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金智库 发表于 2023-7-25 00:10:32

EPC模式怎么操作?EPC模式之下隐藏了哪些利弊?


8月4-6日广州 | 国企做地、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公募REITs、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融实务和案例解析专题

当前,EPC工程总承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际大型工程承包市场上,正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主流模式之一。

由于技术更新和市场的激烈竞争,并且业主也更注重项目最终能投产运营的产成品,所以EPC模式应时而生。EPC总承包工程是工程建设中全过程的服务,包括的范围更广、责任更重,风险更大。

关于一些大型项目,业主通常是选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最佳的承包商,不管是在设计、采购上,还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都要对承包商进行评价,优先选择报价合理的总承包单位。
投标报价若保守会直接导致承包商失去机会,而漏项或对风险估计不足,则会造成承包商的经济损失。
那么,EPC总承包模式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EPC承包模式有哪些特点?
(1)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业主)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如发包人(业主)不应审核大部分的施工图纸,不应检查每一个施工工序。发包人(业主)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了解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结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规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2)发包人对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过程控制模式是指发包人(业主)聘请监理工程师监督总承包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并签发证书。发包人(业主)通过监理工程师各个环节的监督,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
(3)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
也就是说,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在传统的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即发包人则是建设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在EPC模式下,可以采用阶段发包来缩短建设工期,从而促进项目的集成管理,将各个阶段合理交叉,实现了EPC的内部协调,发挥了设计的主导作用,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项目整体经济性,从而提升了项目综合效益。
由于项目责任单一,合同关系简单,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简单,组织协调工作量小,易于控制。
但该模式同时也有招标发包工作难度大,业主择优选择承包方范围小,工程造价高等局限性。与传统模式不同,在EPC模式中,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其合同更接近固定总价合同,不可调价。
二、相比较而言, EPC总承包有哪些优势?
1. 建设质量得到提高
一般专业设计院对项目前期的各项基础资料的分析整理较其他单位更为全面,对项目的认识更加充分,因此也就为项目的建设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前期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这在以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大型项目中尤为明显。
专业设计院可在设计中统筹考虑设备选型采购、施工工艺水平,系统优化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准确采购符合要求的工艺设备,从而在技术层面上保证项目质量。
2. 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包括:前期阶段、设计阶段、设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运行阶段等,而设计咨询服务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专业设计院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设备的选型采购,缩短设备的采购周期。
可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的同时,根据施工工艺水平考虑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缩短项目的施工周期;可以在施工的同时提前考虑进行设备的单机调试和联动调试,缩短项目的试运行周期。
因此,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可实现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的进度深度交叉,在确保各阶段合理周期的前提下缩短总建设周期。
3. 设计的主导地位彰显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设计方案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是决定性因素,同时,设计院在其专业领域有着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技术咨询力量,这就决定了设计在项目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4. 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项目投资得到控制
项目建设由过去传统模式下的业主分阶段管理变为专业设计院统筹考虑,减少了管理环节,专业设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无缝”介入也使项目建设过程更加专业化,项目管理更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以专业设计院为主体的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只需签订一个EPC总承包合同。传统模式中的设计委托合同、设备采购合同、施工合同等均纳入EPC总承包合同,合同关系简单明确,有利于项目的组织与协调。
项目的建设投资水平主要取决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对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程度,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项目产品成本的80%~90%是约束性成本,并且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已确定;
而在工程实施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只有10%~20%。在EPC项目投标过程中,专业设计院采取的设计方案既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又要保证标价低,以满足竞标的需要。
这就使专业设计院从设计方案着手降低工程造价。这不仅是投标让利的问题,还是从源头上去挖掘潜力,因此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有哪些风险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风险识别。
风险只有被识别,才能被控制,被转移,被管理。由于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序供人们利用,所以风险识别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对此可考虑从以下三步骤进行分析:
1.首先要了解项目本身的一些情况,注重市场调查和现场考察,了解项目的背景资料,项目资金来源,市场调查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自然环境,气候情况等,要分析市场的潜力与前景。
现场考察应与业主所提供的有关工程资料和设计要求结合起来分析,如业主提供的设计条件是否具备,这样便能提前发现设计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
2.明确项目的首要目标并把目标量化,制定企业实施项目的具体策略。
3.经过详细的风险识别之后,要把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整理出来,以便为风险规避控制提供依据。在对风险的识别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故障树法等。
可能存在风险的环节
1.盲目投标报价风险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按照合同条件和业主要求所确定的工程范围、质量要求和工作量进行报价。项目决策阶段业主不提供具体的施工图纸,所供资料较粗略,设计构想与施工方案不确定,或者频繁变化,由此造成实际工程量与预估有较大差异;大型设备、材料、人工费用上涨且之前未充分考虑;
在EPC大型项目中,投标费用昂贵,由于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了总承包商,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承包商往往会提高报价,这样一来一旦没有中标,会造成一笔不小的浪费。
同时由于施工中发生工程变更或出现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投标报价存在较大失误风险。
2.合同缺陷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工程项目中一旦发生纠纷冲突矛盾,均要依照合同中的规定解决协调,足以见合同的重要性。因此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范围,尽量避免合同文件的含糊不清,遗漏,相互矛盾等。
3.项目设计中的风险合同规定,承包商应被视为在基准日期前已仔细审查了业主要求,这导致承包商的工程范围的不确定性更大,故要求承包商在投标前确保已经正确完整地理解业主的目标。
同时,设计是EPC总承包的龙头,设计工作不光要满足业主的功能要求和质量要求,还要考虑和施工、采购之间科学合理的衔接。
各项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是EPC模式的优越性之一,同时他们之间能否有效衔接也成为了EPC项目要获得成功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4.施工管理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工期拖延和费用增加,给施工中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考验。施工阶段要重视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问题,特别包括工作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
在EP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要单方面承担发生最频繁的“外部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一切“不可预见的困难”,这样无疑进一步加大了EPC总包商在项目实施工程过程中的风险性。
5. 分包商风险由于一般的总承包项目规模都比较大,涉及到的专业技术种类多,一般总承包后还要再分包。如果选择失误,分包商资质不够等原因会造成工期拖延、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
由于总承包项目各部分之间工作的紧密联系,某一分包商的违约行为会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造成重大影响,这使得总包商承担由分包商失误所造成的损失的风险也极具增加。
因此,各分包商的资质和履约情况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总包商的利益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四、EPC总承包模式下如何合理确定造价?
1.EPC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项目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及时编制竣工结算,报业主批准。同时在审核分包结算时,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
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
收集、积累工程造价资料为下一次投标报价做好准备。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要对该项目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在工程量上的差别。
2.招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
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是总承包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通过招标投标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缩短建设投资的回报周期,总承包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招标投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3.合同管理控制造价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采用合同评审制度,可使总承包单位各个部门明确责任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可合理地将总承包风险转移,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4.控制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
由于设计图纸的遗漏和现场情况的千变万化,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总承包单位通过严格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程序,加强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及内容的审核监督,改变过去先施工后结算的程序,由造价工程师先确认变更价格后再施工,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合同价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在施工过程中,造价工程师应深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了解收集工程有关情况,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不断调整控制目标,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来源:建筑经营与管理
产融公会 & 启金智库 将于 2023年8月4-6日 在 广州 举办 城镇化投融资高级研修班(第十九期)《国企做地、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公募REITs、项目风险管理的投融实务和案例解析专题》,特邀5位有丰富经验的实战型专家主讲实操经验与案例。本次研修班适合进行土地整理、片区开发、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EOD/TOD/IOD项目的各类单位和公司,包括但不限于地方政府机构、城投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园区平台、建设施工企业、规划设计公司、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保理等金融类机构、公募基金REITs管理人等参加。诚邀贵单位派员莅临!
【课程提纲】
第一讲、新形势下“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下的城市综合开发(含城市更新)要点与案例
(时间:8月4日上午09:00-12:00)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现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城镇化投融资的理念与逻辑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
(二)城市是生生不息的有机生命体
(三)“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
(四)城市长期综合财力的内涵
(五)城镇化投融资的总体形势
二、综合性片区开发的案例剖析
(一)部分典型案例深度分析
案例1:苏州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案例2:广州知识城案例深度分析
案例3:杭州富春湾“ABO+F+EPC”模式创新
案例4:唐镇新市镇的轻资产操盘案例
(二)国企操盘片区开发的机制
(三)国企操盘的多元化收入
(四)片区开发的理念与要点
(五)国内部分典型案例清单
三、利用XOD模式提升片区开发价值
(一)TOD模式的理念与案例
案例5:香港地铁的TOD经验
案例6:深圳地铁六号线TOD模式实施方案
(二)EOD与XOD模式典型案例
案例7:纽约中央公园EOD案例
案例8:新加坡榜鹅生态新市镇XOD模式
案例9:杭州钱江新城与钱江世纪城XOD案例
(四)实施XOD模式的要点
四、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一)城市更新项目的特点
(二)城市更新项目的典型案例
案例10:广州永庆坊微改造项目
案例11:上海太平桥片区棚改区蜕变为新天地
案例12:深圳的“大冲村”蝶变为“华润城”
案例13:嘉里中心上海金陵东路拆改留项目
(三)城市更新的主要投融资模式
案例14:上海城市更新中心与更新基金
(四)城市更新要点小结
第二讲、城镇化领域核心资产培育、盘活存量资产与公募REITs
(时间:8月4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罗桂连,[产融公会]城镇化投融资学友会班主任,现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投融资中心首席专家。
一、培育核心资产
1. 不动产领域的主要投资策略
2.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谋划
2.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工具组合
案例1: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打造城市封面
案例2:上海太平桥棚户区蜕变为新天地
案例3:密云古北水镇的投融资模式
二、盘活存量资产
1.近期盘活存量资产的政策
2.盘活存量资产的主要方式
3.依托存量资产的策略性融资
案例4:宁波五路四桥存量PPP案例
4. 实质性资产转让
案例5: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股权转让项目
5. 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
案例6:首创股份污水处理费PPP资产证券化项目
6. 固定收益型的类REITs
案例7: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案例8:沪杭甬徽杭高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7. 通过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
案例9:赣州章贡区养老服务PPP项目
8. 通过上市公司盘活资产
案例10:上海城投的经营性业务板块上市
9.盘活存量资产的要点
三、公募REITs
1.REITs的定义与核心特征
2.REITs的投资特征
3. 美国REITs概况
案例11:美国铁塔REITs
4. 亚洲REITs发展概况
5. 分派收益率和综合收益率
案例12:吉宝企业集团的REITs体系和主动管理能力
案例13:凯德集团的“投资基金+REITs”模式
6. 公募REITs与上市公司
7. 公募REITs的比较优势
8. 境外REITs上市及走势的启示
9. 国内基建REITs政策要点
10. 试点产品的交易结构
11. 已发行部分试点产品的情况
12. 快速批量推广的制约因素
案例14:中金普洛斯仓储物流REITs案例
案例15:越秀集团利用境内外REITs市场多轮证券化
案例16:招商局商业房托基金及博时招蛇REITs
13. 国内公募REITs的创新方向
14. 对不动产投资主体的建议
参会人士破冰 互动交流研讨
(时间:8月4日下午17:00-18:00 )
从现场参会的不同地方政府、城投国企、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产业方等不同主体出发,破冰加强彼此认知,现场互动交流研讨。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5/585_1690215030528.png?width=1080&size=332599
第三讲、新形势下片区开发(含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模式探讨
(时间:8月5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靳林明,竞天公诚律师事务合伙人。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立法专家组法律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法律专家、财政部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案例集审核专家、发改委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项目评审专家、并参与了发改委第一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的相关工作。
一、片区开发模式演变及政策发展趋势
(一)片区开发定义及概述
(二)2014年以前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及政策
(三)2014年-2019年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及政策
(四)2019年以后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及政策
(五)片区开发最新政策及发展趋势分析
二、城市更新下的片区开发模式
(一)城市更新概念及政策概述
(二)以城市更新开展片区开发的主要模式(交易结构、常见问题、案例)
1.国企做地模式
2.国企引入投资人合作模式
3.市场主体参与一级开发模式
4.市场主体参与一、二级联动模式
(三)城市城市更新下的片区开发模式思考与建议
三、目前其他常见的片区开发模式及主要问题(交易结构、常见问题、案例)
(一)现有其他常见模式
(二)现有常见模式的主要问题
1.授权+股权合作模式
2.EOD模式
3.招商引资模式
4.其他
(三)片区开发模式思考与建议
第四讲、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风险防范及案例
(时间:8月5日下午14:00-17:00 )
·主讲嘉宾:钟泉,中量工程咨询董事长,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资深会员、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工程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一、前期谋划阶段风险防范
(一)资金谋划风险
(二)可研风险
(三)全过程工程咨询
二、建设准备阶段风险防范
(一)招标风险
(二)勘察风险
(三)设计风险
(四)EPC项目风险
(五)超概防范与治理
(六)风险分担
三、建设实施阶段风险防范
(一)工程变更风险
(二)不合理赶工的风险
(三)施工方案变更的风险
(四)不可抗力
四、工程结算阶段风险防范
(一)工程结算风险
(二)工程纠纷处理
第五讲、新形势下土地开发(含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和合规创新实务及落地实操
(时间:8月6日上午09:00-12:00 )
·主讲嘉宾:林正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财政部金融专家,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双库专家,中至远资本总裁。
一、土地储备与开发项目投融资实务要点分析
1、土地储备业务的流程及合规性要求
2、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方如何合规介入土储业务?
3、土地出让金如何合规用于片区开发项目,建设时序、土地供应及预算如何衔接?
4、土地储备项目政府采购工程和服务能否融资?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工程、委托代建如何做少量融资?
5、土地储备项目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联系与区别
6、什么是生地出让、毛地出让、熟地出让?
7、如何分析片区项目的可融资性?
8、哪些情况可以带方案出让土地、打通土地一二级开发?如何实现土地开发一二级收入联动
9、专项债解决土储资金的模式与要点
10、从便于融资的角度应该如何规划片区项目或相应的个子项目
11、如何进行片区项目资金平衡分析?
12、如何确定片区开发投融资模式?
13、如何进行片区综合开发开展市场化融资?
14、如何规避“以国企购地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15、什么是产城融合用地?有哪些支持政策?
二、土地开发投融资模式解析及案例分享
1、土地出让金返还模式(合规要点)
2、委托代建+采购工程、采购服务模式
3、做地模式(广州做地十条的优劣势)
4、投资人+EPC模式
5、专项债模式
6、土地一二级开发分段+联合模式
7、股权(基金)合作+施工模式
8、二级赎买一级模式
9、反向委托(或反向购买)模式
10、包装借款模式
三、片区综合开发结构化合作模式案例分享
1、“政府授权+城市合伙人+EPC”模式
2、片区综合开发项目 “投资合作+EPC”模式
3、专项债+土地模式
4、专项债+市场化融资模式
5、认购基金+施工总承包模式
6、股权回购退出+EPC模式案例解析
7、平台摘地+融资合作建设运营模式案例解析
四、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联动自平衡模式
1、城市更新模式
2、TOD模式
3、EOD模式
4、IOD模式
5、矿山生态修复自平衡模式
6、砂石资源自平衡模式
7、“先招后拍”模式
8、什么是M0用地?什么是M9用地?有哪些支持政策?如何融资
第六讲、国企做地的实务操作与风险防范
(时间:8月6日下午13:30-16:30 )
·主讲嘉宾:龚军伟,广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广东华宪润科律师事务所(律房律地团队)主任,曾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工作10年。
一、什么是做地?——广州的做地新规
(一)广州市两份做地文件对做地的定义
1.《广州市支持统筹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穗府办函〔2023〕12号
2.《广州市支持统筹做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穗规划资源字〔2023〕5号
(二)广州做地的六个特点
(三)做地VS收储VS旧改的差异
(四)广州市土地储备的市、区分工与分成
二、为什么做地?———旧改的问题与不足
(一)旧改困境
(二)旧改困境的根源
(三)做地能解决什么?
三、如何做地?——国企“做地”的工作内容
(一)基本流程
(二)8大注意事项
四、国企“做地”的风险及防范
(一)十大风险
(二)国企筹资做地,是否会构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三)交储款如何计算及支付?
(四)如何征收?
(五)公开出让还是协议出让?
(六)增值税该如何缴纳?
(七)做地方案的内容
(八)其他问题
五、做地的杭州模式
(一)杭州做地起因
(二)做地管理体制
(三)做地主体职责
(四)做地征拆体制机制
(五)征拆补偿安置标准
(六)项目带动片区做地
六、广州地区国企“做地”案例分析
报名方式:
15001156573(电话微信同号)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5/638_1690215030702.png?width=384&size=57067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5/429_1690215030863.png?width=1080&size=234678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5/157_1690215031071.png?width=1080&size=2676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5/409_1690215031355.png?width=1080&size=307955

往期推荐
一文弄懂政府特许经营及项目操作流程

区县级城投公司提升融资能力的建议和途径

城投隐债的界定、风险传染与监管变迁

EOD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

国有地方平台公司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运作模式分析

片区综合开发的基础和治理架构

片区开发模式 EOD+ABO+TOT+F+EPC等

土地一二级开发最佳融资模式及途径

土地出让金返还的五种情形

片区开发项目可否直接授权国企平台公司来实施?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5/282_1690215031543.gif?width=400&size=94782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EPC模式怎么操作?EPC模式之下隐藏了哪些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