“困境”与“破局”


9月15-17日郑州 | 县域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土地+产业等综合化运作实操和案例专题

一、城投的渊源
城投,顾名思义就是城市投资平台,其一般由地方政府设立,作为各地方政府的“代言人”,参与市场经营与投融资活动,是全国各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平台,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明白城投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下过去四十年我们国家快速崛起过程中,那独特的“中国城市商业模式”。
城镇化的进程意味着城市建设更新,需要地方政府开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公路、搞市政、建公园等等。搞基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光靠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巨大的基建支出,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大量对外借款来维持。借了钱总是要还的,何况还有不低的利息成本,但基建项目本身大多都是非盈利性质的,难以获得获得持续经济收益。那怎么办呢,基建会带来相应的社会收益,促进城市形象提升,提高城市影响力,从而带动土地的增值。没错,这里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土地财政”,随着土地价值提升,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实现资金回笼,再用这笔钱偿还之前的债务,或者开启新的基建投资,然后再向外部举债,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因为这套逻辑的背后是地方政府,这么多年来投资者都很买账,也就逐渐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城投信仰”。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623_1693843837290.png?width=626&size=37756
但是,这套模式有效运作需要经济保持上行趋势,土地及房地产市场作为重要的一环也要保持上行的趋势。如今我国的城镇化率超65%,对于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该模式未来的可持续性值得注意。
在上述的商业模式中,地方政府作为主导,既要建设又要融资,但是地方政府的身份又不适合直接开展相关活动,所以会授权指定“代言人”,即成立相应的城投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由地方国资委、人民政府、财政厅等机构作为股东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城投债简史
城投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便是给地方政府搞钱,也就是其对外融资所发行的城投债,我国城投债的主要类型有:①企业债;②中期票据;③公司债;④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⑤短期融资券。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794_1693843837420.png?width=626&size=54688
我国城投债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①初步发展阶段(2008年以前),1992年浦东新区建设债券成功发行正式拉开了我国城投债的序幕,但当时城投债发行规模相对较小, 2008年前城投债券共发行66只,发行规模合计781亿元。
②快速发展阶段(2008-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在“4万亿”计划的背景下,城投平台迎来了宽松的监管环境,城投债呈现爆发式增长,2008-2009年,城投债发行规模从495亿元增长至1572亿元,同比增长2.18倍。
③滞缓发展阶段(2010-2011年),中央层面逐渐关注地方债务问题,出台政策对城投平台进行清理,规范融资行为,禁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出现城投债信用事件。这一时期,受到政策限制以及风险事件负面影响,城投债年发行规模维持在2000-3000亿元,年均增速维持在27%左右。
④井喷式发展阶段(2012-2014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地方基础设施的投入,发改委放松了对企业债发行审核流程,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放松可发债名单,加速推动城投债的发行,2014年城投债发行规模近1.5万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倍,较2011年增长了4.8倍。
⑤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随着地方债务风险不断累积,国家出台政策对城投平台进行规范。新预算法、“43号文”的出台明确了城投债与地方政府的信用不再挂钩,地方政府不再对城投债提供隐性担保,从而推动城投公司开始市场化转型,城投债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中央监管政策不断演化,城投监管经历了多轮“松-紧”周期,城投债融资规模也呈现一定周期性变化。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384_1693843837566.png?width=845&size=61528
三、城投债近况
从规模上来看,2023年3月共发行1192只城投债,发债主体合计830家,发行量总计8309.98亿元,偿还量总计5508.18亿元,城投公司通过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2801.81亿元。发行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0.13%,偿还量同比增长45.22%,净融资量同比上升60.80%。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815_1693843837817.png?width=628&size=54854
从类型和期限来看,2023年3月私募公司债发行规模超越超短期融资债券和一般中期票据,发行量最高;以1-3年内发行期限为主,其次是1年期限的债券。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496_1693843837885.png?width=634&size=24494
从地区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和浙江省发行城投债数量和规模最大,远超其他省份,净融资规模均超1000亿元。一些省份,例如甘肃省、贵州省和云南省,由于近期负面事件频发,对区域内城投债务发行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再加上偿还量偏大,这三个省份第一季度的城投债净融资额为负。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548_1693843837955.png?width=804&size=51398
从发行利率方面来看,2023年3月城投债的发行额加权平均利率为4.47%,与上月基本持平,不同期限、主体级别的城投债利率见下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266_1693843838156.png?width=703&size=31943
四、城投问题
1.城投“招数”
城投的核心功能就是便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其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挣钱”、“借钱”、“用别人的钱”等手段。
“挣钱”,说的是地方城投平台通过正常的产业经营,获取营业收入与利润来创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比如,有的城投经营地方国有支柱工业企业,有的负责经营地方的旅游业,有采矿的、发电的、卖地的,还有搞风投的……总之,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通过正常的市场经营为地方政府挣钱,细水长流,持续盈利。
“借钱”,说的是地方政府以城投平台公司为主体,通过对外举债的方式融资。各地都有专项债、政府债、企业债、基金债等等,本质上都是依靠地方政府的信用与背书,以未来的财政收入或项目现金流为底层资产获得融资支持。这里面有公开发行的债,也有非公开借的钱,有标准化的,也有大量非标的,所以存在大量隐形债务,也是城投发展到今天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用别人的钱”,说的是地方政府绑定社会资本(包括央企、国企、民企等),借助社会资本完成相关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常见的有PPP项目、BOT项目、BT项目、FEPC项目等等,本质上都是地方政府或城投与其他企业合作,由企业方负责融资、建设、运营等事宜,政府承担后期的付费责任。往往能达到地方政府当下没有钱但是能把事儿给办了的效果,至于未来难以支付可行性缺口补贴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2.城投“危机”
目前相当一部分城投面临着“钱荒”甚至是“生存”的严峻局面,如:重庆能源等16家企业申请破产重整,兰州城投技术性违约,贵州政府公开表示债务超出还款能力……凸显了当前城投的困局。
城投非标违约事件数量创历年新高,2023年1-4月违约事件为73件,数量创下2018年有统计以来新高。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690_1693843838217.png?width=628&size=19944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年1-4月的城投非标违约主要发生在贵州和山东,合计占比超过七成。2018年以来贵州城投非标违约事件数量高达138件,大幅领先其余省份。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235_1693843838290.png?width=855&size=59954
从城投有息负债的规模来看,2021年总规模约50万亿,较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9%以上,头部500家城投有息负债约24万亿。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341_1693843838492.png?width=769&size=97789
当前,城投普遍面临“债务负担重、资金缺口大、造血能力差”的局面,通过对多家城投调研发现,大部分城投每年的业务现金流净额往往只能覆盖个位数百分比的当年还本付息金额,基本靠债权融资借新还旧填补缺口,有息负债越滚越大。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797_1693843838649.png?width=761&size=71042
可见,问题已经暴露,这样的压力要怎样扛过去?“城投信仰”还能否继续传唱下去?
五、为何出现城投问题
1.财事失衡—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助长了城投债务。
简单来说就是地方普遍要干的事儿多,能支配的钱少,而导致的收支不平衡。面对大量财政收支缺口,地方政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借助预算外收入来补充,其中以土地出让金收入及各类融资较为突出。一旦经济放缓、房地产不景气、融资渠道紧缩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支出有增无减,积累下来的债务也会不断暴露出来。
2.债务难续—再融资能力恶化导致城投债务滚动难以持续。
前几年尽管城投债务规模不断增长,但通过滚动融资,“借新还旧”的方式,使得风险始终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随着近几年城投公司融资政策的规范,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城投的再融资能力堪忧,城投债务面临难以维系的风险。
3.市场主体的理性加剧城投债务风险。
随着政府信用与城投公司逐渐脱钩,城投公司逐渐以市场化主体身份参与融资,然而受自身资产大而不实、负债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城投公司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融资能力不足问题凸显。
六、怎么解决城投困局
1.中短期,谋划基于底层资产的短中期融资“组合拳”
中短期内应对城投债务问题,除了传统方式如借新还旧滚动、财政资金注入等方式外,采用资产经营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嫁接全新资源不失为很好的尝试。
(1)存量资产负债减法。城投持有的资产往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如:民生、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等,大部分往往没有经营属性,却背负大量债务余额。可以通过挖掘价值转出到相关国资平台处置清理,从而剥离、处置存量低效、无效资产负债。
(2)资本结构优化。有效利用相关金融工具,整合底层资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包括:ABS、类REITs、以及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积极探索公司层面的股权融资模式,如:上市融资、股权引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积极使用可转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等手段进行债务重组减负。
(3)新资源、新业务注入。由于地方传统资源(如:土地、物业)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水、电、气、环保、交通等)总量有限,“城投”须拓宽思维积极创新,创造新资源与新特许经营权,如:新公共用事业类(如:新能源服务)、新经济类(如:绿色经济、免税零售)、园区特色类(如:生产保障)、周期性资源类(如:城市更新)、自然资源类(如:流域资源)等。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668_1693843838738.png?width=547&size=68270
2.长期,引导城投转为市场化城市资产运营商
以大体量国有资本为基础,通过“管资本”能力和“市场化战略”、“投融资能力”、“业务经营手段”等方式突破资源限制,复制壮大业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具备自我造血能力,成为市场中更重要的经济参与主体。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161_1693843838847.png?width=1000&size=371464
3.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因其灵活性强、无严格司法程序约束、成本较低等优势,近年来广泛为众多商业企业用于化解债务风险。如,遵义道桥债务危机化解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展期重组,推动各类市场主体银行类、非标类债务展期、重组、降息。根据重组协议,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4.5%/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该债务危机,最终由金融机构帮其咽下了苦果。债务重组通过金融机构的暂时让利,使得城投公司获得宝贵的缓冲期,为城投公司恢复再融资能力赢得时间。
4.破产重整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指出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2021年4月,国务院再次发文指出要对失去清偿能力的城投公司依法进行破产重整或清算。但是,在部分省市地方财政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如果轻易放开城投债务的司法重整,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示范效应,对地区政治形象、经济发展与金融环境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5.央行收购
央行收购社会效益大但短期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所对应的债务组建“资产包”,暂由央行在表外接管。后期由央行依据当年“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渐进式收购并入表,并真实释放长期基础货币。该方案的实施前提为强财政预算约束、强收支约束,以及通货膨胀能被有效控制,通过特殊的货币制度安排,帮助地方政府尽快减轻债务包袱,缓解地方政府的付息压力。但是,该方案并未解决地方政府收支失衡的问题,难以实现治本的效果。
来源:浙国投Z G T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145_1693843839023.png?width=800&size=1774903
产融公会 & 启金智库 将于 2023年9月15-17日 在 郑州 举办城镇化投融资专题(第20期)《县域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项目谋划+资金投融+土地利用+项目申报+产业招商+产业基金+国企发展等综合化运作实操和案例专题高级研修班》。特邀7位有丰富经验的实战型专家主讲实操经验与案例。
【课程提纲】
第一讲、县域城镇化项目谋划+资金投融+土地综合开发实操及典型案例
(时间:9月15日上午9:00-12:000)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和发改委双库专家,中至远集团总裁。
一、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新逻辑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项目策划与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及案例分享
三、平台公司授权经营模式转型及与社会资本合作要点分析
四、企业市场化投资新型城镇化项目模式与实务案例
五、县域新型城镇化片区开发项目投融资模式解析及案例分享
六、县域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联动自平衡模式
七、新政下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的融资
八、答疑与交流

第二讲、县域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与投融资模式创新
(时间:9月15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城镇化投融资的背景与逻辑
(一)“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特征
(二)浙江的未来社区实践
(三)城市是有机生命体
(四)城市长期综合财力的内涵
(五)城镇化投融资的总体形势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一)转型发展方向与多层次任务
(二)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
(三)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优化
(四)培育主营业务板块
(五)培育核心能力
(六)聚集高水平人才团队
(七)多元化低成本融资
(八)融资平台牵头PPP模式
(九)转型为产业组织商
(十)有为政府的全力支持
三、投融资模式创新
(一)多元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二)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工具组合
(三)利用公募REITs盘活不动产资产
(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五)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建议
四、答疑与交流

第三讲、文商旅融合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时间:9月15日下午16:30-17:30)
·主讲嘉宾:闵闵,金榜(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文旅产业的时代背景及发展机遇
(一)文旅困局与城市困境
(二)文旅项目发展新趋势与规律阐述
二、以文化城,文旅兴城——以项目案例阐述文旅融合实践
(一)文态—— 属地文化的挖掘与活化路径
(二)形态——沉浸式场景的营造要点和方法
(三)业态——产品体系的完善逻辑
三、城市文旅在城市更新中的新机遇——城市文化为起点的全产业链结合
四、答疑与交流
参会人士破冰 互动交流研讨
(时间:9月15日下午17:30-18:00 )
从现场参会的不同地方政府、城投国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产业方等不同主体出发,破冰加强彼此认知,现场互动交流研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167_1693843839493.png?width=1080&size=332599

第四讲、乡村振兴项目申报、资金来源、产业招商及典型案例
(时间:9月16日上午9:00-12:00)
·主讲嘉宾:陈青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全球智库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青松智联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2023 年乡村振兴 8 大支持项目及申报
(一)补贴类
(二)补助类
(三)贷款类
(四)园区示范类
(五)数字乡村类
(六)挂牌认定类
(七)奖励类
(八)其他类
二、乡村振兴项目 12 大资金来源
(一)中央预算内投资
(二)财政预算内专项
(三)涉农资金
(四)政策性银行资金
(五)乡村振兴债券
(六)政府引导基金
(七)商业银行资金
(八)保险资金
(九)担保资金
(十)社会资金
(十一)机构投资金
(十二)资本市场资金
三、 乡村振兴产业招商
(一)招商渠道
(二)招商模式
(三)招商技巧
四、 实操案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
五、 实操案例: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落地
六、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重要机遇
七、答疑与交流

第五讲、运用产业基金助力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资本招商和产业投资实务和案例
(时间:9月16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朱宏飞,方正多策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10余年产业投资经验,多年农业及大消费产业投融资工作经验。
一、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力点
(一)产业基础调研
(二)产业特色挖掘
(三)产业及产业链打造
(四)产业基金如何影响区域经济
二、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的实务要点
(一)什么是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二)如何组建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三)为什么要把涉农补贴资金升级为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四)如何玩转资金与产业?
(五)乡村振兴产业基金,项目在哪里?
(六)政府资金出资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的比例能否低一点?有什么风险?
(七)政府没什么钱,但是要项目怎么办?
(八)乡村振兴基金怎么投资企业?标准是什么?怎么收益?
(九)涉农企业投资风险是什么?怎么把控?怎么规避?
三、乡村振兴的产业招商实务
(一)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二)乡村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与特征
(三)乡村产业招商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四、答疑与交流

第六讲、县域和乡村振兴的土地整治开发利用实务及案例
(时间:9月17日上午9:00-12:00)
·主讲嘉宾:于欣,土地开发利用专家,曾任职于国内甲级规划院土地业务负责人、国内知名科技园区、科技城建设集团。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资类型、投资模式、盈利模式、融资模式与隐形负债规避
二、乡村振兴之集体土地入市操作前提、流程、产业导入与风险规避
三、案例剖析
四、答疑与交流

第七讲、有效利用土地/土地指标/河砂/矿产/碳权/林权/旅游等公共资源谋划项目及投融资实务要点和典型案例
(时间:9月17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蒋中松,浙江深度求索工程管理咨询总经理,国家发改委PPP入库专家、国家财政部PPP入库专家、金融工程硕士、IPMP项目经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中国技术经济协会投融资分会理事。
一、项目策划谋划的现状与形势
(一)项目策划谋划习惯单打、单刀、单线
(二)项目策划谋划需要群策、群力、群智
二、利用公共资源策划谋划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利用公共资源策划谋划项目的必要性
(二)利用公共资源策划谋划项目的可行性
三、有效利用公共资源谋划策划项目的要点与案例
(一)土地资源
(二)土地指标资源
(三)河砂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碳权资源
(六)林权资源
(七)旅游资源
(八)政策资源
(九)其他各类资源结合项目开发要点与案例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709_1693843839718.png?width=384&size=57067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707_1693843839771.png?width=1080&size=234678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693_1693843839843.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397_1693843840008.png?width=1080&size=307955

往期推荐
一文弄懂政府特许经营及项目操作流程

区县级城投公司提升融资能力的建议和途径

城投隐债的界定、风险传染与监管变迁

EOD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

国有地方平台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分析

片区综合开发的基础和治理架构

片区开发模式 EOD+ABO+TOT+F+EPC等

土地一二级开发最佳融资模式及途径

土地出让金返还的五种情形

片区开发项目可否直接授权国企平台公司来实施?

http://file.tax100.com/o/202309/05/261_1693843840095.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城投的“困境”与“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