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宁河篇:辣椒产业帮扶路上的“泥腿子”
■ 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宁河区税务局假如给你三年时间,作为税务干部的你,敢在1750亩土地上大做文章吗?这是一群“泥腿子”的故事,时间不长,却给村民留下了永久的希望!
天津市宁河区杨花庄村,是一个拥有3000多亩良田的贫困村。民谚说“家有千贯万贯,带毛的不算”,道尽了“靠天”吃饭的无奈与辛酸……
2017年8月,村里迎来一群“逆民意”的“泥腿子”“逆天意”的“执着郎”。他们用三年时间专注一件事:种好辣椒!这辣椒,种出了村民的希望,种出了科学的信仰,种出了致富的力量。他们就是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宁河区税务局帮扶组。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648_1681788332812.png?width=800&size=131773
“转民意”,种出了村民的希望
杨花庄村素有种植辣椒的传统,种辣椒收益高,而且供不应求。高收益与高风险是一对双胞胎,常常结伴而行。而多年来,村民们只看见了高收益,高风险却始终藏匿。2016年8月,三伏天,津城连续两场降雨让整座城市宛若蒸笼。眼看再过十余天就收获了,千余亩辣椒瞬间长了白毛,只7天,绝收!
此时的“辣椒”如“梦魇”般存在,不仅带走了大量农资投入,还带走了大半年的辛苦,带走了过好日子的底气儿。其实,不是天气原因,是辣椒得了炭疽病。2017年,村民不约而同种植了棉花、玉米等大田作物,大家都认为虽然产值只有辣椒的1/5,但至少保本。
“就直接告诉我们,帮扶组带来了多少钱吧!”帮扶组第一次和村民见面时,有村民直言。“今天我们是带着责任来的,我们一定会增加咱农民的收入,这点请大家放心。”面对村民们的提问,帮扶组组长王树增在会上交了底。之所以敢交底,是因为帮扶组做了充分调研,对杨花庄村的村情、村貌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地多人穷,人均土地4.8亩;地多质优,适合种植蔬菜作物。加上通过对河北丰润、乐亭、滦县等地进行调研,虽然否定了引进生姜、草莓种植的可行性,但是坚定了蔬菜作物产业种植可以脱贫致富的目标。
种什么?帮扶组将目光重新锁定辣椒,村支书带头不同意。帮扶组开始了“转民意”之路。第一步,初步清除村民“炭疽后遗症”的惧心,帮扶组邀请宁河区农业专家来到杨花庄村,对土壤进行检测,并拿出2016年的资料逐项分析,得出结论“炭疽病可防可控,但过去的种植方法显然不行”。第二步,树立村民“炭疽可预防”的信心。邀请天津市农科院植保所专家王万利到杨花庄村,当起村民们的“全职保姆”,从辣椒苗期的科学管理,到病害防治及农药使用,全程辅导。第三步,敢为人先打足村民“出力不折本”的底气。宁河区税务局帮扶组成为宁河区第一家动用帮扶资金的小组,直接动用帮扶资金56万元,为村民购置了种子、薄膜、农药、化肥等物资。
万事开头难,三个小碎步,终于跨出一大步。当年,杨花庄村恢复辣椒种植550亩,从“0”到“550”,第一大步就这样艰难地迈出去了。帮扶辣椒的种子种上了,帮扶干部的心就更悬起来了。他们黏住专家学农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跑去田地盯生长,烈日下,带领村民喷农药,暴雨中,与村民一起防洪涝;结合实际定举措,制定了“四统一”辣椒产业种植方法,“统一发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助力打赢了“辣椒翻身战”。2018年秋,杨花庄村550亩辣椒大丰收,每亩辣椒实现产值5000元。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292_1681788333055.png?width=1080&size=1372882辣椒大丰收。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405_1681788333653.png?width=800&size=131773
“与地斗”,种出了科学的信仰
2019年,杨花庄村拿出400亩新土地开展连片辣椒种植,再次大丰收,每亩产值达到7000元,村民收入大幅增长。这让村民深深相信了科学的力量。
于是,有了田间地头的农业知识大讲堂;有了10余次田间课堂听课人数大幅增长。在将宁河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引进村里后,85位村民走进了课堂,从18岁到50岁,或父子上阵,或夫妻同窗,为了科学的信仰,坚定了求知的渴望。“之前我连农药说明书都看不懂,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平时田里有点啥小病小灾,咱自己就能解决了。”这是刚从农广校毕业,拿到中专文凭村民的感慨。2020年,帮扶组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800亩辣椒不负众望,再次实现大丰收,全村创收达640余万元。
辣椒产业种植让村民有了科学的信仰。有了这个大基础,美丽乡村建设更加顺畅:拆除违建4000平方米,集中清理废物垃圾2000余吨,治理黑臭水沟渠2000米,翻修污水雨水沟800米,铺设花砖10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木220棵,安装太阳能路灯175盏,建成花园600平方米,改造厕所252个。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以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能源清洁化、村庄绿化美化、生活健康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基础设施。实现“六化”的路上,除了要有全面的谋划、高效的指挥协调能力,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为此,帮扶组积极向区税务局、交通局累计协调资金64万元,并与村支两委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
http://file.tax100.com/o/202304/18/358_1681788333866.png?width=800&size=131773
“放不下”,种出了永远的牵挂
再回首已是千亩椒田。2021年,宁河区税务局帮扶组因业绩突出,再次履新,开展扶持另一经济薄弱村工作。
自己的孩子怎能了无牵挂?帮扶组经常驱车几十公里回到杨花庄村“老家”观察辣椒长势,与村干部一个电话就打几十分钟,或关心低保户的生活现状,或关心种粮大户的带动效应,或探讨附加值更高的蔬菜种植。因地制宜帮助杨花庄村、王洪村“鼓钱袋、富脑袋”的思路和方法一直在帮扶组成员的脑海中酝酿。
2021年,杨花庄村千亩椒田再次大丰收为杨花庄村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辣椒种植后的土地必须轮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位土地产出价值。帮扶组与村支两委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旧产业保本、新产业增值”的思路,积极探索大棚水果蔬菜种植。如今,杨花庄村已覆盖大棚200亩,预计实现年增收500万元。
五年时间,从“输血”到“半输血半造血”再到“造血”的信心树立,这群“泥腿子”“执着郎”,用产业“致富”、科技“兴农”,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勇向前!
来源:《中国税务》2022年增刊
撰稿人:王 亮
页:
[1]