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税务局:以实干迎战用实绩作答 以百分百的冲劲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本帖最后由 平井桃桃桃 于 2020-7-16 11:52 编辑朴实的文字、动听的声音 ,新时代的铜仁税务人给您讲述新的故事!
“税宣中心:赵晓光。”“到。”“征管科:杨志。”“到。”“绩效考评科:陆蔓。”“到。”“第二稽查局:张景程。”“到。”“碧江区局:谢向优。”“到。”“德江县局:何晓霞。”“到。”“好,全部到齐。出发!”
5月31日,在淅沥的小雨中,铜仁市税务系统帮扶沿河县税务局第七工作组组长、铜仁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局长郑子荣点名完毕,工作组即刻奔赴全市脱贫攻坚战役主战场:沿河。
“移动”的会议室
呼啸的风裹夹着急骤的雨点,狂乱地拍打在车窗上。第七小组的首次会议便在这辆飞驰的MPV商务车中召开。
一番自我介绍后,从第一组干到第七组的“老革命”杨志首先发言:“大家好!我是本次沿河‘百里画廊’之旅的‘导游’小杨,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沿河县局的情况。”“那必须是你啦,你管是沿河县局的常驻‘嘉宾’咧!”光哥打趣道。“我是沿河的媳妇儿,帮扶沿河县局义不容辞!”陆蔓也插上了话。
短暂的嬉闹后,杨志微皱着眉头,说起当前沿河县税务局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税收工作推进困难等情况。听着听着,队员们的表情越发凝重,倍感责任与压力,纷纷出谋献策。
时间在大家紧锣密鼓的讨论中飞逝,三个小时的旅途即将结束。组长郑子荣当即总结出本期帮扶小组的工作重点,宣布工作纪律和工作分工。他同时强调:“我们的帮扶工作,是任务,更是使命,希望每名组员认真对待,在工作中发光发热。”
自此,在为期两周的帮扶工作期间,每天上下班近20分钟的车程里,这个“移动”会议室便成为了组员们见缝插针交流的不二之选。
http://file.tax100.com/o/202006/20/477_1592585296772.jpg
深夜“茶话会”
褪去了白天的忙碌,宁静的夜晚更适合我们总结、沉淀一天的工作。按照第七小组“尽量不占用工作时间开会”的既定原则,每晚8至11点,便成了我们每天的例会时间,雷打不动。
例会流程从每个人总结当天的工作开始,随即针对工作中的重点、困惑展开交流。在这一夜夜、一场场的激烈的讨论中,没有工作岗位的局限,不存在领导和一般干部的职位区别,大家目标一致,齐步向前,以己度人。思想碰撞的火花,各抒己见的畅快,头脑风暴的淋漓,深深烙进每一个组员的拳拳赤子心中。每次讨论形成的工作思路总是让大家兴奋地摩拳擦掌,迫切地想要去实现,只为了更好的沿河税务。
啊!抿一口乌江茶水,品一味芳草清香,明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http://file.tax100.com/o/202006/20/440_1592585296848.jpg
看得见的“真相”
“小张,你在稽查局有用过执法记录仪吗?”“肯定用过呀,怎么了?”“这个《铜仁市三项制度任务分解表》里面涉及到好多记录仪的内容呀,使用起来可以让案件事实认定更加客观,也是保护税务执法人员的有力手段呢。”
一上班就接到新任务,协助沿河县局推行“三项制度”工作,我迫不得已地向张景程咨询。面对厚厚的一本任务分解表,我思考着应该怎么开展工作,39项内容里面有5项涉及到执法记录仪,而一直在从事税政工作的我从未接触过执法记录仪,对此充满兴趣。
“那就由你来为沿河县局讲一次关于执法记录仪的课吧!”郑组长见我兴致勃勃的样子,又给了我一个新挑战。
经过突击学习,6月9日上午,我壮着胆子上了讲台。从执法记录仪的机器性能,到执法记录要点、管理存储等方面,采用视频影像与实时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给沿河县税务局的税源管理人员介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的实地核查、文书送达这两个执法事项中的记录重点。通过“逼上梁山”的经历,我真切地体会到学习使人进步的道理。
http://file.tax100.com/o/202006/20/279_1592585296927.jpg
众人相传的“火把”
夏日夜晚,华灯初上,加班回酒店的路上,我们接到了第八小组的通知,他们主动提醒我们将需要承接的工作制成清单,以保证帮扶工作的有效传承。
帮扶工作就像是一个“火把”,它在我们手中高高举起,我们用青春、用专业、更是用这一腔热血,让它燃烧的更加热烈。
铜仁市税务系统帮扶沿河县局的工作小组,每15天一期,每一期的组员手挽手、肩并肩,传递着这根“火把”。沿河县的税务干部在脱贫攻坚的前方‘战斗’,我们就是他们坚定的后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6月9日,因需参加入党发展对象培训,我必须提前返程。在沿河县税务局门口等待前来接替我工作的同事时,院墙上那簇烂漫盛开的三角梅仿佛正冲我微笑告别,让我对这个原本陌生的地方,突然生起一份牵挂。
http://file.tax100.com/o/202006/20/614_1592585296996.jpg
供稿、配音:国家税务总局铜仁市碧江区税务局 谢向优
策划、编发:纳税服务(税收宣传)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