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声 | 四年考过“三师”,我是这样做的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6/696_1685986504764.jpg?width=960&size=230682022年11月21日,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公布之际,我长舒一口气:终于达成四年通关“三师”的目标!这是29岁的我送给自己入职4周年最好的礼物!以下是我的经验分享。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6/932_1685986505007.jpg?width=1080&size=67815
一
法考篇
法考涉及内容庞杂,为确保一次性通过,个人建议要有清晰的规划,早日着手备考。
(一)客观题备考策略
1. 老师和教材的选择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先在网上试听名师课程,选择喜欢的老师,再选择对应的教材。建议不要中途随意更换老师,否则需要花时间重新适应新老师的授课风格,会耽误备考进度。
2. 学习方法
开展三轮复习。第一轮听基础课,第二轮刷真题,第三轮背诵。前两轮学完后必须做题巩固,通过做题才能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坚持每天复盘、形成长期记忆,可以下载相关App利用碎片化时间刷题。刑法民法优先复习,实体法可以和对应的程序法一起复习,而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三国法”难度不大,可以安排在后期复习。
重视真题错题。在教材中精准定位客观题真题每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重复记忆并熟悉应用,发挥真题价值。时间充足的小伙伴可以准备错题本,强化对易错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可以用App的错题记录功能进行定期纠错。
善用社交软件。老师们会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题目和讲解,这些都是非常优质的备考资源。也可通过线上社群跟其他“考友”探讨问题、相互鼓励。
(二)主观题备考策略
1. 时间安排
客观题成绩出来后,留给主观题的备考时间非常短,因此客观题考试一结束,就应该立刻投入学习状态,建议花一小部分时间来看课程视频,剩下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案例练习。
2. 学习方法
主观题的真题特征是重者恒重。前期迅速过一遍主观题课程就好,不需要全看,而是挑自己不熟悉的重点章节看。后续的案例练习更重要,可以先从小案例开始,再逐步过渡到大案例,做题时严格运用三段论进行分析表述,形成答题框架,并熟悉法条的位置。机考虽然会提供法条,但考试时间紧张,考前进行翻法条专项训练可以极大提高应试速度。临考前一定要参加模考,别害怕模考成绩不如意,高强度模拟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上考场才能游刃有余。
二
注会篇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6门要求在5年内通过,才能备考综合阶段并取得全科证书。“三师”中注册会计师难度最大,科目多、战线长、通过率低、心态容易崩,因此科目搭配、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很重要。
(一)科目搭配
建议每年备考2门注册会计师课程,同时顺带考税务师,压力不大又可以保证过关率。《审计》涉及《会计》考点,可以放在一起备考。我当时没把这两门放在一起,导致后面学《审计》时遇到会计题目有些吃力,又遇到会计准则发生大改,很多知识要重新开始学习;《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很大且考试时需要输入公式,可以搭配《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可以搭配《经济法》。
当然,想缩短备考年限的小伙伴可以每年考3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搭配。但不建议每年备考4门及以上科目,这样的话临近考试时压力会非常大。2019年,我曾尝试一次性备考4门,最后也只过了3门。
(二)时间安排
注册会计师每年4月报名、8月考试。若零基础备考2门,可以从5月开始,备考时间太长容易后劲不足,太短又容易挂科。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长也很重要,备考期间,我一下班就回去看书,保证每天至少学习3小时。
(三)学习方法
开展三轮复习。第一轮听课程学知识点,第二轮抓重点章节做真题,第三轮捋一遍知识框架。针对知识点很多的注册会计师,我强烈推荐采用框架学习法:每学完一个章节,就在A4纸上画出内容框架,对着框架回忆具体知识点,相当于巩固记忆2遍以上。最后上考场之前,带上框架图即可,因为知识点已了然于胸。此外,做真题才是王道,每做一道真题都要回归教材,不断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做到举一反三,毕竟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么多年来从未出过重复题目。
三
税务师篇
税务师的考试难度为“三师”中最低,5门科目除了《涉税服务实务》涉及主观题,其他都是客观题,而且多选题少选也能得分,因此考试策略上要确保每道多选题都要得分。
(一)科目搭配
《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关联性很强,建议一起备考。《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可以一起备考。
(二)时间安排
税务师每年7月报名、11月考试。若零基础备考3门以上又不想压力太大,3-4个月的备考时间比较合适;但如果同时备考注册会计师,那么等8月份考完注册会计师再开始复习足矣。
(三)学习方法
看书+做题。我当时正在参加封闭式初任培训,还需要同时备考税务师和执法资格考试,没时间看视频课程,快速刷完教材后就开始做题,考前也只上机模考过一次,如有充足时间建议还是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三师”之路,道阻且长。备考期间精神压力确实很大,可能会有无数崩溃的瞬间,但当你通过考试之后,回头看看那些舍弃娱乐时间、独自坐在书桌前潜心学习的日子,会发现那段时光竟然也熠熠生辉,亦是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6/639_1685986505222.jpg?width=957&size=68693
http://file.tax100.com/o/202306/06/416_1685986505402.jpg?width=717&size=58594
劳逸结合才有精气神挑战高强度备考
文 /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宝安区税务局西乡税务所一级行政执法员 陈娉
来源:《中国税务年轻人》2023年第1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