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共赢”框架下的绿色可持续型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构建——以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为例
作者:贾蕾 黄晶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4/377_1689315917485.jpg?width=1080&size=15606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发展,以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中资企业成为海外投资和建设的主力军,尤其以水电企业为代表,为全球水电发展与解决欠发达地区能源危机问题提供强力助力,“全球水电看中国”的格局已然形成,中国水电技术、中国水电标准、中国水电设备和中国水电开发理念等都在全面“走出去”。然而,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属地社区关系、人地矛盾、生态和谐等问题不断暴露,也成为西方媒体抨击的焦点,中资企业在建设领域发光发热的同时,若在企业责任履行方面出现问题,这将导致企业在“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遇到可持续不足的瓶颈问题。
在全球绿色发展为趋势的背景下,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率先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更是强调“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为中资企业海外履责提供框架基础,也为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导。
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是中老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点合作项目之一,更是助力老挝实现“东南亚蓄电池”战略核心项目。项目于2012开工建设,分两期开发,并于2021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项目自投资建设以来,经历过极端气候、特大洪水、新冠疫情等多个重大事件,均以妥善的应对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认可,这一切得益于“发展-共赢”框架下的绿色可持续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支持,也正是因为积极探索绿色、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模式和路径,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基础,让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人、地、生态、民生”全方位和谐共荣与共赢发展。
“发展-共赢”框架下的
绿色可持续型水电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发展要坚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更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尤其对于在海外从事能源产业投资的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更是长久立足于海外市场的外在需求。
发展是根本,共赢是目标。以发展为基,建立“项目公司-属地政府-属地社区-属地环境”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框架,以“生态保护优先,民生发展为重”为原则,以“政企合作、民生助力、环境保护”为路径,在项目建设运营与当地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变化的民生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并通过“强化责任理念、丰富责任文化、深化责任管理、扩大责任传播、建设良好社区关系”等措施,打造企业“环境、社会、经济”一体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实现“环境友好、绿色和谐、发展可持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管理目标,与当地社会形成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命运共同体,保障企业立足海外、扎根属地、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收益、政府业绩、民生利益、环境效益”的多维共赢。
“发展-共赢”框架下的
绿色可持续型水电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构建
一、责任机构设置
态度决定执行力,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必须依托于从上到下的一致重视、一致认识和一致执行。一方面,可持续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上公司内部的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董事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项目评审会、责任专题会等多种形式经常性研究和部署社会责任工作。把社会责任管理纳入战略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列入绩效考核。另一方面,要设置企业社会责任领导机构,并明确各层级职责。其中,公司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或机构负责人,公司所有部门负责人都应作为成员参与管理和履责。有上层的领导机构指导和监督,下层的实施机构才能有方向、有压力、有效率。
二、内部管理等体系安排
企业在内部对社会责任的管理应当实施“三全管理”模式,即“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面融入”管理。
一是全员参与。企业领导及各部门积极倡导支持开展社会责任工作,利用赴海外项目检查指导工作契机,加强企业海外履责战略和理念的宣贯。各海外项目结合实际,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社会责任培训教育,引导一线员工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观,增强履责意识,提高履责能力。
二是全程覆盖。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坚持项目设计理念、设计标准、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与当地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施工建设阶段,坚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在运营阶段,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定期投放鱼苗,维护生态多样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绿色”理念贯穿项目开发的全生命周期。
三是全面融入。在社会责任管理实践中,企业应当注重顶层设计的指导与引导作用,通过开展顶层设计和策划,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融入组织体系,做到同部署;融入管理职责,做到同落实;融入制度体系,做到同检查;融入绩效评估,做到同考评,以此加强过程管控,强化责任沟通,实现责任定量化考核。
三、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实施框架、责任机构、管理模式安排,绿色可持续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实施路径应考虑从“政企合作、民生助力、环境保护”等协同发展的角度一体化实施。
1.通过政企合作加强责任履行与监督
企业自身是社会责任履行的直接主体,而政府则是监督主体。在可持续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之下,政府不再是单一的监督者,同时也是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协调者,既对企业履责提出规范化要求和建议,也作为与地方民生、环境协调发展的纽带。政企之间应建立一种协作机制,企业根据政府的整体规划要求设计自身的社会责任行动计划,使之相互匹配,合法合规;政府则根据企业的专项资金预算,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发展、生态保护的方面提出需求,将需求转换为实际项目或其他执行力,以实现政企之间的双向互利。
2.通过民生助力发挥企业社会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目的之一是对社会的回馈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尤其是对在海外投资项目的企业,长久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属地化的融入。在该体系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不再单一为捐款捐物,而更多的是在政企合作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基础性扶持+产业性合作”的模式,提供更多稳定的项目发展支持,稳固居民基础收入和基本生活条件,并提供扶持项目、民生工程推动属地就业率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以“授之以渔”的方式为其长期可持续性的生计发展提供保障。尤其对于水电项目所影响的库区移民搬迁后的生活,除了提供补偿安置金外,更要提前因地制宜地规划其生计恢复与发展的方案,提供就业和技能培训的机会,加快其安置后的生计恢复。民生得到发展,生计得到保障,企业在属地的融入才能扎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民生的助力,也是民生发展为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体现。
3.通过环境保护推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绿色”作为该体系的基础与核心要点之一,应当贯穿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部业务范围。“绿色”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的低碳化管理和对外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企业有责任让自身管理方式和行动赋予绿色环保理念,并覆盖自身的制度、环境管理体系、执行标准等。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保护的实施,环保措施要因地制宜、因地而异,真正去研究、熟悉企业或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针对性制定方案,保证措施的实际有效。
绿色可持续型企业海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执行效果
——以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项目为例
一、实现政企、企企合作的可持续
一方面,为更好地促进属地化管理,南欧江项目建立公开官方网站,网站设有老、英、中三种语言导航,并设有留言功能,为沿线受影响村民提供有效的诉讼渠道。对消极影响进行公开告知,同时将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纳入环境和社会管理监测计划具体实施开展,将各类环境监测结果公开发布,全过程由老挝环境部监管司监管。
另一方面,以合作开放包容共赢理念,不断深化与政府机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社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包括与NGO等国际组织开展广泛对话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拓展业务范围,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领域,与各利益相关方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二、实现属地人才培养和长效成长的可持续
南欧江项目在“走出去”发展过程中,真诚做“属地经济社会责任的分担者”,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和培训机会,累计提供工作岗位超过1万个。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岗前培训,把中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等优势传递给老挝员工,帮助老挝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助力老挝人力资源培养,推动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
南欧江项目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师带徒”和“老挝员工分片负责制”,做好“传、帮、带”管理,培养稳定高效的员工队伍。积极发挥中方员工的“师带徒”作用,在质量上把关、在技能上传授、在安全上严控,运用裂变原理,将培养成熟的老挝员工分到不同的班组,以影响更多的员工,实现共同进步,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极大提高了老挝员工的工作技能,其中一部分员工成为了各级电站的技术骨干。
三、助力改善当地条件和帮扶移民的可持续
南欧江项目秉承民生发展助力社会的原则,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从帮扶、公益、发展多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在移民安置方面,以“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标准择高、合理补偿、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将土地损失、移民影响降低到最小;尊重地方政府及当地村民意愿,综合当地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和生活特点,科学选址、精心规划、高标准建设移民新村;通过多元手段,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移民生计恢复能力。项目先后投入2亿美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28个移民新村,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好评。基础性扶持方面,配套为当地建设各类型道路460公里,桥梁23座,以及寺庙、村公所、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着力解决村民最为关心的电力、交通、通讯网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村民生活提供便利,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推动回馈属地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可持续
南欧江项目积极开展各项公益事业,致力于将企业利益回馈属地社会。项目公司除通过常规性的慈善捐赠活动助力属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外,还通过属地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为属地发展持续助力。南欧江项目累计直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达80余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人民币。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向老挝政府和当地民众紧急驰援捐赠口罩、防护服、药品等防疫抗疫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4/520_1689315917638.jpg?width=567&size=232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4/846_1689315917766.jpg?width=1080&size=6683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