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
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第1788期)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2018年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首次提出了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以及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该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设立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包括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就业补助资金、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等,主要是配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用于履行中央承担的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保障地方落实相关政策所需财力,提高地方履行共同财政事权的能力。新设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暂列一般性转移支付项下,待今后修订预算法时再作调整。
表1 2021-2022年共同财政权转移支付分地区决算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09/974_1691594407931.png?width=857&size=230731
2021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规模近3.43万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2%,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规模近3.63万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规模较2021年相比,增加了2095.3亿元,但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略微下降,从42%下降至38%。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09/851_1691594408246.png?width=987&size=32416
图1 2021-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总额
分地区来看,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对四川省的转移支付最多,为2701.2亿元,河南省位列第二,为2360.48亿元,对黑龙江、河北、湖北、湖南云南及安徽这6个省的共同财政权转移支付均大于1500亿元,辽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陕西省,贵州省,山东省,吉林省,重庆市,山西省,甘肃省均大于1000亿元,小于1500亿元,对其余地区的转移支付均小于1000亿元,省级行政区划中海南省最少,为259.71亿元,直辖市中上海市最少,仅为236.9亿元;甘肃省为1006.12亿元(见图2)。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09/837_1691594408450.png?width=602&size=18184
图2 2022年全国各省及计划单列市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决算数
分区域来看,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最多,高达141800.21亿元,中部地区次之,为13053.24亿元,东部地区最少,8721.99亿元(见图3)。
http://file.tax100.com/o/202308/09/327_1691594408495.png?width=718&size=15004
图3 2022年东中西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
总的来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规模呈上升趋势,且对中西部地区转移较多,中部的河南省达到2360.48亿元。2022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的比重为37.5%,纳入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高水平的均等化,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
作者:邱一哲、 孙文成
指导老师:李永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