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全面叫停,EOD缓缓发力,或将迎来一波爆发!
9月15-17日郑州 | 县域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土地+产业等综合化运作实操和案例专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日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部署推动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鼓励各地区以市县为单位将环境基础设施项目打包,统筹谋划、整体推动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
01 前言
2020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以下简称EOD)模式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向金融机构推送了共166个EOD项目,包括前期的94个试点项目和后来各地申报上来的72个项目。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232_1693152630075.png?width=1000&size=185306
随着国家政策的铺开,EOD模式正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城市内外生态、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虽然EOD模式的应用面临着许多难点,但其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视角和出发点,不仅可以解决城镇建设及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同时能够进一步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改善带来的难题。
以生态为导向的EOD模式,顺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国家及地方常态化EOD项目入库的推进,EOD有望成为继PPP模式后的又一大项目焦点,将迎来一波爆发式增长。
02 两批EOD模式试点项目数据分析
通过过对94个EOD试点项目生态开发内容的梳理发现:
目前试点项目生态开发内容在生态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土壤污染防治5个方面均有分布。
其中,以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为开发内容申报EOD试点的项目有75个,占较大比重,合计占比79.79%。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105_1693152630231.jpg?width=597&size=23695
两批EOD试点项目开发模式(单位:个)
在94个EOD试点项目中,通过公开资料能查询到项目承建单位、招投标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已开工建设的项目合计有63个。
在两批试点项目总数的占比为67.02%,并且大多数EOD试点项目的承建单位都是央企或者地方国企。
据统计,涉及央企16家(中交集团、中建一局、中化学、中电建、葛洲坝集团、中铁建等)、地方国企30家,合计46家,占已开工建设项目总数的73.01%。
除此之外,在已确定中标单位的15个项目中,有10个项目是以联合体方式中标。
03 EOD模式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1、EOD模式成为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EOD模式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推动公益性强、收益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项目有效融合一体化实施。
组合开发,从而实现关联产业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又促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
EOD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环境治理融资难的问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造血能力,实现环保产业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的转化,推进环保产业持续发展。
这与其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和优势分不开的。
首先,是项目总体打包。EOD模式最大优势在于支持项目总体进行打包开发,打包范围非常广。
可以包括已建、在建或未建项目,公益、准公益性或经营性项目,又或者一、二、三产项目,都可以进行总体打包,拼盘开发。
其次,是多元资金拼盘。从资金渠道来看,PPP、社会资本、中央预算内补助等均可用于EOD项目开发,更值得关注的是,不足部分还可以由政策性银行解决。
最后,是助力片区开发。推动由传统的“平台融资+土地财政”模式转向“EOD+片区开发”模式,筹划得当可形成内循环,规避政府信用背书和还款承诺。
在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为开发内容的项目中,多涉及长江中游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河道综合整治及两岸配套提升、河湖清淤扩容、污水处理设施与配套管网建设改造等内容;
以生态保护修复为开发内容的项目中,则主要会涉及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沙漠综合治理、矿业资源综合整治、矿山修复、区域生态污染防治等内容。
除此之外,农业农村垃圾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盐碱地改造、固体废物防治等也是常见的开发内容。
对于EOD项目来说,其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项目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在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从而实现项目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因此EOD项目所关联的产业需要契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实际需要,且有良好的项目收益作为支撑。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860_1693152630387.jpg?width=637&size=37756
目前,EOD关联产业常见类型大致有3种:
(1)生态产业开发项目:文旅观光、医疗康养、特色农林种植加工等;
(2)新能源绿色产业开发项目:风光氢储、风电环保、光伏、绿色建材等;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项目:环保装备高端制造、智能网联汽车、金融碳交易、数字经济等。
2、EOD从试点阶段进入到常态化入库阶段
EOD项目由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并组织引导实施。
2020年9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开行联合发布《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开始向各地区征集EOD模式备选项目,并且,国开行首次作为发文单位出现,开始了其对EOD项目支持的长期过程。
该通知着重强调了预期产出、产业融合、试点产出等内容,旨在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以此区别于一般的环境治理,实现生态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变。
从实施至今,已经经历三个阶段。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736_1693152630537.jpg?width=855&size=185808
(1)试点启动阶段
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同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1〕201号)。
文件同意36个项目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工作,期限为2021-2023年,EOD模式开始真正的落地生根。其中,项目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为39%。
(2)项目扩容阶段
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同意开展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意58个项目开展试点工作,期限为2022—2024年。
其中,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东地区,两地均占比24%。至此,以两批试点项目作为依托,EOD项目开始真正进入实践层面。
在EOD项目试点启动的同时,非试点的EOD项目也同步开展。截至2022年9月,各地非试点的EOD项目共有78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42%。
《通知》再次强调了项目不给政府带来负债以及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切实加强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相关经营性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融合实施,在项目边界范围内实现产业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持续性收益反哺;
实施中可适当优化试点依托项目,加强产业收益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反哺力度,减少政府资金投入,力争实现政府资金“零投入”。
第二次试点出台的相关政策降低了融资难度,规范了项目的运营模式,推动了EOD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常态化入库阶段
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环办科财〔2022〕6号)(以下简称“6号文”),明确了可以入库项目的范围、要求和所需材料。
EOD项目开始实施入库管理制度,标志着EOD模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入库项目涵盖八个领域:
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其他环境治理。
EOD模式由试点转为常规的项目入库制,主要有三大变化:
①项目成熟一个入库一个,非试点统一批复;
②各省(区)项目数量由3个变为5个;
③贷款银行由1家变为两家,即国开行与农发行两家银行。
目前EOD模式项目库包括国家库和地方库两类:
国家库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开行进行统一批复、评审和授信,试点时期计划投入5000亿元;此外,地方也在探索建立地方库,譬如安徽省。
2021年7月9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共同建立安徽省库;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十四五期间意向合作融资总量不低于600亿元;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与2021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正式开启省级EOD模式试点。
3、EOD项目入库如何报送
“国家级EOD项目库”的说法始于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4月印发的《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同时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通过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开展项目信息报送、对接、反馈、完善等工作,将符合EOD模式相关要求的项目推送有关金融机构。
有关金融机构遵循独立审贷(或审批)、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原则,将符合本机构放贷或投资支持条件的项目纳入其各自的储备库,并及时与有关项目单位沟通对接,推进放贷(或投资)审批等。
通常所说的EOD入库,是项目纳入有关金融机构的储备库,其目的是加强金融资金的对接与支持。
在政策层面,依据试点项目实施经验,国家专门针对EOD项目报送提出了具体要求,核心可以概括为“3555”。
即,区县级项目投资总额不高于30亿元、地市级及以上项目投资总额不高于50亿元、项目子项目数量不高于5个、各省每年入库EOD项目原则上不超过5个。
在具体操作中如何报送?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在近日召开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政策与实践研讨会上表示,整个入库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地方报送阶段,由实施主体将拟入库EOD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手续材料报至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部门,由其通过系统线上申报至省级生态环境部门。
第二阶段,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评估,并出具项目论证评估意见后,由线上提交生态环境部。
第三阶段,由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提出专家意见并返回地方修改完善,将符合实施要求的EOD项目推送给相关的金融机构。
第四阶段,是金融机构按照独立审核的原则,对项目的融资的可行性进行把关,并纳入其各自的储备库。
“这4个阶段,同时也涉及4个主体:地方政府、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部、金融机构,各方各司其职、各自把关,目的是强化EOD模式的符合性,对接金融资金支持,推进项目实施。”
与此同时,逯元堂也特别强调,进入项目库并不代表项目就能落地,也不代表一定能融资,更不代表一定能做成EOD项目。
因此,按照EOD要求规范实施极为重要,实施中要将打造EOD典型案例作为目标,确保不变形、不走样。
“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只是工作软件,便于项目信息报送、对接、反馈、完善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这个系统把符合EOD基本要求的项目推送给金融机构。”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主任赵云皓强调,入库不等于能拿到相应的贷款,关键还要看项目本身。
把握节奏,及时沟通
对于申报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入库指南已经明确,包括4份材料: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生态环境厅(局)关于项目论证评估意见;
EOD项目实施承诺函;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基本情况表。
其中,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是许多地方的关注焦点。
其大致内容包括项目区域总体情况、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方式、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保障措施等。
如何编制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卢静也给出了意见。
她提出:
方案编制要明确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开发思路,按照环境问题—治理目标—解决方案—工程措施的方法确定生态环境治理内容。
结合项目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与需求预期等确定关联产业内容,并注重分析项目要素条件的可获得性、实施主体产业投资与经营能力、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等资金平衡的可行性等。
提出,建立项目投资建设与运维经营全生命周期实施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技术交流部主任唐艳冬指出,项目谋划中要做好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听取其对项目可融资性的意见,及时修改文本。
除了硬性条件,EOD项目入库指南也划定了申报“红线”:
包括找准生态环境问题,定好产业发展内容;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能够平衡;要满足合规性要求,不以土地出让收益、税收、预期新增财政收入等返还补助作为项目收益。
此外,项目实施必须严格依法依规,不以任何形式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4、EOD项目实操与案例分析
EOD项目本质是通过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及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项目入库、项目推进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理解和认知误区,导致项目规划质量不高,或者无法形成既定的生态效益,或无法实现经济效益而无法持续。
在具体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最重要是要把握生态治理这个核心,做好产业导入策划这个重点,以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良性促进与循环发展。
我们从以下几种主要的实践开发模式中,可以借鉴一二。
一、“PPP+EOD”模式
PPP作为传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经历多年发展和近年的波折后,与EOD 项目重新融合,实现了又一次创新,重新焕发活力。
江苏省泰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的国家示范项目采取EOD模式合作方式,高新区鼓励吸引外来社会资本与国有公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高新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特色产业运营三者有效融合,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园区生态环境治理
开展泰兴高新区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修复并负责项目建成后的长期运行维护,实现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
(2)园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结合园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开展园区土地整治,增加园区可利用土地面积,促进土地升值溢价及财政收入增加,逐步实现综合开发的效益;
(3)园区特色产业开发
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为园区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同时,产业开发和土地转让溢价的收益进一步反哺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
项目经济效益构成方面,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
(1)土地溢价及土地出让收入
一方面,在园区水环境整治过程中开展土地整理,将零碎高低不平和不规整的土地加以整理、调整改造,增加了园区可利用的土地面积;
另一方面,河道整治项目美化提升了河道周边的环境质量,带动了整理河道周边的地价和房价的增长;
(2)产业综合开发收益
结合泰兴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达的优势,形成了“环保+特色小镇” “环保+地产开发”“环保+工业旅游”的模式。
产业开发的收益可以反哺前期的环境治理投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园区培育节能环保产业,为园区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贡献力量。
另外,通过人口流入及产业发展进一步激活了园区经济,从而增加园区税收收入和居民收入,最终实现正反馈回报机制。
二、政府专项债引导模式
政府本身承担着区域生态治理的职责,因此,在推进EOD项目中,地方政府以专项债资金作为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实施,也是一种可行的模式。
例如,云南滇中新区小哨国际新城水生态环境建设及综合开发利用EOD项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83亿元。
项目资金来源即为政府投资(含专项债)+企业自筹+市场化融资。
项目地点位于昆明市区东北角的小哨片区,距离主城区36公里,靠近长水国际机场。
项目实施范围为干沟河、花庄河、花庄河水库、八家村水库河道沿岸刚性绿线和城市蓝线范围以及04组团。
具体包括以下建设内容:
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云药产业园建设工程、4号路建设工程,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经济效益构成方面,主要为生态治理和环境提升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以及后续通过引入种植、加工产业带来的效益反哺。项目实施“三河两库”水生态综合治理与环境修复工程。
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同时规划生态友好型的、有助于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物医药种植与加工产业作为反哺产业,促进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有效融合,从而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三、“PPP+投资人+EPC”模式
“PPP+投资人+EPC”模式,助力实现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一体化发展。中交天津蓟运河EOD项目是首批EOD试点项目。
项目采用“PPP+投资人+EPC”模式。项目总工期为20年,项目金额约为65亿元。
由政府部门——蓟州区水务局作为项目牵头方,通过政府招标选择社会投资人“中交联合体”,并由政府指定的出资代表-蓟州区国资委控股公司——天津蓟州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中交联合体合资组建项目公司,具体负责EOD项目的一体化实施。
项目通过生态综合修复和片区综合开发两步实施。公益性生态综合修复部分包括水系综合治理、矿山修复。
而片区综合开发部分主要指生态环境修复后,规划一定比例的土地空间进行产业开发,中交集团利用自身运营能力,引入观光农业、康养、新能源等环境友好型项目,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经济效益构成方面,项目公司的未来资金平衡及收入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政府付费部分,即针对流域治理部分政府购买服务,中交联合体提供建设运营养护服务并结合绩效获得政府付费;
(2)使用者付费部分,即结合蓟州区自然资源及中交联合体企业资源,导入文化旅游、康养运动、智慧农业等项目,盘活经营性资产,中交联合体获得相关经营性收益;
(3)政府方提供的额外收益,如中交联合体可按比例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综合治理专项补助资金等。
四、“特许经营+投资人+EPC”模式“
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是首批试点项目之一,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投资人+EPC”模式,总投资约82.65亿元。
项目合作期(特许经营期)为30年,其中整体建设期为3年,整体运营期为27年。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授权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政府为项目实施机构,主要采取两阶段招标方式操作。
项目第一阶段,由雨山区人民政府通过竞争性程序选择本项目的特许经营者。
雨山区人民政府和中标特许经营者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由特许经营者负责本项目的整体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发展、移交等各项工作,并享有相应的收益权,通过项目经营性收入方式获得投资回报。
雨山区人民政府作为实施机构,负责牵头对特许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考核。合作期满后,特许经营者将本项目设施及其权益无偿移交给市政府指定机构。
项目第二阶段,由特许经营者作为招标人以EPC+产业导入方式确定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其中项目范围内产业导入标准、内容、考核机制等,另行签订产业服务协议。
未来项目产生碳汇交易、固废填埋收入(占项目总收入比例约为76%)、种植经济林、停车场运营、文旅项目开发与运营等经营性收入。
项目经济效益的构成方面,主要包括碳汇交易、固废填埋收入、种植经济林、停车场运营、文旅项目开发与运营等,以“产业服务费”形式回款。
社会资本方通过特许经营协议收取服务费,以项目经营性收入方式获得投资回报。政府作为实施机构,负责牵头对特许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考核。
合作期满后,特许经营者将本项目设施及其权益无偿移交给市政府指定机构。
来源:生态理水卫士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699_1693152630772.png?width=800&size=1774903
产融公会 & 启金智库 将于 2023年9月15-17日 在 郑州 举办城镇化投融资专题(第20期)《县域城镇化及乡村振兴的项目谋划+资金投融+土地利用+项目申报+产业招商+产业基金+国企发展等综合化运作实操和案例专题高级研修班》。特邀7位有丰富经验的实战型专家主讲实操经验与案例。
【课程提纲】
第一讲、县域城镇化项目谋划+资金投融+土地综合开发实操及典型案例
(时间:9月15日上午9:00-12:000)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和发改委双库专家,中至远集团总裁。
一、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投融资新逻辑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项目策划与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及案例分享
三、平台公司授权经营模式转型及与社会资本合作要点分析
四、企业市场化投资新型城镇化项目模式与实务案例
五、县域新型城镇化片区开发项目投融资模式解析及案例分享
六、县域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联动自平衡模式
七、新政下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的融资
八、答疑与交流
第二讲、县域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与投融资模式创新
(时间:9月15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国际金融地产联盟(IFFRE)资产证券化与REITs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资产证券化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发展改革委PPP专家库专家,中国REITs50人论坛专家委员,中铁资本、洛阳国晟等公司外部董事。
一、城镇化投融资的背景与逻辑
(一)“人产城”融合发展的特征
(二)浙江的未来社区实践
(三)城市是有机生命体
(四)城市长期综合财力的内涵
(五)城镇化投融资的总体形势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一)转型发展方向与多层次任务
(二)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
(三)推进组织结构调整优化
(四)培育主营业务板块
(五)培育核心能力
(六)聚集高水平人才团队
(七)多元化低成本融资
(八)融资平台牵头PPP模式
(九)转型为产业组织商
(十)有为政府的全力支持
三、投融资模式创新
(一)多元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二)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工具组合
(三)利用公募REITs盘活不动产资产
(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五)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建议
四、答疑与交流
第三讲、文商旅融合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时间:9月15日下午16:30-17:30)
·主讲嘉宾:闵闵,金榜(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文旅产业的时代背景及发展机遇
(一)文旅困局与城市困境
(二)文旅项目发展新趋势与规律阐述
二、以文化城,文旅兴城——以项目案例阐述文旅融合实践
(一)文态—— 属地文化的挖掘与活化路径
(二)形态——沉浸式场景的营造要点和方法
(三)业态——产品体系的完善逻辑
三、城市文旅在城市更新中的新机遇——城市文化为起点的全产业链结合
四、答疑与交流
参会人士破冰 互动交流研讨
(时间:9月15日下午17:30-18:00 )
从现场参会的不同地方政府、城投国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产业方等不同主体出发,破冰加强彼此认知,现场互动交流研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616_1693152631225.png?width=1080&size=332599
第四讲、乡村振兴项目申报、资金来源、产业招商及典型案例
(时间:9月16日上午9:00-12:00)
·主讲嘉宾:陈青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全球智库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青松智联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2023 年乡村振兴 8 大支持项目及申报
(一)补贴类
(二)补助类
(三)贷款类
(四)园区示范类
(五)数字乡村类
(六)挂牌认定类
(七)奖励类
(八)其他类
二、乡村振兴项目 12 大资金来源
(一)中央预算内投资
(二)财政预算内专项
(三)涉农资金
(四)政策性银行资金
(五)乡村振兴债券
(六)政府引导基金
(七)商业银行资金
(八)保险资金
(九)担保资金
(十)社会资金
(十一)机构投资金
(十二)资本市场资金
三、 乡村振兴产业招商
(一)招商渠道
(二)招商模式
(三)招商技巧
四、 实操案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
五、 实操案例: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落地
六、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重要机遇
七、答疑与交流
第五讲、运用产业基金助力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资本招商和产业投资实务和案例
(时间:9月16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朱宏飞,方正多策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 10余年产业投资经验,多年农业及大消费产业投融资工作经验。
一、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力点
(一)产业基础调研
(二)产业特色挖掘
(三)产业及产业链打造
(四)产业基金如何影响区域经济
二、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的实务要点
(一)什么是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二)如何组建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三)为什么要把涉农补贴资金升级为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四)如何玩转资金与产业?
(五)乡村振兴产业基金,项目在哪里?
(六)政府资金出资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的比例能否低一点?有什么风险?
(七)政府没什么钱,但是要项目怎么办?
(八)乡村振兴基金怎么投资企业?标准是什么?怎么收益?
(九)涉农企业投资风险是什么?怎么把控?怎么规避?
三、乡村振兴的产业招商实务
(一)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二)乡村产业发展基本模式与特征
(三)乡村产业招商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四、答疑与交流
第六讲、县域和乡村振兴的土地整治开发利用实务及案例
(时间:9月17日上午9:00-12:00)
·主讲嘉宾:于欣,土地开发利用专家,曾任职于国内甲级规划院土地业务负责人、国内知名科技园区、科技城建设集团。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资类型、投资模式、盈利模式、融资模式与隐形负债规避
二、乡村振兴之集体土地入市操作前提、流程、产业导入与风险规避
三、案例剖析
四、答疑与交流
第七讲、有效利用土地/土地指标/河砂/矿产/碳权/林权/旅游等公共资源谋划项目及投融资实务要点和典型案例
(时间:9月17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蒋中松,浙江深度求索工程管理咨询总经理,国家发改委PPP入库专家、国家财政部PPP入库专家、金融工程硕士、IPMP项目经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中国技术经济协会投融资分会理事。
一、项目策划谋划的现状与形势
(一)项目策划谋划习惯单打、单刀、单线
(二)项目策划谋划需要群策、群力、群智
二、利用公共资源策划谋划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利用公共资源策划谋划项目的必要性
(二)利用公共资源策划谋划项目的可行性
三、有效利用公共资源谋划策划项目的要点与案例
(一)土地资源
(二)土地指标资源
(三)河砂资源
(四)矿产资源
(五)碳权资源
(六)林权资源
(七)旅游资源
(八)政策资源
(九)其他各类资源结合项目开发要点与案例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713_1693152631503.png?width=384&size=57067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536_1693152631723.png?width=1080&size=234678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498_1693152632080.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917_1693152632329.png?width=1080&size=307955
往期推荐
一文弄懂政府特许经营及项目操作流程
区县级城投公司提升融资能力的建议和途径
城投隐债的界定、风险传染与监管变迁
EOD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
国有地方平台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分析
片区综合开发的基础和治理架构
片区开发模式 EOD+ABO+TOT+F+EPC等
土地一二级开发最佳融资模式及途径
土地出让金返还的五种情形
片区开发项目可否直接授权国企平台公司来实施?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28/617_1693152632541.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