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政策君 发表于 2023-6-7 12:40:18

世界环境日,不具备监测条件的企业看过来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税务部门落实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向绿而行,因绿而兴。
2018年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征环保税。监测数据是环保税的重要计税依据,但实务中,很多企业因排放污染物种类多等原因不具备检测条件。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273_1686112810568.png?width=500&size=97366
那该如何计算申报环保税呢?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453_1686112810778.gif?width=1080&size=138567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学习一下此类企业如何计算申报环保税——产排污系数法。
一、计算排污系数的两类方法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876_1686112811214.png?width=500&size=97366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205_1686112811423.png?width=1080&size=341675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978_1686112811887.png?width=1080&size=264268
一是16号公告附件1列举的“技术规范”
16号公告附件1.《生态环境部已发布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清单》(目前75份规范,详见生态环境部网站 )

二是24号公告列举的“手册”
24号公告《手册》内容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只适用于安卓系统)查询。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450_1686112812457.jpg?width=400&size=34482
二、判断适用的排污系数方法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440_1686112812903.png?width=500&size=97366
(一)属于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且16号公告列举的技术规范中规定了相关产排污系数的。
适用16号公告列举的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产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
(二)属于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且16号公告列举的技术规范中未规定相关产排污系数的;以及不属于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
适用24号公告列举的手册规定的产排污系数方法。
三、计算步骤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884_1686112813141.png?width=500&size=97366
步骤1:判断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计算方法
步骤2:查询本企业主要产污工艺涉及应税污染物及系数
步骤3:计算工艺污染物产生量
步骤4:计算工艺污染物去除量
步骤5:计算工艺污染物排放量
步骤6:计算应纳税额
Tip:设施实际运行率(k值)=治理设施运行时间÷正常生产时间
四、举例说明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574_1686112813344.png?width=500&size=97366
某羽毛(绒)加工企业属于排污许可管理的排污单位,主要产污工艺为初洗工艺+复洗工艺,假设该企业废水回用率为85%。该企业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计算该企业应纳税款。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109_1686112813612.png?width=478&size=44710
一起来看看吧~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128_1686112813948.gif?width=1080&size=168224
计算过程
步骤1:判断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计算方法
通过查询16号公告附表1《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羽毛(绒)加工工业》(HJ 1108)中规定“新的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发布后从其规定”。故该企业适用24号公告《手册》规定的产排污系数方法。
步骤2:查询本企业主要产污工艺涉及应税污染物及系数
通过查询本手册系数表,本企业涉及工段及工艺包括:初洗工艺+复洗工艺;涉及应水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产污系数分别为:312598克/吨、8095克/吨、622克/吨;末端治理技术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93%、93%、92%;设施实际运行率(k值)=治理设施运行时间/正常生产时间=500÷50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941_1686112814495.png?width=1067&size=160439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779_1686112814983.png?width=1068&size=122701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451_1686112815725.png?width=1080&size=95060
步骤3:计算工艺污染物产生量
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对应的产污系数×产品产量(原料用量)
各应税污染物产生量计算结果如下: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236_1686112816158.png?width=925&size=13756
步骤4:计算工艺污染物去除量
污染物去除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率=污染物产生量×治理技术运行效率×治理设施实际运行率(K值)
各应税污染物去除量计算结果如下: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729_1686112816530.png?width=748&size=40008
步骤5:计算工艺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去除量)*(1-废水回用率)
各应税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结果如下: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447_1686112816835.png?width=1077&size=21067
步骤6: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污染当量数×税额=污染物排放量÷污染当量值×税额
各应税污染物应纳税额计算结果如下: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787_1686112817224.png?width=1080&size=82270
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第一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项征收环境保护税,对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项征收环境保护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编辑:李莉
审核:胡先涛 郑刚 葛宁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裕安区税务局
编发: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税务局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7/541_1686112817661.gif?width=900&size=299748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环境日,不具备监测条件的企业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