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新录 发表于 2023-5-4 15:05:11

美文欣赏‖闪回

http://file.tax100.com/o/202305/04/879_1683183908574.png?width=1080&size=831321
闪 回
文/付少辉

这个“五一”假期,孩子不容商量,以思乡心切的名义,提前两天错峰返家。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假期尚未过半,她又匆匆踏上了返校的旅程。我们全家也就在今天“五一”当天受她的“驱使”,过了一个真正的劳动节。一大早就奔波在去吃牛肉面的路上,然后是例行的赶往机场并目送登机。从将近2000公里的大老远一个往返,在家弹指一挥间,真可谓是闪回了。

http://file.tax100.com/o/202305/04/920_1683183909096.png?width=1080&size=800837

到底是新时代了,她的行程她做主。据她说,今天赶回去要聆听一场她提前订好票的晚间交响音乐会。我故意嗔怪道:“你这闪电之旅对得起来回的交通费吗?”她有板有眼地回我说:“你忘了?!我选的可是低成本出行啊!”想想也对,回家的时候,她心甘情愿地买了火车硬卧,头天下午上车,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伴着晨曦抵达。今天的返校她更是独辟蹊径,提前就定好了兰州飞天津的超值廉价票,以及天津去北京的城际动车票。她说,从天津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北京,还可以在天津半日游,总花费比兰州去北京的高铁票还便宜,何乐而不为呢?看来她的小心思是铁定要回家了,至少在路费层面堵住了我们的嘴。其实,我们家长的本意是希望她在这几天难得的假日里能和同学们能外出周游一番,所谓路费也不过是托词而已。
就在我和孩儿妈吃完晚饭、收拾停当之时,孩子已从京城的大剧院传回激越雄浑的音乐会现场视频,让我不得不感叹交通的发达与时代的进步。
此情此景,让我的记忆不由得闪回到我的大学时代,不禁令人唏嘘。
我的大学定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该是多么刻骨铭心的记忆啊!那时候,乡里娃第一次出远门,欣喜而略带胆怯地坐上了从西安去大连的绿皮火车,中间在北京签字中转,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即使在北京中转顺利,整个行程也得两天两夜,很多时候连硬座都没有,铺张报纸睡在过道是家常便饭。至今记得全程半价火车票是39元,这对当时贫困的农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我和几位甘肃老乡同学一起约定,每年暑假基本上都没回家,加入了勤工俭学的行列,一个假期挣得六七十块钱,也够我两三个月的伙食费了。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换了人间。在这代孩子的心目中,对贫穷似乎没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她们所策划的“打上飞的看演出”的事,在我们那个年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就连我的飞机初体验还是参加工作以后才实现的。在经久不息的岁月前行中,我们似乎感受不到甚至忽略了身边的变化,但当我们从历史的横断面去审视,飞速变化的世界定会让你我惊诧不已。
此刻,望着窗外的夜色写下这篇小文,想必孩子也该沐浴着京城的夜色从剧院赶回学校了。溶溶月光晕染在天幕间,我和孩子显然是在同一片夜色之下了。
金城,晚安!
京城,亦安!

(2023年5月1日晚间于金城黄河南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文欣赏‖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