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山海情” 别样的“山海味”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4/484_1690180857366.jpg?width=900&size=38707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4/428_1690180857559.jpg?width=1024&size=539849
电视剧《那山那海》根据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系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脱贫攻坚重点剧目。对于一名在宁夏挂职的福建干部而言,这部电视剧就如《山海情》一样,有着深深的吸引力。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4/290_1690180858099.jpg?width=1080&size=108443
一、同样的“山海情”,讲述着不一样的故事
《山海情》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闽宁对口帮扶协作”重要指示精神,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而《那山那海》以20世纪80年代的福建革命老区作为背景,讲述了畲族青年雷家三兄弟在政府的支持下,带领山区人民克服各种困难,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故事。
《山海情》的“山海情”是闽宁两省的“山海情”,《那山那海》的“山海情”是福建省内的“那山那海”。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背景,却有着同样的立意,同样的“山海情”。在致富脱贫的历程中,无论是福建、宁夏的省外,还是福建本地的山里山外,浓浓的携手脱贫情都成为中国脱贫历程中动人故事的真情流露,中国人民的脱贫故事也活灵活现地搬上了荧幕。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4/318_1690180858454.jpg?width=1080&size=86399
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谁都不想贫穷
《山海情》剧情背景扎根于写实的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那山那海》的剧情则是在一个山路十八弯的小小观风寨中。相同点在于,无论是《山海情》,还是《那山那海》,都有着刻骨的穷、动人的情,谁都不想贫穷,谁都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有些地方、有些人群,从出生之日起,就被贫瘠所包围着。
开山拓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观风寨的人们,就算是穷到吃不饱、穷到穿不暖、穷到娶不起媳妇、穷到生不起病,都不愿意从寨中走出去。正如《山海情》中,哪怕是“三兄弟只有一条裤子”,哪怕是“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在黄沙中找吃的,也不愿意改变。在“地域限制”和“眼界短浅”的前提下,白日做梦成了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而真正作出“改变”的勇敢者、反抗者,却少之又少,跟风心理、得过且过,让山里的人们,永远禁锢在老地方,走不出去。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4/293_1690180858640.jpg?width=1080&size=94305
三、只要眼里有光,再艰难也有办法走出去
前行的道路总是曲折的,出去的路该“怎么走”,这个问题在留下人的口中,终究只是几句大道理,几句空壳话。那么,真正的“阻碍”、真正的“困难”究竟是什么?我理解,寨里的怕,是保守的思想,是小营小利的私心,是期待安逸的内心,是不敢斗争的勇气,在这点上,《山海情》与《那山那海》的立意是一致的,那么,突破黑暗寻觅光明的方法是什么?
有一句俗语,是“三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雷家的三个好男儿,走出了三条不同的道路,他们一个扎根于故土,为的是改变故乡的容颜;一个在商海的浪潮里拼搏,为的是实现心中的梦想;一个靠着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样也想着改变家乡的命运。三条路,都不好走。老大拖着残腿,忍受着寨中百姓的非议;老二在商场中屡屡受挫,却始终坚信自己必能涅槃重生;老三在求学的道路上,吃尽了苦头,受尽委屈。可喜的是,三个雷家人最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靠着内心坚定的“光”,在人生的短短几十年,也给出了“改变”这个问题的三个不同答案。
当然,相对比《山海情》而言,个人认为《那山那海》在故事的情节设计上、细节的真实度上和煽情的方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作为一个脱贫攻坚题材的福建本土电视剧,在独特的视角和美丽风景的衬托下,值得推荐,也值得一看,不失为一部主旋律影视剧佳作!
作者:福建税务 陈洵
(刊登于《海峡税务》2022年11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24/268_1690180858721.png?width=251&size=1861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