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丨中元节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175_1693425907002.jpg?width=900&size=52334中/国/传/统/节/日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中
节日
元
节
ZHONG
YUAN
JIE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又称为“盂兰盆会”
中元节节日由来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451_1693425907099.jpg?width=900&size=40326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
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古诗里的中元节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720_1693425907231.jpg?width=1080&size=76805
中元夜
唐丨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
唐丨陆龟蒙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珮,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露压千枝滴滴声。
中元夜看月
唐丨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中元节传统习俗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955_1693425907435.jpg?width=1080&size=70120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82_1693425907656.png?width=257&size=83912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154_1693425907778.png?width=257&size=83912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394_1693425907982.png?width=257&size=83912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656_1693425908191.png?width=257&size=83912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来源:钦州市图书馆订阅号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31/562_1693425908293.gif?width=900&size=811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