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万亿元地方隐性债务将如何化解?
8月4-6日广州 | 国企做地、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公募REITs、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融实务和案例解析专题
7月24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针对地方债务问题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和4月政治局会议“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的表述相比,此次中央表态更进一步,化债工作已“箭在弦上”。
分析师普遍认为,较为全面、系统化的化债方案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陆续出台。其中,银行债务重组、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是最有可能的两种方式。
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地方债务随之水涨船高。而伴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地方财政收入下滑,与地方债务偿还联系密切的房地产行业发生趋势性变化,大量积压的地方债务如何化解成为棘手问题。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一般债务余额14.39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0.67万亿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55.4%、276.2%。2019年以来,地方债同比增速维持在15%以上,大约是实际GDP增速的3倍。除这些显性债务外,隐性债务规模更大。据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估算,2022年末,全国城投有息债务为51.96万亿元。
对于未来的化债工作,分析师大多认为,银行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023年1月7日,原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政策性银行作为具有“准财政”特征的金融机构未来有望成为城投化债的重要主体。除政策行外,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也有望参与化债,利率定价和期限基于商业性考量,收益与信用成本相匹配。
国金证券预计,地方政府将与政策性、全国性、区域性银行协商债务重组,将隐性债务中的高融资成本债务进行降息、展期、信贷/非标置换,从而实现债务“削峰”管理,缓释债务到期及付息压力,用时间换空间。
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参与地方债务重组的案例。例如,2020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牵头9家银行置换湖北交投债务;又如,2022年12月,遵义道桥披露了关于推进银行贷款重组事项的公告,宣布对155.94亿元银行贷款进行重组,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从最高7%/年左右下调为3%/年-4.5%/年。
此外,分析师认为,发行再融资债券也是置换存量债务的重要方式之一。
再融资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券的一种,此前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为了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20年12月,用于偿还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应运而生。截至2022年6月,特殊再融资债券总计发行约1.1万亿元。
特殊再融资债券分为两类:一类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主要帮助高风险地区化债。2020年起,用于建制县债务化解的品种由置换债变更为再融资债,这部分用于建制县化债的特殊再融资债于2021年9月末完成发行,累计发行约6128亿元,其中辽宁、重庆与天津发行规模相对较高。
另一类用于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主要奖励债务管控好的地区,如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专项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助力当地隐性债务清零。
不过,分析师指出,通过再融资债券置换虽然有效,但面临债务限额的“天花板”。
中信证券指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相当于以增加法定债务额度的方式来化解隐性债务,因此发行规模存在上限。截至2022年末,地方政府可用于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规模上限约2.58万亿元,且地区分化较为明显,因此仅使用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的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析师表示,无论是以时间换空间的银行债务重组,还是存在“天花板”的再融资债券置换,都只是权宜之计,无法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而从中央多次强调“谁家的孩子谁抱”的态度来看,中央救助的意愿不高,不太可能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债务置换。因此,隐性债务的最终解决办法还得依靠机制改革。
国金证券建议,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加快城投转型增强融资平台市场化属性,将具备现金流的债务合规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
光大证券表示,平台市场化转型是消化存量债务的最终途径。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剥离地方政府非经营性项目的融资职能,是公共领域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从源头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各地融资平台转型、整合存在加速迹象。陕西、甘肃、安徽相继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加快融资平台整合升级。
例如,安徽省提出“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小促大”加快推进市县平台公司整合,原则上每个市打造一个总资产500亿元级以上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每个县(市、区)打造一个总资产50亿元级以上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甘肃省要求每个市(不含兰州市、兰州新区)打造一个总资产300亿元以上的综合性国有资产运营集团公司。
来源:界面新闻
产融公会 & 启金智库 将于 2023年8月4-6日 在 广州 举办 城镇化投融资高级研修班(第十九期)《国企做地、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公募REITs、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融实务和案例解析专题》,特邀5位有丰富经验的实战型专家主讲实操经验与案例。本次研修班适合进行土地整理、片区开发、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EOD/TOD/IOD项目的各类单位和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政府机构、城投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园区平台、建设施工企业、规划设计公司、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保理等金融类机构、公募基金REITs管理人等参加。诚邀贵单位派员莅临!
【课程提纲】
第一讲、新形势下“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下的城市综合开发(含城市更新)要点与案例
(时间:8月4日上午09:00-12:00)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现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城镇化投融资的理念与逻辑
二、综合性片区开发的案例剖析
三、利用XOD模式提升片区开发价值
四、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第二讲、城镇化领域核心资产培育、盘活存量资产与公募REITs
(时间:8月4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现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培育核心资产
二、盘活存量资产
三、公募REITs
参会人士破冰 互动交流研讨
(时间:8月4日下午17:00-18:00 )
从现场参会的不同地方政府、城投国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产业方等不同主体出发,破冰加强彼此认知,现场互动交流研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9/764_1690560642390.png?width=1080&size=332599
第三讲、新形势下片区开发(含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
(时间:8月5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靳林明,竞天公诚律师事务合伙人。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立法专家组法律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法律专家、财政部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案例集审核专家、发改委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项目评审专家、并参与了发改委第一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的相关工作。
一、片区开发模式演变及政策发展趋势
二、城市更新下的片区开发模式
三、目前其他常见的片区开发模式及主要问题(交易结构、常见问题、案例)
第四讲、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风险防范及案例
(时间:8月5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钟泉,中量工程咨询董事长,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资深会员、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工程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一、前期谋划阶段风险防范
二、建设准备阶段风险防范
三、建设实施阶段风险防范
四、工程结算阶段风险防范
第五讲、新形势下土地开发(含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和合规创新实务及落地实操
(时间:8月6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金融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双库专家,中至远资本总裁。
一、土地储备与开发项目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
二、土地开发投融资模式解析及案例分享
三、片区综合开发结构化合作模式案例分享
四、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联动自平衡模式
第六讲、国企做地的实务操作与风险防范
(时间:8月6日下午13:30-16:30 )
·主讲嘉宾:龚军伟,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广东华宪润科律师事务所(律房律地团队)主任,曾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工作10年。
一、什么是做地?——广州的做地新规
二、为什么做地?———旧改的问题与不足
三、如何做地?——国企“做地”的工作内容
四、国企“做地”的风险及防范
五、做地的杭州模式
六、广州地区国企“做地”案例分析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9/150_1690560642675.png?width=384&size=57067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9/514_1690560642833.png?width=1080&size=234678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9/372_1690560643045.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9/920_1690560643138.png?width=1080&size=307955
往期推荐
一文弄懂政府特许经营及项目操作流程
区县级城投公司提升融资能力的建议和途径
城投隐债的界定、风险传染与监管变迁
EOD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
国有地方平台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分析
片区综合开发的基础和治理架构
片区开发模式 EOD+ABO+TOT+F+EPC等
土地一二级开发最佳融资模式及途径
土地出让金返还的五种情形
片区开发项目可否直接授权国企平台公司来实施?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9/196_1690560643380.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