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杂志小助手 发表于 2023-7-11 10:00:18

共创社会价值 共促可持续发展 以高质量ESG管理助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陈观福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1/303_1689040817940.jpg?width=1080&size=167889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明确部署。践行ESG理念、加快低碳转型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加快打造国资央企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作为“国际可持续基础设施促进机制(MISIP)”的创始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加快低碳转型发展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和历史责任,加快提升全球竞争力和现代治理能力,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近年来主动适应ESG发展趋势、找准企业ESG管理有效路径,践行ESG理念、强化ESG治理、提升ESG绩效,在立足实际的同时加强交流合作,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电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设计商承包商和全球清洁低碳能源建设领域的引领者,是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骨干力量。“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建全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要求,聚焦“水、能、砂、城、数”、集成投建营、推进全球化,加快推动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截至2022年底,中国电建在11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81个驻外机构,在137个国家或地区执行合同总金额近万亿元,境外从业员工超过13万人。
中国电建ESG建设思路归纳为3点:“以战略促治理,以创新促环境,以人本促社会”,具体如下。
以战略引领促进治理变革
一、价值观
中国电建始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高端切入、规划先行,技术先进、质量优良,风险可控、效益保障,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2018年,电建国际公司率先发布《可持续发展宣言》,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7个指标的方法论,全面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向行业表明坚持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二、领导力
中国电建不断把ESG治理与经营管理相融合,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搭建完善董事会、经理层、执行层协调机制,探索将ESG作为工具纳入工作体系,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如在投资决策上,针对非洲肯尼亚年金公路(首个使用南非标准银行赤道原则的资金开发项目),为保护濒危物种,中国电建改变原有道路规划和设计,避开保护区域,作出了一系列调整。
三、大合规
坚持开展“大合规”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并确立了“生产经营和合规要求冲突时,生产经营让路,个人和单位要为违规行为承担责任”的基本原则,将合规审查嵌入到业务审批流程中,同时加强审计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持续不断改进完善。
四、标准化
推进与主流ESG标准接轨,对标编制了76项公司国际工程项目能源、气候变化、社会责任、合规工作标准,并每年利用四级监督检查机制对海外项目进行全覆盖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
五、擅披露
打造了“上市公司ESG报告+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国别报告”的分类体系,以及“纸面报告+影像志”的报告模式。中国电建连续9年荣获上交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在2022年“央企ESG·社会价值先锋50指数”中排名第二,电建国际公司荣获“中国企业公民品牌60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领先型企业等称号。
以科技创新提升环境绩效
一、促降碳
积极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碳中和”倡议,致力于可再生能源替代。在海外建成的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有力支撑了卡塔尔举办“碳平衡”世界杯的承诺,未来累计将实现减少约2600万吨的碳排放。建设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塔式熔盐太阳能聚热电站[摩洛哥努奥三期太阳能光热项目(150MW)]、首个采用中国标准、技术的国外风电工程(埃塞俄比亚阿达玛一、二期风电场)等;落实“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承诺同时加强在建项目减排工作,承建的非洲津巴布韦旺吉燃煤电站项目获得该国2021年度环境奖。
二、搭平台
成立了国际新能源解决方案平台INES,促进29家行业领先的国内国际新能源厂家及投资商、金融机构绿色产业链整合,累计合作推动全球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超过12GW,已发展成为绿色能源行业内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平台。
三、利环保
在亚洲老挝南欧江流域开发中,提出了“一库七级”、分两期开发的“电建方案”。该方案以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最优的水能资源利用、最小的社会环境影响,最少环境占有以及最大的综合效益,赢得了老挝政府以及当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在欧洲波兰弗罗茨瓦夫防洪工程建设中,遵循“欧盟标准”采取工程防护、异地移栽、救助、生境恢复等措施减缓对保护性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造成影响,收获“波兰可信赖的国际承包商”荣誉称号。
以人本思想优化社会效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坚持高标准、惠民生
高标准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建具有高端规划咨询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经验,受政府委托组织编制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中缅电力合作规划以及有关国家的能源电力规划。立足全生命周期,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布局,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联动,实现价值连接、民心连接。
二、员工权益保障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助力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疫情期间,黄河医院外派专家医疗队赴坦桑尼亚、赞比亚、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支援抗疫,积极向各国政府捐赠防疫物资、保护中外员工生命安全;坚持“属地化”用工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在非洲项目当地员工的比例大都在80%以上,加纳布维水电站被国际劳工组织(ILO)称赞为
“中资企业在非洲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坚持“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相结合,通过援外培训、开办学院等,实现技术带动培育高水平人才,为巴基斯、老挝、秘鲁、巴西、乌干达等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与运维的专业人才,助力属地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和逐步实现自主发展。
三、可持续开发
由中国电建承建的中赞“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旗舰项目——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是近40年来赞比亚最大的基建项目,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履约,实现了四个“可持续”,即:债务可持续(项目按期投产发电创造收入,建设未受债务影响)、发展可持续(推动赞比亚装机总量提升38%,助力赞成为电力净出口国,为赞比亚的矿业、农业、制造业等提高附加值奠定坚实基础)、环境可持续(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66.35万吨碳排放,帮助赞比亚更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可持续(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电建投资兴建了赞比亚中国水电培训学院,取得当地办学资质,为学员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目前已累计为赞各工程建设培养输送了332名基建领域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开创了在非洲校企合作办学的先河,持续支持赞能力建设)。
四、社区发展
积极参与当地公共治理,到社区或公益机构开展关爱服务,与当地公共机构、社区和社会各方面建立成熟、稳定的公共关系,成为可信赖的真诚伙伴。仅2022年,中国电建海外志愿者在22个国家的35支志愿服务队,组织海外志愿者投身春苗行动、社区关爱、百企千村等主题,累计组织53次志愿服务活动,478名海外志愿者累计提供1045人次服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万小时。
五、及时参与人道主义救援
特别是在东道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时,中国电建始终在第一时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多种形式开展救援或救灾工作,既赢得了东道国政府高层和普通民众的广泛赞誉,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如尼泊尔、厄瓜多尔地震;格鲁吉亚、泰国、玻利维亚、巴基斯坦防洪等)。
推动ESG治理水平的建议
距离2004年联合国《Who Cares Wins》首次提出ESG,2024年即将满20年。可以说,ESG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治理体系的一个宝贵财富和实践工具。ESG从一个术语,发展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潮流方法论,与全球碳中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与当前国际工程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与中国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高度契合,企业必须坚持。诚然,面对转型、成本等诸多压力,需要各界一道携手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府端的促进引导
ESG概念自2004 年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提出以来,在国际组织、投资机构、监管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参与和推动下,不断深化与完善。不同的法律体系、社会和政治背景,影响并决定ESG监管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有3个主要规则: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CSDDD)、欧盟《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 Directive,CSRD)、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Exchange Commission,SEC)关于气候信息披露规则。中资企业在适应国际业务的ESG标准认证、内部治理、评级、投资融资等方面亟需明确的方法论指导。相关机构需要立足实际,兼具现实性与前瞻性,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的积极推进中国ESG标准认证和评级体系的建设,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并促进接轨和互认工作。
二、行业端的交流互鉴
我国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的ESG建设管理方面还处在早期阶段,从制度型开放的要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收集、研究全球各国关于ESG出台的监管制度,加强法律合规风险防控方面工作,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复制并成熟做法,形成合力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经营、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企业端的战略完善
企业要将ESG的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在未来的国际工程发展中,ESG越来越多地涵盖复杂的法律和企业风险问题,在全球经济压力和不断严格的监管要求下,新的和即将制定出台的ESG法律法规,包括美国、英国和欧盟,继续将ESG从“软法”或“私人订制”制度转向“硬法”,企业需要制定自己的计划,以遵守错综复杂的法律和财务披露要求,将ESG工作制度化、体系化,加强内部治理流程再造。
四、供给端的产业革新
追求价值链透明和驾驭价值链风险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领域。许多新出现的ESG法规要求或将要求公司不仅要越来越多地关注其自身运营的ESG证书,而且还要关注其供应链和更广泛的价值链。如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会对在欧盟有大量业务的公司调查其产品的碳排放量。如果中国企业的商品和服务最终用于向欧盟国家出口,该中国企业也是供应链中的一环,需要履行合规义务,依规披露ESG信息,不满足可持续发展管理要求的中国企业则会受到相应业务停滞影响。结合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非欧盟电力制造商需履行碳排放报告义务,包括产品中所含的碳排放量和间接排放量,产品在本国支付的费用、原产地碳价等信息。我们的新能源企业很可能因为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过程中的排放水平不同,进而面临更高的碳价成本,导致价格竞争力下降。因此企业自身必须以新型领域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数字建造、智慧工地、绿色建造为科技主攻方向,进行产品和服务的适应性升级改造。
面向未来,中国电建愿坚定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进一步做好体系建设,不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致力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并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做好我国海外ESG健康发展贡献电建力量。
(作者系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1/769_1689040818217.jpg?width=567&size=2327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7/11/929_1689040818343.jpg?width=1080&size=7783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创社会价值 共促可持续发展 以高质量ESG管理助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