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杂志小助手 发表于 2023-5-23 01:30:07

管理提升,ESG引领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

http://file.tax100.com/o/202305/23/650_1684776607305.jpg?width=1080&size=92905
近年来,ESG理念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各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方向,国际金融机构把它视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并作为价值驱动要素纳入整个投资过程,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ESG绩效和ESG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第13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嘉宾们围绕如何有效管控ESG风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金融机构的ESG要求
国际金融机构拥有高标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可将国际通行的ESG标准应用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国际金融机构与国际承包商正在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为项目国民生发展作出贡献。从多边开发银行角度出发,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周强武向中国国际承包商提出中肯建议: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性招标;要让项目契合当地发展需求;要承担更多的ESG责任;要树立品牌形象。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会秘书蒋鞠华分享了进出口银行在支持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商开展海外基建项目过程中的体会。他认为,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要求项目适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标准需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要对接好项目国发展规划,为当地发展带来实在效益;要坚持多方联动,特别是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金融事业部副总裁郭蕾认为,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项目建设目标,要坚持负责任融资、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共同发展,将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开展业务的核心价值观内容,推动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中国机械工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彦水也对国际金融机构如何促进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建议。一是建立国际通用的绿色金融标准和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国际承包商投资建设绿色项目;二是针对新能源项目周期短的特点,出台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评估体系,以及再融资支持政策,提高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效率,支持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三是针对有利于项目所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民生提升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和电力基础设施等,更多地使用联合融资,在保障项目绿色成分的同时,聚集更多社会资本。
ESG管理向国际承包商发出新挑战
ESG体现的是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企业加强ESG管理,短期内可避免因社会、环境等问题导致的项目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项目。长远来看,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支持企业在项目国长期可持续经营。ESG既是国际承包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向国际承包商的风险管理能力发出了新的挑战。
ESG要求国际承包商充分了解、熟悉和应用国际通行的ESG标准,如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以及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绩效标准等,以及东道国相关政策和实操方面的规定,做好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HSE合规。
第二,ESG强调与社区的沟通,要求国际承包商在项目决策前期或项目初期,要实地详细考察所在社区,了解社区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评估项目实施对社区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社区参与计划,争取社区对项目的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做好信息披露;要不断加强属地化。
第三,ESG要求国际承包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通过详尽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选址、设计、施工方式等做出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结合项目国实际情况,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第四,进行ESG管理,要明确董事会和高管层的ESG监管职责,将ESG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流程,建立考核机制,定期编制ESG报告并进行披露。
加强合规建设,妥善应对ESG挑战
新冠疫情叠加地区冲突和战争,使全球基础设施在ESG管理的短板更加凸显,国际承包商必须尽快转变发展观念,将ESG全面纳入公司管理,持续推进自身、行业以及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转变观念,首先要认识到ESG合规理念是推动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多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财务收益低、风险收益不对称的特点,在漫长的建设和投资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各方利益关系的变化,甚至利益冲突,做好ESG管理,平衡好各方利益将有助于企业规避相关风险。
其次要认识到ESG合规风险不仅会导致财务损失,也会损害企业的无形资产,甚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第三,要进行全产业链的ESG管理,覆盖准入、建设、运营、市场营销与消费等所有环节的利益相关方。
遵守ESG标准与规范不仅是项目国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体现,更是吸引国际投资者与国际金融机构参与项目融资的前提条件。基于ESG框架,投资者、融资方需全面评估企业或具体项目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国际承包商需要将ESG管理费用纳入项目投资预算,并和项目建设同步,让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产生惠及项目所在地居民和社区的中短期利益需求。即使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公司和机构也应主动披露在ESG治理、政策和绩效方面的表现,以提高企业声誉,赢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和青睐。
http://file.tax100.com/o/202305/23/349_1684776607578.jpg?width=567&size=2327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管理提升,ESG引领高质量、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