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榜样足迹,践行初心使命——“逐鹿青春 兴税钢城”青年思政课展晒第6期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9/178_1689701709255.gif?width=900&size=795978追寻榜样足迹,践行初心使命
第一篇章:赓续民族血脉 向阳斗争
第一幕:他出生在安顺小城,却走向了全国,他成长于旧中国,却一直在探索建造一个新世界。
青年时代,王若飞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并积极从事马列主义的宣传。
第二幕:王若飞被捕在狱中,和国民党军官对峙。
刘彦:由于叛徒出卖,王若飞在包头被捕。
张鹏:“只要你说一个‘招’字,马上就开庭。只要你说一个‘不’字,马上就送你‘回老家’。”
赵坤:“‘招’”字早就从我的字典中抠掉了!”
张鹏:“还嘴硬!你不怕大刑伺候!”
赵坤:“共产党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张鹏:“像你这么有才有能的人,为党国尽忠效力一定少不了你的高官厚禄。”
赵坤:“呸!”
张鹏:“敬酒不吃吃罚酒!给我拖出去!马上枪毙!”
赵坤:“想用死来吓唬我,让我出卖同志,这套把戏对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是没有用处的!总有一天,穷苦大众要当家,彻底推翻你们,打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
刘彦:狱中生活极其艰苦,王若飞曾在给亲人的书信中写道,
赵坤:
“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儒尔擦破,常至溃烂”“人间地狱,信非虚语”。
然而当谈及狱中心志,却是另一番豪情万丈:"以为弟居此环境中,将如何哀伤偏苦,其实不然,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
第三幕:(影片转场)
刘彦: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与秦邦宪、叶挺等乘飞机回延安,飞机失事,王若飞终年50岁。
临回延安前王若飞向周恩来道别说:
赵坤:“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刘彦:这句话成了王若飞最后的遗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第二篇章:继承前辈传统 向上奋斗
第一幕:刘彦:历史上的东河区是晋商的发祥地,素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祁县人乔贵发在包头的西脑包从卖豆芽、豆腐等起家,接着兴办起‘复字号’油坊、粮店、票号等,逐渐将复盛公做成包头市面上的头号大买卖。乔家‘复字号’的壮大推动包头由一个小村落逐步变身经济重镇。”
第二幕:刘彦:河山不语,静静见证着历史过往。如今的东河,正以新的速度再现往日繁华。漫步乔家金街,旅蒙商道清脆的驼铃讲述着走西口的故事和百年晋商辉煌的历史;转一条九曲华街,品老包头悠悠岁月,体味过往喧嚣;走进南海湿地,芦苇摇曳、鸟鸣啾啾、鱼翔浅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美景色。
第三篇章:传承榜样精神 向善而行
第一幕:三个青年税干一起开会或者讨论,然后老税干上台勉励青年税干
刘彦: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跨越时空,我们想说,生逢盛世,重任在身,老一辈革命家传承给我们的钢铁意志和东河人素来坚守的勤恳朴实我们一定会继续传承下去,立足税收本职,用智慧和汗水向青春交上最满意的答卷。
第二幕:全体参演人员一起上,依次排列
周慧祥:我今年26岁,我从税3年
赵坤:我今年28岁,我从税5年
刘彦:我今年30岁,我从税7年
张鹏:我今年35岁,我从税8年
刘彦:我们将永
赵坤:笃学之心 怀
刘彦:清廉之心
张鹏:奋斗之心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9/674_1689701709550.jpg?width=800&size=56333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9/481_1689701709912.png?width=115&size=11165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包头市东河区税务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