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策君 发表于 2023-8-10 03:15:25

西税之声第七十二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922_1691608521335.gif?width=900&size=8982810
来源:北京西城税务
西税之声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485_1691608522290.gif?width=481&size=123440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413_1691608522396.png?width=293&size=18610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546_1691608522510.png?width=293&size=18610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187_1691608522611.jpg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716_1691608522716.jpg
实务辅导
内容概述:
单位用银行存款或现金形式以相对固定的金额发给员工餐费,是否可以列支职工福利费?
这部分补贴实际就是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而非职工福利费,应按规定并入工资薪金核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依据:目前对职工福利费的税前扣除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 )
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二、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
一、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问题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723_1691608523005.png?width=298&size=1530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475_1691608523099.jpg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230_1691608523248.jpg
电局指南
内容概述:
问:印花税申报流程?
答:您好,请您按照如下步骤操作申报。
第一步:登录电子税务局后点击【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按期应申报】—【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填写申报表】—【财产和行为税税源采集】进入申报界面;
第二步:点击印花税后面的【税源采集】。
有两种采集方式,二选一即可。
方式一
进入后选择左上角【按次申报】或者【按期申报】点击右侧【新增按次申报税源】或者【新增按期申报税源】,填写税源信息后选择税目,系统自动带出税率,填写计税金额或件数点击【保存】,点击【确定】确认保存。
方式二
点击上方【下载导入模块】,下载模板文件填写完成后,点击【导入按次申报税源】或者【导入按期申报税源】,导入成功后,点击【提交税源信息】。
第三步:然后直接点击税源采集页面的【跳转申报】。
勾选印花税后点击【申报】进入新的界面检查合同等信息(税源编号没有带出属于正常),没有问题点击【申报】。
如点击“跳转申报”没反应,可通过: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申报清册—按期应申报—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填写申报表。
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
勾选印花税后点击下方【申报】即可。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882_1691608523331.png?width=295&size=1901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123_1691608523405.png?width=295&size=1901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978_1691608523533.jpg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111_1691608523735.jpg
加计扣除
内容概述:
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优化完善,呈现出年年加力、步步扩围、层层递进的特点,对支持企业投入研发、鼓励科技创新起到重要作用。为帮助纳税人全方位学习了解相关政策规定,我们制作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系列图解”。今天带你了解:研发项目的流程管理↓
详细内容请查看正文。
END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10/332_1691608523821.jpg
下期见
推荐阅读
▲西税之声合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税之声第七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